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的人注意了!运动也能降糖,研究表明:这个点运动效果最佳

上午九点的公园,陈大爷依然准时到来。他今年58岁,退休前是单位里的“小喇叭”,闲不住。人到中年却查出血糖偏高,让他焦虑了好一阵。

那天,和老友李叔一起边慢走边聊,陈大爷忽然问:“李哥,你说光靠吃药、忌嘴管得住血糖?咱这年纪,运动到底有啥用?”

李叔神秘一笑:“你可别小看运动,国外权威都说了,运动选对时间,降糖比只吃药快得多,尤其是一天里某个时间段效果最好。

究竟,运动到底怎么帮忙降血糖?日常哪段时间锻炼,真能实现“事半功倍”?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想知道真相。今天,咱们就带着疑惑,一起看看医学研究到底怎么说

运动对降血糖究竟有多大用?科学答案出人意料

不少人以为,降血糖关键就是饮食和用药,运动顶多是锦上添花。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我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指出:规律运动能将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5%—1.0%

也就是说,那些每周坚持中等强度运动的人,血糖控制比不运动的人更轻松。英国医学杂志2022年公布研究,每日30分钟有氧锻炼,3个月后空腹血糖平均下降0.8mmol/L

医学上,运动降糖的机制主要有两条:

刺激肌肉消耗血糖

运动像“泵”一样,把血液中的葡萄糖送进肌肉,让血糖自然下降。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坚持锻炼让身体对胰岛素反应“变灵敏”,减少胰岛素抵抗。

有意思的是,哈佛大学一项跟踪1020名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只要每天动一动,即使饮食习惯没太大变化,血糖也比“宅家不动”的人好。

不过,运动降糖也讲究“怎么动、什么时候动最合适”。

同样是运动,为何“这个时间段”效果更好

多少中老年朋友,晨练多年仍血糖难稳?背后其实有玄机。2023年,北京协和医院联手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做了一项实验:分为早晨运动组和“餐后1-2小时运动组”,结果发现:

餐后1-2小时运动组,血糖波动范围平均减少了18.7%;饭前晨练组,降幅只有6.2%。

这说明,饭后运动尤其对调节“餐后高血糖”有明显优势!

医学解释很直观:饭后1-2小时,血糖正“冲高”,此时散步、快走等能及时“消耗”掉血液中新多余的葡萄糖,帮助血糖更平稳

而清晨空腹锻炼时,身体血糖本就偏低,运动效果反而不如餐后明显。

美国糖尿病学会也提出:“最佳运动时间是三餐后1-2小时内,每次20-4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对中老年降糖益处最大。”

顺带一句,运动形式也不必太复杂。比如饭后走路、广场舞、站位体操、轻快步行都管用,关键在于坚持和规律

怎样科学动才更有用?实操建议让你“看完就能做”

很多人热心锻炼,最后却因不了解细节,让功夫白做。到底怎样运动,对血糖最友好呢?专家给出“三要点”:

把握好最佳时间段

每天三餐后1-2小时,是“黄金运动期”。此时血糖容易冲高,此时运动有助于抑制“饭后高血糖”,还能减轻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运动强度要适中

“慢到能说话但不能唱歌”是中老年锻炼强度的通俗标准。快走、缓慢骑车、广场舞、太极拳都适宜。

每次锻炼20-40分钟为宜,以身体微出汗、感觉心跳加快但不喘为佳。研究表明,每周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效果最佳。

安全很重要,有慢病可分步适应

不少老年朋友担心运动风险。建议体检排查基础疾病后,循序渐进,比如:

第一周:餐后30分钟慢步,10-15分钟;第二周起逐步延长到20-30分钟;过程中若出现恶心、头晕、胸闷等,立即休息或就医。还有一点,血糖极高或刚吃药正适应期,运动要提前咨询医生。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糖尿病运动疗法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北京协和医院:饭后运动对血糖控制的益处(2023年临床观察)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糖尿病生活方式管理共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养生   效果   血糖   饭后   中老年   强度   糖尿病   胰岛素   小时   时间段   糖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