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四巨头,加起来还比不过日本制铁,凭什么?

文|001

中国钢铁四大巨头,一年利润总和竟不敌日本一家公司。

在中国工业,有四大巨头,就是大名鼎鼎的宝钢股份,中信特钢,南京钢铁和华菱钢铁。

宝钢股份总部在上海,走的是高端国际化路线,最拿手的就是生产用在汽车和高档家电上的高级钢板。

为了干好这精细活,宝钢把自己的工厂搞得特别有科技感。

仅2025上半年就上了快120个AI应用,车间里机器人比工人还多,生产出来的钢板更是远销70多个国家。

而中信特钢则是专攻特种钢这门绝。

三千多种钢,五千多种规格,全球都找不出第二家,在国造轴承和汽车核心零件用的特种钢,十有八九都出自他家。

而他的独门秘诀是贴身服务,直接派工程师跟客户一起搞研发。

客户想要什么奇形怪状,有特殊性能的钢,它都能捣鼓出来,主打一个你提目标我帮你实现,关键是速度还特别迅速。

南京钢铁人称南钢,主打的产品是那种超级厚重的钢板,当然这种钢板可不是用来盖楼的,而是用来造极地科考船,豪华邮轮这些大家伙。

这些钢板是真正的硬骨头,解决了许多国家重大工程的材料难题。

南钢还特别有远见,为了不被原料卡脖子,直接跑到印尼去建焦炭厂,把成本的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最后是华菱钢铁,因为钢铁这行当,成本就是命根子,而华菱就把省钱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不迷信最贵的进口铁矿石,而是研究怎么把便宜矿和好矿掺和着用,效果还不差。

它还专门搞了个废钢公司,把别人当垃圾的废铜烂铁回收过来,变废为宝,连运输路线都要反复优化,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利润。

按理说这四大巨头,应该是家底厚实,富得流油,可就在2024年,一份财报出来,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这一年,中国这四家最能赚钱的钢企,净利润加起来大概是167.81亿元人民币,但看这个数字已经很惊人了,但可怕的是四家比不上人一家。

日本有一家叫日本制铁的公司,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年前九个月,利润换算成人民币,竟然有差不多180亿。

也就是说中国四大巨头忙活一年,挣的钱加起来,还不如人家九个月挣得多,这日本制铁到底有什么神仙手段?答案就藏在它生产的东西里。

当很多钢厂还在为建筑钢材的销路发愁时,日本制铁早就换了赛道,它看到全球都在搞新能源汽车,就立刻投入研发,搞出了一种铁制的电池外壳。

这种外壳通过特殊的加工,重量能跟铝一样轻,但耐热性却翻了一倍,安全又划算,直接切入了电动车最核心的部件市场。

接着人工智能火了,AI数据中心成了吃电大户,对变压器的要求极高。

日本制铁又顺势推出了高级电磁钢板,能大大降低电力传输的损耗,为数字经济提供了节能神器。

从手上越来越薄的智能手机,到能抗强震的摩天大楼,背后都有它家那些高科技钢材的影子。

光有新产品还不够,日本制铁在变废为宝和全球布局上也堪称一绝,2023年12月,它宣布了一个震惊全球的计划,打算收购美国钢铁公司。

这家美国公司设备老旧,效率低下,是个烫手山芋,而且这笔买卖还惊动了美国政界,困难重重。

最后日本制铁硬是砸下了约141亿美元,还承诺未来再投110亿进行改造。

为了让这笔交易通过,它甚至同意让美国政府拥有一种黄金股,意思就是美国政府在公司重大决策上有一票否决权。

很多人都觉得,日本制铁这笔买卖真是亏到家了,他们花了大约141亿美元的天价,还承诺后续再追加110亿美元投资,去收购一个问题缠身的美国钢铁公司。

更离谱的为了让美国政府点头,日本制铁还同意对方持有黄金股。

里外花了这么多钱,结果买回来一个自己不能完全当家的公司,这在生意场上看起来太不划算了。

但日本制铁的算盘,远比外人看到的要精明得多,收购合同一定下来,一支由40名顶尖技术专家组成的团队就立刻飞往了美国。

他们的任务不是去参观,美国钢铁公司当时的问题非常严重,设备几十年来没怎么更新,工厂的开工率只有70%左右,生产方法老套,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这支专家团队的任务,就是对整个生产流程和管理体系进行一次彻底的变革,把这家死气沉沉的老厂从里到外改造一遍,让它重新变得能赚钱。

这还只是第一步,这次收购为日本制铁打开了两扇通往未来的大门,第一扇门就是直接进入了稳定且有增长潜力的美国市场。

美国有持续的汽车和基建需求,人工智能热潮带来了大量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这些都需要消耗海量的钢铁。

还有就是为绿色转型铺路,未来的钢铁业必须走低碳路线,核心就是用电炉替代传统高炉,而电炉是耗电大户,需要大量清洁又便宜的电力。

日本本土能源紧张,而美国在核电等低碳能源上更有优势,美国钢铁公司自己就有五座电炉,这等于直接给了日本制铁一个现成的绿色炼钢试验场。

所以这笔看似亏本的交易,实际上是日本制铁为未来几十年的市场和技术布下的一颗关键棋子。

而日本这番操作也让中国这几大巨头意识到,光规模大没用,还得脑子活,技术硬,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追赶开始了。

宝钢率先发力,开始搞国内第一个氢冶金项目,简单说就是尝试用清洁的氢气替代煤炭来炼钢。

南钢跑去印尼,华菱深耕废钢回收,都是在想办法把成本的命脉抓在自己手里。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也正在被引入到各大钢厂的生产线上,大家都在用更聪明的方式,炼更优质的钢,所以可以说这场全球钢铁行业的顶尖对决,好戏才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 2025-08-28 日本制铁利润大幅提升,何处值得借鉴?

新浪财经2025-07-23日本制铁重返世界第一并非坦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财经   日本   巨头   中国钢铁   美国   钢铁   钢板   公司   美国政府   宝钢   中国   人工智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