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媛媛去世仅4天,令人恶心的一幕上演,翟天临突遭怒骂

2025年5月21日,演员朱媛媛因癌症离世的消息震动演艺圈。这位曾以《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送你一朵小红花》等作品深入人心的“国民媳妇”,在与病魔抗争五年后悄然离世,留下丈夫辛柏青和女儿,以及无数观众的惋惜。

然而,在众星沉痛悼念的氛围中,翟天临的哀思却意外掀起了一场网络骂战,将六年前的“知网风波”再度推向舆论中心。

从头了解整场事件,平心而论,翟天临悼念朱媛媛的行为没有任何问题,他先是感慨朱媛媛去世太突然,夸赞她是好人、好演员,透露朱媛媛常常给身边人鼓励和温暖。

然后,翟天临就被网友骂了。

他并不认为博士论文出了问题受到惩罚,就代表他不能成为一个好人,就该承受这种网暴。

除此之外,翟天临还表示,他这5年来承受了太多的网络暴力,但他始终认为这不是他应该承担的,“你们所有的奚落、恶语相向、诅咒都承载在这互联网的记忆里……我不会认同,也不会为此难过”,他还强调,事情终究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然后就看网友一句“你难过我就不难过吗?我查重花了多少钱啊”,立马就把人的思绪拉回到了2019年的知网风波。

2019年,翟天临在直播里那句“知网是什么东西”,直接掀开了学术造假的盖子。

他北京电影学院的博士学位被撤销,连带牵扯出高校导师制度的种种问题。

2019年,翟天临在直播里那句“知网是什么东西”,直接掀开了学术造假的盖子。

他北京电影学院的博士学位被撤销,连带牵扯出高校导师制度的种种问题。

更让毕业生们揪心的是,这事过后全国高校把论文查重标准从30%压到15%,查重费用水涨船高。

有学生算过一笔账,光查重费就得多花上千块,熬夜改论文的日子成了“天临元年”毕业生的共同记忆。

面对潮水般的质疑,翟天临的回应让事情更拧巴了。

他先强调“毕业证是自己考出来的”,又说查重标准对谁都一样。

这些言论进一步激怒了网友,导致事件持续发酵。

争议言论:翟天临坚称“靠自己拿毕业证”

网友表示,“学术造假影响千千万万学生,不骂你骂谁?”“嘴上说接受批评,转头就开骂,双标!”

最扎心的是有网友说:“朱媛媛最后一部戏是《造城者》,结果评论区成了‘拆楼现场’。”

翟天临的“复出死循环”

其实每年毕业季,翟天临都会被拉出来“鞭尸”。这次借着朱媛媛事件翻车,复出之路又得往后推。有网友翻出他近年参演的《造城者》《老中医》,发现剧里戏份都被删得七零八落。

更惨的是,连他青岛老乡朱媛媛都救不了他。当年朱媛媛凭《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成“国民媳妇”,如今两人同框悼念,却成了“学术门VS抗癌女神”的魔幻对比。

一片雪花如何压垮万千学子?

翟天临事件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他个人的范畴。

他的学术不端行为被公之于众后,国内各大高校如同惊弓之鸟,纷纷勒紧了毕业论文的缰绳。最直接的变化,就是论文查重环节变得空前严格,重复率的红线一降再降。

于是乎,从2019年之后,每一届的毕业生都感觉自己像是行走在雷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为了顺利毕业,学生们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修改论文,甚至到了逐字逐句抠的地步。论文写作和答辩的难度系数,陡然提升了好几个等级。

也因此,每年毕业季,“翟天临”这三个字都会准时出现在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上,他的微博评论区,则成了万千学子哀嚎、吐槽、乃至诅咒的“哭墙”。他被戏称为“知网代名词”、“翟神”,只不过这“神”,带的是浓浓的黑色幽默。

一场个人引发的学术丑闻,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集体“受难”。这大概是翟天临当初在直播间说出那四个字时,万万没想到的连锁反应吧。他自己也因此从炙手可热的演员,变成了几乎无戏可拍的边缘人,口碑更是跌至谷底,想要翻身,难上加难。

喧嚣过后,该留下些什么?

一位演员的离去,如《送你一朵小红花》里她饰演的那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用生命诠释了善良与敬业,即便在病榻之上,留给世界的仍是温暖的笑容与对生活的热爱。

她的作品,她的人格,都值得人们去铭记与怀念。

而另一位演员,则因一念之差的学术失信,至今仍在舆论的风口浪尖挣扎,成了无数毕业生心中难以言说的痛。

他的名字,与“论文”、“查重”、“答辩”这些令人头秃的词汇紧紧捆绑在一起,几乎成了一种符号。

因为一场悼念,两条看似平行的人生轨迹意外交汇,却意外地引爆了积压已久的公众情绪。当悼念的清泉被愤怒的泥沙搅浑,当对逝者的哀思被另一种喧嚣所覆盖,或许我们都该停下来想一想。

翟天临固然为他的错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种代价仍在持续。但将对一个人的不满,发泄在对另一个人的悼念场合,甚至演变成网络骂战,这样的方式,恐怕也不是朱媛媛在天有灵愿意看到的。

六年过去,谁在背锅?

从"知网门"到"查重门",翟天临成了学术整顿的"符号"。有人调侃:"明年四月,微博又该刷屏'翟天临你睡了吗?'"。但这场骂战的代价令人唏嘘:一个演员因人设崩塌跌落神坛,一群毕业生为论文制度焦头烂额,而学术界的漏洞仍在暗处生长。

风波总会平息,但留在人们心中的印记,却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这其中,既有对学术诚信的拷问,也有对网络行为边界的探讨,更有对复杂人性的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6

标签:娱乐   朱媛   学术   演员   网友   论文   毕业生   知网   事件   都会   风波   哀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