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市场在欢呼指数新高时,投资者更应冷静思考: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还是又一次周期性躁动?
9月25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上证指数微跌0.01%,收报3853.3点;深证成指上涨0.67%,创业板指表现强势,涨幅达1.58%。这一天,市场出现了近3900只个股下跌的“牛灾式下跌”现象,然而指数却表现出惊人韧性,从早盘最大跌幅52点强势回升。
本轮自去年“926”启动的牛市行情,已在争议中持续近一年。创业板指今年涨幅超过30%,科创50指数表现尤为突出。但随着指数逼近4000点整数关口,投资者心中不禁浮现一个关键问题:这轮牛市还会持续多久?
01 市场现状:指数强势背后的分化隐忧
尽管9月25日A股三大指数最终收盘表现分化,但盘中波动剧烈。早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上证指数低开0.03%,深证成指低开0.17%,创业板指低开0.56%。
然而,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展现出强劲势头,午盘创业板指一度上涨2.22%,最终全天收涨1.58%,刷新近期高点。
从资金面看,市场交投活跃,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额高达2392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进一步放大。这种高成交量环境下个股却大面积下跌,反映出当前市场结构性行情特征明显。
板块表现方面,物流、地产、石油、农业、银行、酿酒、医药等板块走低,而有色、传媒等板块上扬,AI应用概念、可控核聚变概念等保持活跃。这种分化格局凸显资金正从传统板块向新兴科技赛道集中。
02 驱动力量:估值扩张而非基本面改善
长江商学院教授刘劲一针见血地指出,本轮A股上涨更多是估值扩张的结果,而非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实质性改善。
“尽管近期A股市场的每日成交额、融资余额与每月新增投资者数量均呈现出回暖的态势,但就截止目前而言,我们尚未观察到个人投资者情绪出现过热的迹象。”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观察到,居民部门的大类资产配置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8月以来,股票型基金申购量上升,而债券型基金规模增长放缓,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已连续两个月下滑。这一“财富搬家”现象背后,是投资者对股市回报预期的调整。
杠杆资金在本轮上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融资融券余额快速回升,两融新开户同比增速显著高于普通新开户。这表明,杠杆资金的加速入场,成为推动指数上行的重要力量,但也带来了潜在波动风险。
03 历史对比:牛市中的调整与休整
回顾A股历史,阶段调整是牛市的典型特征。方正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的回调区间为5月至7月,全A下跌了20%左右;2009年的回调出现在2月,全A跌幅约为10%。
与2014-2015年牛市相比,当前市场调整呈现出“幅度小、时间短、次数多”的特点。中信建投分析认为,指数前期攀升幅度过快时,后期多伴随幅度较大时间较短的调整,而“慢牛”背景下,指数回调较为温和,整理期较长。
洪灏指出,“每一个10年,中国都会出现一波史诗级的牛市。上一波牛市是在2015年,10年之前;上上波牛市是2005年,是20年之前。” 从这一周期规律看,当前牛市符合历史节奏。
A股成交额从峰值3万多亿跌至当前2万多亿出头,正是资金选择休整的直接证明。量能骤降的核心逻辑,是市场赚钱效应的消退:此前机构抱团科技股早就明确主线,而高位科技股回调后,A股多次普跌,资金随之转向谨慎观望。
04 四季度展望:政策与资金的博弈场
四季度A股市场将迎来关键窗口期。国内政策持续发力,“反内卷”与高质量发展主线明确;海外美国经济韧性显现,信用周期温和重启。
科技成长与周期板块将成为核心驱动力,市场风格更趋均衡。华金证券认为,“四季度大盘和中小盘成长可能占优,科技、周期、核心资产等都有配置机会。”
具体到机会选择,有色、化工等周期行业仍是四季度配置的主线方向;同时可能受益于外资流入和基本面边际改善的医药、食品饮料等核心资产也值得重点配置。
政策预期是影响四季度行情的关键变量。东吴证券预计政策出台的重要窗口期可能在10月中下旬,尤其是四中全会前后。财政端可能提前使用2026年地方政府化债额度,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规模约5000亿元。
货币政策方面,降准降息概率上升,四季度或将迎来新一轮宽松操作,带动LPR下调,降低融资成本。这些政策如能落地,将为市场提供新的上涨动力。
05 牛市终结的三大信号
从历史经验看,牛市终结通常会有明显征兆。首先,政策转向收紧是牛市终结的领先指标。当前政策环境依然友好,央行强调“主要是从中长期视角回顾和总结‘十四五’,不涉及短期政策的调整”,但后续政策走向需要密切关注。
其次,估值泡沫化是牛市终结的内在因素。目前A股估值整体尚未出现过热迹象,但部分科技板块估值已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投资者需警惕估值与基本面严重背离的风险。
第三,资金面降温是牛市终结的直接信号。当前居民资产再配置过程尚未结束,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但如果未来成交量持续萎缩,融资余额大幅下降,可能意味着场外资金流入放缓。
粤开证券观点鲜明:“我们倾向于认为牛市仍未结束,行情还将延续;但是持续上涨后波动将明显加大,波动中前行是基本规律,短期回调即是买入良机。”
银华基金认为,“十一”假期临近,不能排除节前部分资金可能兑现离场。历史经验表明,A股节前胜率普遍不佳,融资面临长假风险和利息的双重压力。
莲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洪灏给出的判断更加乐观:“沪指3900点和恒指26000点,都远远没有反映过去几年,中国在这些领域取得的成就。市场预期依然过度悲观,市场依然没有涨完,中国股市上升的空间依然没有结束。”
真正的长牛,需要科技创新的突破、民营经济的活力释放、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制度环境的优化。投资者在追逐短期收益的同时,更应关注这些决定市场长期走势的深层因素。
更新时间:2025-09-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