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平随笔《又去紫禁城》




故宫离我家很近,大概溜溜达达十分钟就到了。每次去故宫都喜欢沿着筒子河边走,一池的碧波来自金水河,而与这筒子河连接的便是故宫里面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那条神龙,隐藏在故宫里面支撑着曾经紫禁城的风水,颇有些玄学的奥秘。


每次一脚踏进故宫的大门,心中的故宫变成了昔日的紫禁城。那种往日的皇家烟火气息与人头攒动的游客交织在一起,仿佛紫禁城依旧是昔日的皇宫,万国来朝,“万国衣冠拜冕旒”的那种霸气。恍惚中总是想象着紫禁城曾经的热络与辉煌,慨叹中华文明几千年发展的伟大。




来紫禁城最喜欢看故宫的文物陈列,各个朝代遗留的珍品,让我们能近距离面对面的与古人的遗物对视,如同对话般去审视,去想像他们曾经生活的年代精雕细琢的陶器、瓷器,各种白陶、彩陶,青铜铭文,石鼓金文,墓葬冥器壁画等,每一件物品里都有着厚重的文化故事,实在是太精美了。


这些展示的文物能进入到紫禁城的展台中,实属不易,都是考古工作者们抢救性挖掘的成果,也是先人们以及那个年代对死亡的一种文化上的精神追求与寄托,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如此精美的文物展品。我们的先辈们生活在那个时代,他们懂得他们的生命也如一盏点燃的灯,迟早都会熄灭的。死亡之际就要灯熄之时,所以提前造墓,画上精美的壁画,视死如生的为死亡后做准备。其实用我们现代人的思维仔细想想,死亡并不是对我们的惩罚,而是命运之神对我们的钟爱。如同我们需要睡眠一样,我们同样需要死亡。正是死亡的黑暗背景才衬托出了生命的璀璨光彩。死亡并不可怕,先辈们视死如生的理念就落在了坟墓中,这样世世代代的墓葬文化就形成了,也正是如此,才让我们看到千年前先人们的生活精彩。每次去紫禁城走走,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理解,新的视角。



​朋友们早晨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标签:旅游   紫禁城   随笔   王林平   故宫   墓葬   文物   筒子   先辈   精美   壁画   文化   金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