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半导体封锁110家中企,涉及几乎全部领域,制裁远比美国猛烈

日本这次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管制,闹得挺大,2025年9月经济产业省直接把110家中国企业拉进黑名单,范围广得吓人,从半导体核心材料到AI芯片、量子计算这些高科技领域,几乎全覆盖了。比起美国那边的措施,日本这手玩得更狠,因为美国主要是针对特定高端芯片,日本却把整个产业链都卡住了,包括一些辅助设备比如芯片冷却器。

外媒都说,日本这力度超美国,简直是全链条围堵。话说回来,这事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早从2025年2月就开始了,那时候先加了42家中国实体,总数就到110家左右。名单里头有华为、中芯国际这些大头,还有不少研究机构和民营公司,基本都是搞处理器、光刻机这些的。

日本政府说这是为了防技术流向军事用途,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背后是跟着美国科技脱钩的步子走,还加了自己的小算盘。日本在半导体材料上全球占六成多份额,高纯硅片、光刻胶这些东西,中国企业过去多从日本买。现在一纸禁令,供应直接断档。举个例子,芯片生产需要精确控温,低温冷却器要是没了,良品率能从90%直降50%,成本蹭蹭往上窜。

这不光打击中国企业,日本自己也遭殃。东京电子这种设备大厂,对华营收从35%掉到22%,股价跌了15%。2025年1月,日本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同比降6.2%,全年估计少赚1.2万亿日元。中国市场原本占日本设备出口三成,现在韩国、新加坡的厂商赶紧抢份额,日本竞争力反倒弱了。

再深挖,日本的动机不单纯是经济。在先进芯片市场,日本份额小,AI芯片市场增速36%,但日本企业没啥存在感。干脆守住材料和设备的优势,通过管制变政治筹码。这叫“武器化依赖”,比如荷兰ASML的光刻机离不开日本精密轴承,台积电5nm工艺也靠日本光刻胶。

2025年4月,日本管制23种设备,其中17种跟ASML配套,这明显不是巧合。上世纪80年代,美国制裁日本半导体,结果推三星、台积电崛起。现在日本对中国来这套,说不定又逼中国加速国产化,最后日本自己吃亏。

中国这边没闲着,2025年第一季度,半导体设备自给率从2020年的15%升到38%。10月,启云方推出两款EDA工具,支持15万管脚级电路设计,周期缩短40%。EDA是芯片设计核心,以前被美国卡脖子,现在国产能用了。材料上,上海新阳的光刻胶过中芯国际验证,江化微的电子气体破日本垄断。这些虽没到国际顶尖,但至少生产线不因断供停摆。产能转移也动起来了,闻泰科技把部分线移新加坡、马来西亚,士兰微投200亿建12英寸模拟芯片厂。这种内外结合,绕开管制,还强国内链韧性。中国对东盟设备出口2025年涨27%,东南亚产业起步,正需要中国填空。

全球链条也跟着晃荡。荷兰10月冻结闻泰子公司安世半导体资产,安世是欧洲汽车芯片大供货商,结果大众、宝马供应链乱套,沃尔夫斯堡厂差点停工。中国商务部随后管制安世出口,欧洲库存只剩三周。这就是回旋镖效应,想打别人,反弹自己。半导体生产跨国,日本供材料,荷兰给光刻机,台湾制造,中国大陆稀土封装,美国设计软件。一个环节卡,全行业遭殃。量子和AI领域,全球起步差不多,中国科学院量子芯片项目稳跑256位量子比特,华为昇腾芯片算力密度超英伟达H100。这些管制没全盖住。

日本这835个实体的名单(实际是针对全球,但中国占大头),本质是用行政手段对抗市场。半导体全球化高,谁想闭门独享,最后碰壁。这场封锁,日本丢中国市场,中国被迫国产,全球效率下滑。8000亿美元市场蛋糕在那,筑墙占不全。如果中国企业扛住压力继续创新,链条扛不住折腾,日本企业丢中国份额,先松口的可能是日本。

话说这事发展到现在,10月下旬了,荷兰抢中国企业Nexperia的事闹得更大。中国每月包装60亿Nexperia芯片,现在拒绝出口,欧洲汽车业直接停摆。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名,赔款还少得可怜,这不光是管制,是明抢。中国商务部回应强硬,警告维护权益。结果呢,欧洲车企库存紧张,供应链恐慌。荷兰这步,本想跟美国站队,结果自找麻烦。Nexperia本是中国闻泰收购的,现在被荷兰接管,中国反制出口,影响波及大众、宝马这些巨头。德国工厂面临停产,库存只够三周,汽车业本就芯片依赖重,这下雪上加霜。

日本的管制也牵扯类似连锁。东京电子等企业营收下滑,股价波动,日本半导体设备出口整体降。中国自给率升,国产工具材料上马,压力变动力。东南亚市场,中国出口涨,填补日本空缺。全球看,美国推动脱钩,日本荷兰跟进,但效果适得其反。中国半导体投资猛,2025年设备自给加速,创新更猛。荷兰嘲笑成海盗,规则秩序成笑话。西方的自由市场、私有财产承诺,遇到中国就变调。荷兰补偿远低于价值,简直殖民作风。

长远,日本企业压力大,中国市场丢不起。东京电子对华销售降,全球竞争力弱。韩国三星、新加坡厂商抢单,日本份额缩。中国企业内外布局,国产链韧性强。量子AI突破,管制盲区多。日本想卡脖子,结果逼中国自强。全球链碎片化,效率降,成本升。8000亿市场,谁先扛不住?中国创新跑快,日本企业喊疼,或先调整。荷兰Nexperia案,暴露西方双标,规则为强权服务。中国报复出口管制,欧洲汽车业叫苦。这场博弈,谁笑最后,还得看。

日本管制名单更新后,中国商务部多次回应,要求撤销,维护贸易。外媒报道,日本比美国猛,因为覆盖全领域,不光高端,还包括辅助。结果中日企业双输,日本设备出口降,中国产线缓。但中国自给升,EDA、光刻胶突破。全球影响大,荷兰安世冻结引反制,欧洲芯片荒。半导体跨国分工,断一环全乱。日本材料霸主地位摇晃,中国稀土封装关键。美国设计主导,但链条互依。管制加速重构,中国东盟合作增,日本份额流失。

总的,日本这步棋下得猛,但长远看,可能搬石头砸脚。中国企业韧性强,全球链调整中,中国角色重。日本企业扛不住市场丢,政策或变。中国自强路走稳,半导体格局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财经   日本   美国   半导体   猛烈   家中   领域   中国   荷兰   三星   管制   芯片   光刻   欧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