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看出差距,陈芋汐的话有人信了

跳水界有着这样一句话:全红婵和陈芋汐就是10米跳台的双保险,只要她俩正常发挥,金牌就一定是中国的。

曾经,大家对这句话深信不疑,但如今,更多人表示:全红婵掉队了!

昔日凭借着出神入化的“水花消失术”,被称为掌管跳水的神的全红婵,自打迈入18岁这个门槛之后,状态是肉眼可见的下滑。

先是一场接一场退赛,又经过了183天的休整,终于复出站上全运会赛场之后,本以为婵宝能王者归来,现实却偏不让她如愿。

她前脚拿下团体金牌,后脚央视对她的称呼就变了,虽然只有两个字,但背后却蕴含着深意。

而婵宝的这次全运会之旅,对她来说充满了遗憾,同时也印证了陈芋汐多年前的一句话!

归来拿金牌,央视称呼变了

等了 183 天,全红婵终于从伤病休整中站回全运会赛场。

所有人都盼着这位东京奥运的 “水花消失术” 大师王者归来,她也确实没让人失望——和搭档王伟莹拿下团体赛金牌,关键一跳的完美入水让现场掌声差点掀翻屋顶。

赛后她在社交平台敲出 “我真棒” 三个字,透着股藏不住的开心。

可这份喜悦没持续多久,骂声就跟潮水似的涌过来。

有人盯着她的身材挑刺:“怎么胖成这样?水花技术怕是废了”;更有人阴阳怪气:“不敢报单人项目,分明是怕输!”

要不说,这届网友的要求真是比教练还严。

就在恶评越传越难听的时候,央视体育对全红婵的称呼也彻底变了。

11 月 3 日,他们转发全红婵的动态,称呼从以前一口一个的 “小红娃”,换成了实打实的 “红姨”,配文里写着:“赛场上是精准跳台的全红婵,赛场下是会哄娃的‘红姨’,小姑娘长大了,照顾小朋友很有一套!”

这俩字的转变可不是随便改的,全是镜头里藏不住的细节。

比赛当天,师兄谢思埸要参加男团比赛,把孩子全权交给全红婵照顾, 只见婵宝小心翼翼抱着宝宝,一手托着腰,一手护着后脑勺,怕娃热还拿证件卡轻轻扇风,作熟练得像个 “专业月嫂”。

要知道四年前全运会,她还是个比赛失误就哭鼻子的小不点,是谢思埸递衣服擦泪、背着她接受采访的。如今当年被呵护的 “小红”,居然成了能帮师兄分担的 “红姨”,这养成系的转变比金牌还戳人。

央视特意把这些画面记下来,不光是夸她会照顾人,更藏着份暖心的鼓励:婵宝已经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小大人了,别被那些无关紧要的恶评搅了心。

而这时候大家也猛然想起来,其实这话陈芋汐早就说过了。

陈芋汐的话应验了

全红婵和陈芋汐这对“跳水双子星”,赛场上是拼得不相上下的对手,私下里却有着旁人不懂的默契。

早在2024年央视专访里,陈芋汐就掏心窝子说:“别看全红婵比我小,可她总像个姐姐似的鼓励我。”

当时还有人觉得是场面话,现在看全是大实话。

陈芋汐在熬发育关那阵子,状态差到怀疑自己,是全红婵拉着她的手说:“咱们俩都得顶住,不然金牌就被别人抢走了”,硬生生把她从低谷里拉了回来。

训练时,陈芋汐蹬地总不够高,全红婵就放慢自己的节奏陪着她练,还凑到跟前帮她纠正动作细节;巴黎奥运会单人赛,陈芋汐拿了银牌有点失落,全红婵立马凑过去抱了抱她:“你真的很棒,别难过”。

这些细碎的关心,比任何大道理都管用。

不光是懂她的温暖,陈芋汐早看透了全红婵的实力和韧劲。

她之前就坦言:“全红婵是我迈不过的大山,但也是我的动力。”这话一点不假,既要承认全红婵14岁就拿奥运满分的天赋,更要佩服她扛过伤病和发育关的狠劲。

以前大家只当是对手间的认可,现在才懂,陈芋汐早看出这个“小红娃”,迟早会从需要照顾的妹妹,长成让人信赖的好伙伴。

长大了也应被温柔以待

而婵宝走到今天,这一路真的很不容易,自从进入发育期,就没少受恶评磋磨。

东京奥运会时她还是1米43的小不点,如今蹿到了1米58,体重从38公斤涨到48公斤——这明明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变化,却被人骂“发福”“不配跳水”。

没人知道她为了控制体重有多拼:训练馆的体重秤一天要踩八遍,差一点都要调整;每餐食物都由教练精确到克,主食、蛋白、蔬菜定量供应,还每天天不亮就去跑圈,训练更是一刻也没松懈。


教练都说,她身上贴满了肌贴,脚踝、腰、手腕到处都是,训练完揭下来皮肤都泛红,每次上场前还得反复冰敷,这些疼观众根本看不到。

退赛养伤更成了被攻击的理由。今年5月脚踝旧伤复发,她临上场前紧急退赛;7月缺席世锦赛,网上就传起“退役”“偷懒”的谣言。


这次全运会放弃单人赛,明明是教练组怕密集赛程加重她的伤,特意选了擅长的向前动作,避开不稳定的207C,结果又被扣上“怂了”“怕输”的帽子。

奥运冠军高敏都看不过去了,站出来说:“她对自己有多苛刻,没人比我们这些过来人清楚。”


是啊,14岁就背着重担拿奥运金牌,为了给妈妈治病拼命训练;现在17岁,扛着伤病和发育关重返赛场,拿了金牌还要被恶语相向,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们总喊着“支持运动员”,可真到关键时刻,却把放大镜对准他们的身材和选择。

全红婵不是神,她只是个刚成年的姑娘,会受伤、会长大、会为了身体放弃比赛。

央视那声“红姨”,不仅是认可她的成长,更是在提醒我们:当年的“小红娃”长大了,但她依然需要温柔对待。

参考信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3

标签:体育   央视   差距   全运会   金牌   赛场   跳水   水花   伤病   跳台   东京   小不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