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富凉得快”这句话,看来这位富豪真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身家近300亿的他,偏偏不信命运,决心让全世界都知道他有钱!
别人回去是火车,他却花三亿买了一架直升机,飞回老家,没有停机场就停在镇上,在空中撒钱,给老人孩子发钱等等,着实风光。
结果,这场华丽的炫耀不到2920天,他的商业帝国轰然倒塌,最终变成了“阶下囚”,从云端飞到地狱,究竟发生了什么?
2017年春节前夕,一架印着"藏"字的私人直升机轰鸣着降落在四川安岳县石羊镇的公路上。
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现实中最戏剧化的一幕。飞机舱门打开,走下来的男人叫肖永明,那一年他的身家265亿元,稳坐青海首富的宝座。
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围观,就像看到了天外来客。肖永明笑容满面,给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1000元红包,小孩每人400元,还顺手捐了150万元给村里修水泥路。
那一刻,他就是村民眼中的"大善人",是草根逆袭的活教材。
但谁能想到,这竟是他人生巅峰的最后表演。
整整2920天后,2024年4月,同样是这个肖永明,却因涉嫌刑事案件被监视居住。从云端到深渊,用了不到8年时间。
这8年里,他的财富王国如何坍塌?那架3亿元的直升机,那些曾经让人羡慕的数字,都去了哪里?
肖永明的发家史,就是一部典型的草根逆袭传奇,1964年出生在四川安岳县石羊镇,父亲是塑料厂厂长,算是个"富二代"。
17岁时,他已经在父亲的工厂里当起了副厂长。但小镇显然圈不住他的野心,1996年,32岁的肖永明带着妻子一头扎进了青海格尔木。
他开了家川菜馆,取名"小小酒家"。这个选择看似平常,却为他日后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在这家川菜馆里,肖永明不仅展现了烹饪手艺,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倾听。每天,形形色色的食客在这里用餐聊天,肖永明总是竖起耳朵。
就在这些看似平常的饭桌闲聊中,他捕捉到了改变命运的信息:钾肥。
1998年,从一个商人嘴里听说察尔汗盐湖的钾盐时,肖永明连钾肥是什么都搞不太懂。
但他凭直觉嗅到了钱的味道。"钾肥"说白了就是庄稼的"粮食",是农业的命脉。
2002年,肖永明和妻子林吉芳成立了藏格钾肥。一个厨子跨界搞化工,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最难的时候,据说是同为老乡的刘汉拉了他一把,才让公司在巨头林立的钾肥市场站稳了脚跟。此后的肖永明,就像开了挂。
王健林有句名言:"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大。"肖永明不仅听懂了这句话,更是把它当成了人生信条。
从2009年开始,他就像一台疯狂的收购机器,疯狂扫荡着一切能赚钱的资产。
先是增持昆仑矿业的股份,然后2009年以3.8亿元收购瀚海集团85.82%的股权,这次收购堪称神来之笔。瀚海集团拥有丰富的钾肥资源,但因管理不善一直亏损。
肖永明接手后立即进行改革,很快扭亏为盈。藏格钾肥一跃成为中国第二大钾肥企业,他也因此被称为"钾肥大王"。
尝到甜头的他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大的猎物。
2016年,藏格钾肥成功借壳"金谷源"登陆A股,公司更名为藏格控股。上市后,肖永明的身家暴涨至265亿元,直接成为了青海首富。
财富带来的不仅是荣耀,还有一种近乎疯狂的扩张冲动。
就在藏格控股如日中天的时候,肖永明做出了一个后来被证明是致命的决定:收购巨龙铜业。
2018年,他在公司会议上力排众议,决定以280亿元的价格收购巨龙铜业100%股权。
这个价格相当于藏格控股当时市值的一半还多,投资者炸了锅。在各方压力下,肖永明不得不将收购比例降至51%,最后干脆取消了这桩并购。
但取消并购并不意味着危机的结束,反而是更大危机的开始。为了筹集收购资金,公司已经大量举债,负债总额一度高达200亿元。
更要命的是,在高速扩张过程中,肖永明签下了一份后来要了他命的"对赌协议",也就是说,如果最终被收购的公司达不到协议上的标准,那剩下的就要他个人出腰包赔偿。
但这一次,命运没有站在他身边,被收购公司业绩只完成了对赌协议的85%,2017年,协议到期,肖永明不得不面临1.2亿元的巨额赔偿。
肖永明不愿意支付这1.2亿元赔偿,倒不是因为拿不出钱,而是因为他把所有资金都投入到了一个更大的赌局。
巨龙铜业虽然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但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开采成本居高不下。
肖永明用股权质押的方式筹集资金,把换来的现金全部砸进了这个无底洞。钱花出去了,回报却遥遥无期。更糟糕的是,原始股东将他告上了法庭,并最终胜诉。
后因为他拒不执行最终的判决,被列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都是我们说的"老赖",这个标签让他不能乘坐公共交通等。
信息源:“青海首富”的“豪赌”人生:从开直升机回老家到禁坐高铁 中国青年网 2019-08-28
但这还只是开始。
2019年,一个更加致命的消息传来,证监会调查发现,藏格控股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虚增收入,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高达22亿元。
这下彻底炸了锅,丑闻曝光,股价暴跌,公司被戴上了退市风险的帽子。
证监会对藏格控股及相关责任人做出了处罚决定:公司被处以60万元罚款,肖永明本人则被处以5年市场禁入的处罚。
这个处罚对肖永明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他不仅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更重要的是,他在商界辛苦打拼多年建立的声誉在一夜之间荡然无存。
藏格控股的股价从2017年9月的高点开始,累计跌幅接近80%,市值蒸发了惊人的340亿元。为了偿还对外债务,肖永明掌控的公司股权价值40.76亿元被法院拍卖抵债。
从坐拥百亿资产的青海首富,到负债累累的"老赖",肖永明的财富神话彻底破灭。
2019年8月,迫于压力,肖永明辞去了藏格控股董事长职务,退居二线,最终在他的子女带领下,藏格控股逐渐走出了困境,业绩开始稳步回升。
但肖永明本人的麻烦并没有结束。2021年,他因为涉嫌非法采矿罪被青海省公安厅刑事拘留,案件与青海木里矿区的非法开采有关。
2024年4月,更大的靴子落地:肖永明因涉嫌刑事案件被监视居住,谁也想不到曾经那么风光的肖永明,如今落得这样的下场!
信息源:涉刑事案件,锂盐巨头藏格矿业实控人、青海前首富肖永明被监视居住 澎湃新闻
肖永明的坠落不是偶然,而是一个时代企业家精神转型期的必然产物。从"胆子大"到"合规稳",这种转变虽然痛苦,但却是历史的必然。
在严监管常态化的新时代,那些靠野路子起家的传奇注定要为时代转型买单,新的游戏规则已经确立,适者生存的法则永远不会改变。
你认为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应该具备什么特质?在合规与创新之间,应该如何平衡?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