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突然趔趄、起身时没站稳…… 对年轻人来说,跌倒是件“拍一拍就起来”的小事,但对长辈们而言,可能藏着致命风险。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每年有30余万人死于跌倒,其中一半是60岁以上老年人;在我国,跌倒已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且年龄越大,因跌倒而伤亡的风险越高。而这背后,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关键诱因就是:平衡力下降。
不止防跌倒!
平衡力是“健康晴雨表”
很多人以为“平衡力好不好,顶多影响会不会摔跤”,但近年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平衡力是衡量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甚至能反映心脑血管系统的潜在问题。
比如:
●平衡能力差的人,心脏病风险、中风风险都远超于同龄人;
●认知衰退(比如记忆力变差、反应变慢)的风险也会更高。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2023年修订)》里也包含了对平衡力的测试。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2023年修订)》 图源:国家体育总局官网
那么我们如何衡量平衡能力呢?想知道家里长辈(或自己)的平衡能力怎么样?这里推荐一个动作可以在家就能自测平衡——闭眼单脚站。
具体方法:
双脚站在平整地面,双臂自然打开,闭上眼睛,抬起一只脚(离地约10厘米),看能坚持多久。
●普通人应能保持10秒以上;
●有研究显示,闭眼单脚站立每减少1秒,相当于身体“老化”0.7年。
提醒:如果长辈刚开始练站不稳,不用急,先从“睁眼单脚站”开始,慢慢过渡到闭眼,安全第一。
提高平衡力=延寿!
每天5分钟抵走路1小时
平衡力依赖内耳的前庭系统、视觉系统、皮肤和肌肉等躯体感觉系统的精密协作。
《英国医学杂志(BMJ)》上一项为期12年的研究发现了平衡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不能单腿保持平衡10秒的中老年人,在10年内死亡的可能性几乎是能够保持平衡者的两倍。
若平衡力变差是由身体机能衰退引起的,可通过以下运动进行改善:
1.单腿站立
双脚打开站立在平整地面上,双臂自然向两侧平展。前期可不闭眼,后期慢慢改为闭眼;一只脚离地10厘米左右,保持10~15秒后换另一只脚。左右脚做完为1组,每天练习5~10组。
若难以保持平衡,可手扶墙壁或椅子,每天练习2~3组。
2.原地高抬腿
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抬高一侧膝盖,保持1秒后换边练习。锻炼时不要屏气,可根据身体状况逐渐增加抬腿停留时长。
3.双脚一字走
双脚并拢站立,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一脚向前迈出,脚跟与另一脚脚尖呈一条直线,双脚交替向前沿直线行走。如不能保持平衡,可抓住家人的手练习。
图源:AI生成
4.转圈练习
可原地转圈后静止站立半分钟,再反向转圈。转圈速度可从慢到快,圈数从1圈开始逐渐增加,眼睛也可从睁开到闭上,逐步提升难度。
5.核心稳定性与下肢肌力训练
除上述专门训练外,日常还需加强核心稳定性和下肢肌力训练。对老年人来说,太极拳、广场舞、瑜伽都是锻炼平衡能力的不错选择。
6.靠墙静蹲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背靠墙缓慢下蹲,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尽可能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保持静止不动,感受膝盖周围肌肉用力,静蹲20秒后缓慢站起。5~10次为1组,每天练习1~2组。老年人练习时可在身前放一把椅子,下蹲时双手轻轻扶住椅背。
平衡力和肌肉一样,“用进废退”——50岁后开始练,比70岁再补救容易得多。
如果家里有长辈,不妨今天就陪他测测 “闭眼单脚站”,再跟着练1组动作;觉得有用的话,也别忘了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让更多人知道:练对平衡,就是在给健康“上保险”,更是在为长寿“攒资本”~
来源:内容综合自健康中国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