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复原乳!中国乳业新规落地,纯牛奶终于“去伪存真”

9月16号,食品圈出了件大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第1号修改单正式生效。

简单说,以后咱们喝的常温纯牛奶,必须100%用生牛乳做原料,不能加复原乳了。

这事儿看着是条新规,背后可藏着中国乳业20年的升级史呢。

复原乳:从救急到“过时”的逆袭路

说复原乳这东西,搁20年前那可是“香饽饽”,旺仔牛奶、AD钙奶这些童年回忆,配料表上写的全是全脂乳粉。

它咋来的?就是把牛奶先浓缩成粉,喝的时候再兑水还原。

听着像冲奶粉,但工业化生产得经过两次加热处理,营养多少有点损耗。

中国农村杂志社早有研究:复原乳加工时,免疫球蛋白、活性酶这些“娇气”的营养成分容易流失,美国农业部也发现,它的维生素B、C含量比生鲜乳低不少。

但90年代那会儿,咱们奶源少、冷链物流也跟不上,复原乳耐储存、运输方便,实实在在解决了“喝上奶”的问题。

就说娃哈哈AD钙奶,1996年刚出来时,多少农村孩子靠它补维生素和钙,价格还亲民。

可时代变了,2005年,咱们就要求复原乳产品标注比例,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喊出“完善液态奶标准”。

到今年3月新规发布,给了企业6个月过渡期,9月正式灭菌乳里不准用复原乳了。

欧美澳这些发达国家早这么干了,只有奶源不够或者遇天灾时,复原乳才用于应急。

喝好奶时代:新规逼出乳业“品质战”

现在咱们喝牛奶,早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好不好”。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喝300-500克乳制品,可六成国人没达标。

2022年咱人均乳制品消费量42公斤,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跟欧美比差着七倍呢。

但消费趋势变了,“零添加”“纯天然”成了新宠,就像无糖茶饮突然火起来一样,高端牛奶也卖得越来越俏。

新规一落地,影响可不小,供给端看,2024年我国牛奶产量4079万吨,比2000年翻了近四倍,可相比印度的2.4亿吨、美国的1.04亿吨,还有增长空间。

前几年原奶供应过剩,价格一直跌,现在新规淘汰了靠进口奶粉压成本的小企业,原奶价格有望企稳。

消费端更直接,灭菌乳也就是常温奶,是咱们喝得最多的品类,伊利金典、蒙牛特仑苏都属于这类。

以前买奶得仔细看配料表,现在不用了,只要是灭菌乳,就是100%生牛乳,相当于给消费者吃了颗“定心丸”。

这波操作跟国际标准接轨,也正对上了大家追求健康的心思。

乳业洗牌:大厂靠奶源“躺赢”,小厂咋突围?

新规一实施,乳业的“淘汰赛”就开始了,以前靠复原乳压成本的中小乳企麻烦了,要么找优质牧场重新建供应链,要么转行做调制乳、乳饮料,不然就得被淘汰。

进口的复原乳灭菌乳也被“封死”了通道,可这对头部乳企来说,反而是好事。

奶源是乳企的生命线,伊利自有牧场占比40%,旗下优然牧业供应全国近10%的原奶,还收购了赛科星、恒天然的牧场。

蒙牛的特仑苏、伊利的金典,都做成了200-300亿的大单品。

中小企业就难了,自建牧场得砸大钱,有机牧场认证就得3年。

不过新规没完全禁止复原乳,酸奶、乳饮料还能用,但很多大厂已经开始“弃用”了。

现在不少品牌推无糖酸奶,配料只有生牛乳和乳酸菌,用代糖代替甜味剂。

照这趋势,复原乳退出主流市场,怕是迟早的事。

说到底,这次新规不只是个标准调整,更是中国乳业从“拼规模”到“拼品质”的转折点。

现在咱们规模化牧场的生鲜乳,菌落总数、乳蛋白含量这些指标,比欧盟标准还高,连续17年抽检合格率100%。

复原乳完成了历史使命,该“光荣退休”了,以后咱们喝的纯牛奶,只会越来越纯、越来越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财经   去伪存真   中国   牧场   牛乳   牛奶   钙奶   奶源   生鲜   乳制品   美国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