曾经这里用“望山跑死马”来形容,因为这就是花江大峡谷两岸世世代代居民的真实写照,而且因为峡谷的阻隔,直线距离仅几公里的两地,就要绕行40公里的崎岖山路。
不过,在我们中华民族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传统下,这个难以逾越的鸿沟最终却被冠名为“横竖都是世界第一”。
那么,这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为什么会被称为“横竖都是世界第一”?这个世界第一对我们又有着怎样的意义?
横竖都是世界第一
大家都知道,我们古代就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习惯了,也习惯了将天堑变成通途,就如选自《列子 汤问》中的《愚公移山》。
为了让自己的家不被太行和王屋两座山阻挡,愚公决心挖山开路,而这一干便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最终天帝被其感动,命夸娥氏二子背走两座山。
虽说这则寓言故事带有神话的色彩,但它传承下来的精神却是根深蒂固的,9月28日上午正式通车的贵州花江峡谷大桥便传承了这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高625米,主跨长1420米的桥被称为“横竖都是世界第一”,因为它是世界第一高,也是山区峡谷世界第一跨。
当然,这样的双世界第一也并不是我国要刻意去实现的,毕竟无论是高度还是峡谷的跨度,它们每增高1米,花费出去的成本都是巨大的。
而之所以会达成双世界第一的原因则是,一方面是地理条件的必然选择,六安高速作为贵州省中西部的纵向主干道,必须跨越这片峡谷。若选择绕道,需增加上百公里路程,耗时大幅增加;若开凿隧道,则面临地质复杂、成本高昂、后期运维困难等问题。
而另一方面则是生态保护与功能融合,大桥设计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将桥位向北偏移300米避开桫椤群落,采用非对称锚碇设计减少山体开挖,能最大限度保护周边环境。
总的来说,花江峡谷大桥建设过程中,主要面临地质条件复杂、峡谷强风、高空作业精准度要求高等一系列堪称世界级的难题。
事实上花江峡谷大桥的价值,远不止于“刷新世界纪录”,它所反映出来的高度也不仅仅在于物理意义上的高度,而是更多在民生和中国制造的又一大突破。
具体来说,原本花江峡谷两岸的贞丰县与关岭县,民众往来需绕行2小时;大桥通车后,两地通行时间压缩至2分钟,通行时间、通行成本都大大压缩。
另外,花江峡谷大桥也能让贵州的文旅再上一个新台阶,毕竟贵州早就探索过“桥旅融合”的新模式。
当提到“世界第一”的时候,我们或许都习以为常,毕竟伴随中国“基建狂魔”这个称号的便是诸多的“世界第一”,所以每一次的世界第一,都是我国某领域技术的再突破,当然也是中国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生动缩影。
世界又一新纪录诞生在中国
上文就提到过,当提到世界第一的时候,我或许更多的是习以为常,果不其然就在“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花江峡谷大桥通车的消息放出以后,我国有一项技艺刷新了世界纪录,即“全超导磁体实现35.1特斯拉稳态磁场”。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特斯拉,肯定以为是马斯克的特斯拉电车,实际上这里的“特斯拉”是磁场强度的单位。
那么,35.1特斯拉是个什么概念?已知地球本身的磁场大约是0.00005特斯拉,也就是说,我国的这个全超导磁体产生的磁场是地球的70.2万倍。
再拿医院常见的核磁共振来比较,相对高端的核磁共振仪产生的磁场是7到10特斯拉,相比于我国这个全超导磁体产生的35.1特斯拉可是天壤之别。可以说,这项技术中国不是追赶上来了,而是已经站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最关键的是,这次技术上的突破,从材料到设备,都是100%的国产化,而这种情况能完全杜绝被别国卡脖子的现象。
虽说,该技术大部分的用途都距离我们较远,但使我们最直接受益的便是高端核磁共振成像,这有利于医生看到更加细微的组织结构,助力早期疾病的诊断。
总的来说,该项技术的突破和花江峡谷大桥的双第一一样,都是我国某项技术的再突破,是科技赋能国家战略与百姓生活的生动体现。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