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清晨,62岁的李阿姨又一次失眠后醒来。窗外寒意阵阵,她叹了口气,最近总觉得手脚冰凉、精神差,动不动就感冒,连爬楼都气喘吁吁。
儿媳见状,笑着递来一杯热气腾腾的黄芪水:“妈,试试这个,听说对身体挺好!”
李阿姨半信半疑,却没想到坚持一段时间后,自己的状态居然慢慢发生了变化。难道一杯黄芪水,真能让身体扭转乾坤?医生怎么说?到底是养生还是心理安慰?
其实,很多中老年人或许都不知道——喝黄芪水带来的改善,远不止“补气”这么简单,尤其是有三点容易被忽视的好处。
这其中的科学原理和具体变化,连经验丰富的内科主任都感叹:“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但用对了,确实益处多!”
黄芪被历代中医视为“补气良药”,尤以冬季进补应用广泛。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喝黄芪水其实并不清楚其背后的科学依据。
现代研究发现,黄芪富含多种黄酮、皂苷、多糖和微量元素,这些物质参与体内免疫调节、抗氧化以及代谢平衡。有数据显示,每100克黄芪含黄酮类化合物超150mg,对增强细胞活性有积极作用。
2021年发表在《中华医学会主编杂志》的一项人体实验指出,每天适量饮用黄芪水8周后,中老年人的免疫细胞活性平均提升了13.2%,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下降约11%。更关键的是,黄芪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调节身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医生强调,黄芪水适量饮用,能够帮助提高机体抗寒能力,同时还可辅助“升阳气、补肺气”,对慢性体虚、易感冒与气短乏力尤为友好。
但要警惕,对某些特殊慢性病患者或孕妇,黄芪水可能并不适宜,具体还需医生定制个体化方案。
免疫屏障增强,感冒率下降
权威数据显示,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人群随访中,冬季喝黄芪泡水的人群感冒发作率比未饮用者低约17.5%。这不仅仅源于黄芪本身含有的有效成分,还因为它能调动淋巴细胞活性,提升免疫球蛋白水平。
不少中老年人因体质下降、室内外温差大,冬天极易“中招”。每天早晚一杯黄芪水,无形中为身体筑起一道“生物盾牌”。
气虚型乏力改善,呼吸顺畅
“气短乏力、登楼易喘”是很多体虚人士的冬季困扰。研究表明,连续饮用黄芪水4周后,自述气虚症状(如乏力、乏气、易疲劳)改善比例高达63%。
这很可能与黄芪促进体内代谢、养护肺脏功能密切相关。医生提到,黄芪水还有助于减少慢性咳喘和反复性鼻炎的发生,给呼吸道做好“加固工程”。
提升御寒能力,手脚不再冰凉
冬季一到,“冻手冻脚”“怕冷”困扰着无数中老年人。黄芪水之所以能助力抗寒,奥秘在于它能激活外周血管扩张、改善末梢循环。有临床数据显示:坚持饮用黄芪水两周后,手足温度平均提升1.3℃,主观寒冷感明显减轻,更容易适应冬季的低温环境。
医生建议这样喝,黄芪水养生效果更好
挑选正品干黄芪,选片厚色浅的更佳。
一般建议每日黄芪用量10~20克,可与枸杞、红枣一起泡饮。将黄芪冲净后用80℃以上热水煮泡20~30分钟,这样有效成分溶出更多。早晚各一杯即可,不盲目“多多益善”。
注意这些喝法误区:
不是体质虚弱的人都适宜喝黄芪水。有高血压、活动性炎症、孕妇或免疫系统疾病者需谨慎,饮用前咨询专业医生。此外,黄芪补气偏温和,感冒发热未愈、咽喉肿痛时暂不可用,以免“助邪生热”。
冬天喝黄芪水还可以搭配饮食调理:
多摄入温性谷物、蛋白质较高的食材,如山药、红枣、牛肉等,有助于气血双补。同时,注意室内保暖,多通风、适度运动,养成规律作息,效果更佳。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CCTV.com-健康频道-中华医药
医生发现:冬季日常喝点黄芪水,用不了多久,身体或有这几个改变
冬季常喝黄芪水,坚持一段时间,或许3个好处悄悄靠近你|163
冬季常喝黄芪泡水,不但能升阳气还能补肺气,但3类人不适宜
经常喝黄芪水,人为什么会变瘦?注意:黄芪水的副作用,多加重视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