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内战令人发指,用枪逼迫妇女就范,为抢钱卫生巾都要撕开检查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康康

苏丹快速支援部队(RSF)在西部地区犯下的屠杀、强奸、劫掠等等的暴行令人触目惊心!

据幸存者描述,叛军在攻入城市后,除了实施屠杀、抢劫、强暴等一系列暴行外,还要抢走百姓身上最后一点钱财,为此他们甚至不惜撕下女性的卫生巾检查是否藏匿钱财,如此兽行可谓是触目惊心。

目前苏丹政府军根本无力反攻,而国际社会虽然反应激烈,却没有一方真正站出来阻止暴行。而对于那些活在如同地狱般的苏丹百姓而言,活着或许比死去更加折磨......

一场带有导航的屠杀

RSF的枪口不是盲目的,它的子弹仿佛装了导航,专门瞄准特定的族群。

在这场冲突中,如果你属于支持政府军的扎加瓦族,你的身份本身就是一张死刑判决书。有幸存者亲眼目睹,三名扎加瓦族的年轻人,仅仅是在盘问中被确认了身份,下一秒就被当场处决,没有任何审判,甚至没有丝毫犹豫。

这种外科手术式的定点清除,来源于RSF的发展历史。

它的前身,是那个臭名昭著的“金戈威德”民兵组织,由苏丹前总统巴希尔一手扶植。二十年来,这支部队一直在达尔富尔地区执行针对非洲黑人群体的镇压,他们的手法从未改变,只是如今换了一面旗帜。

曾经的民兵头目达加洛,现在成了RSF的最高指挥官,而他的部下,也完美继承了“金戈威德”时期的残酷DNA。

法希尔,这座曾经拥有120万人口的城市,是政府军在苏丹西部的最后一个堡垒。然而在10月26日被攻破后,这座城市彻底沦为人间炼狱。据苏丹医生网络的统计,至少1500人遇难。

而政府军给出的数字则高达2000人。城中一家医院里,就有460具冰冷的尸体。联合国人权高专办的报告指出,可能有数百名手无寸铁的平民被成批处决,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无可辩驳的战争罪。这并非混乱,而是一场效率惊人的屠杀。

当强奸成为一种战略武器

肉体上的消灭只是这套恐怖方法论的第一步。RSF深知,要彻底摧毁一个社群,必须先击垮他们的精神防线和社会结构。为此,他们将性暴力和公开羞辱,发展成了一种系统性的战略武器。

国际特赦组织一针见血地指出,RSF利用大规模的性暴力,作为羞辱受害者、实现区域控制、并最终迫使民众大规模逃离的既定策略。

。联合国证实,在法希尔大学附近的一处避难所,至少有25名妇女被士兵用枪指着头强奸。一家救援组织在某个营地遇袭后,一次性就接收了超过300名性暴力幸存者。

数字是冰冷的,但背后的痛苦却是滚烫的。就连苏丹社会福利国务部长也承认,在法希尔沦陷当天,至少300名妇女遇害,其中许多人在死前都遭受了非人的性侵。

这种策略的毁灭性是深远的。幸存者阿米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她逃离了杀戮场,却逃不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牢笼。

她那年仅12岁的儿子,自目睹惨状后,变得沉默寡言,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当无数个这样的家庭被击垮,整个社会的韧性也就随之瓦解。

榨干最后一滴血

恐怖统治需要经济基础来维持。RSF的运转模式,正是一种寄生性的经济掠夺,它像一只巨大的水蛭,牢牢吸附在平民身上,榨干他们最后一滴血。

这种掠夺同样被设计得系统而高效。士兵们挨家挨户地行动,向每个家庭勒索高额赎金。在那个连生存都成问题的城市,这笔钱无异于天文数字。

如果你付不起钱呢?那么等待你的,是更残酷的现实。幸存者讲述,那些无力支付赎金的家庭,他们的女儿会被士兵直接掳走,作为一种“补偿”。在这种逻辑下,人的身体被彻底商品化,成为可以随意交换的物品。

而且即便你交出了钱财,也未必能换来安宁,RSF的士兵们会进行系统性的搜刮,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钱。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细节——当找不到钱时,士兵扒光妇女的衣服,撕开她们的卫生巾,这些行为,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抢劫”。

这无疑是在告诉受害者:你不仅一无所有,甚至连作为人的最后一丝尊严,我们也要彻底剥夺。

全世界按下的静音键

为什么如此骇人听闻的暴行,却没有在全球范围内激起应有的波澜?答案或许比暴行本身更令人不寒而栗。

RSF的恐怖方法论,之所以能如此肆无忌惮地推行,部分原因在于,它完美地避开了全球主流媒体和公众注意力的“算法”。外部世界的沉默,像一张无形的许可证,默许了这一切的发生。

在冲突最激烈的时候,谷歌上关于“苏丹”的搜索热度,只有“加沙”的四十分之一。

这背后是一种残酷的叙事筛选。我们这个时代的注意力,似乎更容易被那些有“清晰剧本”的悲剧所吸引。

一个“好故事”往往需要一个明确的反派——最好是一个可以归咎于西方、白人或犹太裔的压迫者,以及一个让观众容易代入并同情的角色。

苏丹的冲突,显然不符合这个“剧本”。它被描述为阿拉伯民兵与非洲黑人之间长达数十年的复杂仇恨,缺乏简单的黑白对立。

当施暴者与西方世界没有直接关联时,谴责他们似乎无法带来那种“站在道德高地”的光环,也无法满足一些人“道德作秀”的心理需求。于是,国际社会的“道德热情”迅速冷却了。

这种因为叙事复杂性而导致的“静音”,绝不是中立的,它是一种事实上的纵容,为RSF提供了一个几乎不受外界干扰的“杀戮场”。

在这里,他们可以毫无压力地试验、推广和升级自己的恐怖统治术。这仿佛一场“数字时代的卢旺达大屠杀”,沉默本身也成了杀人武器的一部分,是对受害者实施的二次谋杀。

结语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苏丹发生的一切,并非战争中不可避免的混乱副产品。

它是一套设计精密、环环相扣、以灭绝和控制为最终目标的统治技术。它有历史渊源,有清晰的战略目标,有自给自足的经济逻辑,并且巧妙地利用了全球注意力的盲区。

德国外长将其形容为“绝对的末日”和“全球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这个定性一点也不夸张。

因此,打破沉默,就不仅仅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姿态,更是一种现实的战略干预。

在数字时代,注意力就是资源,就是权力。每一次关于苏丹的转发,每一次相关的讨论,都是在增加这套恐怖方法论的“运行成本”,都是在削弱它赖以生存的“被静音”这一核心优势。

当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武器时,我们选择成为谁的盟友?这个问题,最终留给了屏幕前的每一个人。我们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次发声,都是在为瓦解这套恐怖统治投下自己的一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历史   令人发指   卫生巾   内战   妇女   苏丹   暴行   幸存者   政府军   希尔   方法论   恐怖   民兵   注意力   静音   沉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