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科研创新领域即将迎来一场盛会!
10月23日,作为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香港大学与香港科学院联合举办的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Asian Young Scientist Fellowship,AYSF)2025年度会议将在香港大学盛大举行,旨在鼓励亚洲青年科学家进行前沿探索,为亚洲科研创新生态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地区)、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地的12位2025年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研究员。
他们作为亚洲科研界的新星,将在会议上展示各自在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接受表彰。这些青年才俊代表着亚洲科研的未来潜力,他们的汇聚将激发无限的创新火花,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
2025年度生命科学研究员
白凌,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刘君,北京大学助理教授
Seongjun Park,首尔大学副教授
彭勃,复旦大学教授
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
2025年度物质科学研究员
许民瑜,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
李丹枫,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
李听昕,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Kiyoshi Miyata,九州大学副教授
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
2025年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员
何向南,中国科学与技术大学教授
In-Jee Jeong,首尔大学副教授
林学庸,台湾大学副教授
王文雅,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201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Randy Schekman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作为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先驱,他将以《细胞、基因,以及基础科学与疾病中的发现》为主题,结合自身从酵母细胞研究到人类疾病机制的探索历程,分享跨学科研究的思维方法与科学哲学。Randy Schekman教授的演讲将聚焦基础科学如何驱动医学革命,并剖析科研灵感如何源于对自然现象的深刻观察,为与会者提供兼具学术深度与启发性的思想盛宴。
本次会议汇集了来自学术界和投资界的杰出科学家、创新者和领袖,他们将就建立“亚洲科研和创新生态系统”分享真知灼见,为推动原始创新、支持新兴人才和加强亚洲区域科学合作提供前瞻性的视角。
当天下午,2025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AYSF)的12位研究员将分赴香港大学各院系,参与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四个领域的专题学术研讨会,并实地参观相关实验室。
这一活动不仅为青年科学家搭建了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的桥梁,激发创新灵感,同时也为亚洲高等学府创造了与优秀青年学者深度互动的机会。通过学术研讨与实验室走访的双向融合,高校与青年科研力量得以深度对接,共同推动亚洲科研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Asian Young Scientist Fellowship,AYSF)是一项由民间公益力量支持的亚洲地区科学研究资助项目,旨在鼓励和支持亚洲青年科学家进行具有创意和变革性的科学研究,促进青年科学家在科研职业生涯上的成长。
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每年在1)生命科学;2)物理科学;3)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三个领域选拔共12名早期职业研究人员,每位研究员将在为期两年的时间中获得10万美元的资助金,用于支持他们的自由科研事业。作为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的一部分,研究员有机会参加线上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和年度会议。通过举办系列活动,本项目旨在创建一个促进探索性思维、跨学科合作、国际交流和指导的社区。
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必须在完成最终(博士/医学博士)学位后10年内申请,并在大学或学术研究机构担任全职职务。评选机制采用提名机制,由亚洲各大高校及科研机构的院长和系主任提名符合资格的候选人。评选委员会则通过严格的审核程序,评估候选人的研究成果和未来研究计划。项目目前覆盖5个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内地港澳台)、印度、日本、韩国和新加坡。
更新时间:2025-10-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