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界一直有“西不入川,东不入皖”的说法,足以见得徽酒在中国白酒版图的地位。
当前白酒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行业挤压式竞争态势加速演进,市场格局正在重塑,古井贡酒、迎驾贡酒、口子窖、金种子酒这徽酒“四朵金花”在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则提供了一些极具价值的解剖样本,其意义不仅在于企业自身的业绩分化与战略抉择,更是映射出中国白酒格局分化与重塑的宏观轨迹。
01
“四朵金花”发展态势各异,折射区域酒企发展缩影
目前,中国白酒行业共有21家上市公司,其中徽酒板块占据4席,占比约19%,从数量上看已形成一定集群优势。然而,从实际营收贡献来看,徽酒的整体市场影响力仍较为有限。20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古井贡酒、迎驾贡酒、口子窖、金种子酒四家徽酒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00.55亿元,而同期21家白酒上市企业总营收为2430.17亿元,徽酒占比仅为8.25%,反映出其在全国白酒格局中的实际份额仍偏低。
若将视野放宽至跨省对比,徽酒的发展压力更为凸显。例如,江苏省虽仅有洋河股份与今世缘两家白酒上市公司,但其2025年上半年合计营收已达217.46亿元,小幅超越徽酒四家总和。而作为白酒产业重镇的四川,其代表企业五粮液、泸州老窖、舍得酒业与水井坊在同期实现总营收超过700亿元,规模为徽酒的三倍以上,进一步揭示出徽酒在全国市场竞争中的相对弱势。
整体表现不占优势,徽酒内部的结构性分化也十分明显,“四朵金花”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
作为徽酒龙头,古井贡酒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与增长韧性。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8亿元,同比增长0.54%;净利润达36.62亿元,同比增长2.49%。尽管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但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其保持正向增长已属不易,为徽酒板块注入了一定的稳定预期。
迎驾贡酒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出现显著回落,营业收入31.6亿元,同比下降16.89%;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18.19%。这是该公司自2020年以来首次出现半年度营收与利润双降,显示出其在应对行业调整过程中的阶段性压力。
口子窖上半年营收25.31亿元,同比下降20.07%,净利润7.15亿元,同比下降24.63%,降幅在徽酒阵营中居于前列。其业绩的大幅下滑,反映出企业在产品结构、渠道建设或品牌动能方面可能面临挑战。
尽管金种子酒背后有华润的扶持,但其还是持续处于深度调整期,业绩表现疲软。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仅为4.84亿元,同比下滑27.47%,净利润亏损7219.68万元,同比大幅下降750.54%。其在“四朵金花”中持续垫底,不仅突显了企业自身的经营困境,也折射出区域酒企在高端化与全国化转型中的艰难现实。
综合来看,徽酒四大上市公司的发展路径与成绩,实质上是当前中国白酒行业分化整合趋势的一个区域缩影。行业高增长时期,各家尚可共享发展红利;而一旦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企业之间的战略定力、品牌底蕴与运营能力便高下立判。徽酒要想在未来竞争中实现整体突破,不仅需依靠龙头企业的引领,更需要在品牌升级、渠道创新与板块协同等方面进行系统重构。
02
深厚消费基础抵御竞争压力,全国化增长仍待突破
在安徽省内市场,徽酒凭借深厚的消费基础与场景优势仍占据主导地位。消费者对本地品牌具有较高忠诚度,尤其在宴席、商务及礼品市场,古井、迎驾等品牌凭借地域文化与长期渠道深耕,构建了稳固的基本盘,一定程度上有效抵御了外来名酒的竞争压力。
渠道控制力是徽酒立足本地的核心优势。企业普遍采用深度分销模式,通过密集的终端网络与精细化运营,实现对省内市场的高强度覆盖。例如,古井贡酒的“三通工程”与迎驾贡酒的“1+1+N”组织模式,不仅提升了终端响应效率,也强化了价格管控与市场秩序维护能力,形成较高的渠道壁垒。
然而,渠道高覆盖与高控制也存在另外的一面——省内市场竞争日趋“内卷”。安徽白酒市场规模约350亿元,其中高端价位带长期被茅台、五粮液等全国性名酒占据,徽酒企业主要集中于中高端及大众价格带。随着市场渐趋饱和,企业增长更多依赖于存量争夺,渠道战、促销战频发,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
在这一背景下,全国化成为徽酒突破增长瓶颈的必然选择。目前,古井贡酒在全国化进程中表现较为领先,其省外营收占比约40%,产品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区域,并通过年份原浆系列主攻长三角、华北等重点市场,初步建立起全国化布局框架。
与之相比,其他徽酒企业的全国化进程仍显滞后。迎驾贡酒、口子窖的省内收入占比仍超过80%,金种子酒更是高度依赖本土市场。除古井外,其他品牌在全国市场知名度有限,品牌张力不足,缺乏跨区域消费认知基础,全国化拓展仍处于试探与培育阶段。整体来看,徽酒的全国化仍处于非均衡、初级的探索期,尚未形成板块联动效应。
除了市场层面的结构性挑战,徽酒在产区身份与香型认知上也存在模糊性。当前中国白酒已形成“浓香看宜宾、酱香看遵义、清香看吕梁”的香型——产区绑定格局。反观徽酒,香型布局分散:古井、迎驾以浓香为主,口子窖深耕兼香,金种子则推出馥合香寻求差异化。缺乏统一的香型标签,使得安徽难以像川黔那样构建起强大的产区品牌效应,在全国竞争中处于认知弱势。
从竞争格局来看,徽酒市场呈现出“一超多强、混战并存”的态势。古井贡酒虽为龙头,但与川酒“五粮液—泸州老窖”、苏酒“洋河—今世缘”等双强格局相比,其领先优势并不绝对,未能带动板块形成合力。这意味着徽酒尚未诞生真正具备全国影响力的寡头企业,整体板块的对外竞争力仍待提升。
综合而言,徽酒的整体优势还需要加强,并且正面临寡头引领力不足、香型纷杂难以形成产区认同、全国化进程缓慢等问题,共同制约着其向外突破的动能。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徽酒若不能尽快在品牌升级、香型共识塑造与跨区域战略上实现突破,恐将在新一轮全国性竞争中陷入被动。
03
多元化策略穿越周期,行业洗牌中增进优势
面对白酒行业新一轮的周期调整与结构性挑战,徽酒企业正积极采取多元化策略,以期在逆势中稳固基本盘、开拓新增量。
作为徽酒龙头,古井贡酒正加速推进数字化与产品结构双轮驱动。一方面,通过引入AI技术分析消费行为、优化渠道库存与终端动销,提升市场反应的精准度;另一方面,连续推出覆盖不同价格带的新品,如经典光瓶酒老瓷贡、大众价位第八代古井贡酒以及风格更趋年轻化的古20,意图在多维度强化消费者触达与品牌渗透。
迎驾贡酒则选择以战略聚焦应对行业压力。在“量缩价跌”、库存高企的背景下,公司主动剥离非核心资产,例如酒店业务等,回笼资金并集中资源强化白酒主业,力求通过运营聚焦提升抗风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口子窖的应对之策侧重于渠道深化与市场下沉。在省内市场渐趋饱和的形势下,企业将资源进一步倾斜至县级及乡镇一级市场,通过精细化网点建设与终端服务强化,挖掘基层消费潜力,巩固存量基本盘。
而处于调整期的金种子酒,则尝试以创新营销打破僵局。通过“买酒送演唱会门票”等跨界联动方式,贴近年轻消费群体,激发大众市场热情,试图在品牌声量与销售转化上实现破局。
尽管策略各有侧重,但从整体来看,徽酒企业若想真正穿越行业周期,仍需在系统性战略层面持续发力。
业内专家指出,徽酒未来的发展,聚焦以下几点方向尤为关键。
首先是加强研发与产品创新,推动品质升级与结构上探,如古井贡酒的年份原浆系列与迎驾贡酒的生态洞藏系列,通过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品牌溢价空间。
其次是深挖徽酒文化内涵,将地域历史、酿造传统与品牌叙事相结合,打造可持续的文化IP,如“桃花春曲节”“古粉节”等品牌活动,增强消费者的情感认同。
最后是优化全国化路径,摒弃“广撒网”模式,转而聚焦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核心区域进行深度布局,通过打造样板市场,逐步形成“点-线-面”的梯次拓展格局。
可以预见,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徽酒凭借其深厚的区域根基、灵活的渠道能力与持续的品牌积淀,仍具备较强的韧性与调整空间。若能进一步强化战略协同、打破香型困局、提升外部市场动能,则有望在行业新一轮洗牌中巩固优势,甚至实现板块价值的整体重估。
更新时间:2025-10-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