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热闹得像过年,但不少人直呼“花钱找罪受”。提前俩月订的酒店说涨价就涨价,热门景区排队排到怀疑人生,飞机票价格像坐过山车,景区里吃碗面比上班还累——这些槽点几乎承包了整个假期的热搜。
资料图片,侵权联系删除
让人窝火的要数酒店毁约,有网友吐槽,明明提前俩月订好了贵阳的酒店,临到入住前一天突然被通知“系统出错”,原价300块的房间直接涨到1600块。平台倒是帮忙换了同档次的酒店,但差价得自己补。更气人的是,有些商家玩起了“假装修升级”的套路,把客人忽悠走后转头高价二次销售。有律师说这属于违约,但维权成本太高,大多数人只能自认倒霉。
资料图片,侵权联系删除
景区里更是“人从众”,像泰山凌晨三点就有人开始爬山,九寨沟、黄山这些5A景区直接限流,没预约的根本进不去。进去之后更糟心:观光车排队两小时,厕所排到腿软,想吃口热乎饭得做好心理准备——景区餐馆的面条敢卖50块,特产包装比内容物还贵。有网友在洛阳老君山吐槽:“爬了三小时山,就为了看一眼被挤得水泄不通的观景台,值吗?”
资料图片,侵权联系删除
机票价格也玩起了心理战,节前一周北京飞三亚的经济舱才500块,五一当天直接飙到4500块,临时退改还要扣几百块手续费。更绝的是某些航司的“末日算法”,搜索量一激增,价格秒变三倍。不过也有聪明人找到对策:要么请假拼出11天长假错峰出行,要么专挑凌晨的红眼航班,虽然累点但能省下一半钱。
资料图片,侵权联系删除
要说最扎心的还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有人提前查好攻略想打卡网红景点,结果到了发现景区关门限流;有人被“免费拍照”吸引,最后发现要额外收费;还有人被暴雨浇成落汤鸡,精心准备的行程全泡汤。更现实的是,哪怕躲过了人挤人,也可能败给景区里的“隐形刺客”——比如西安某景区的“汉服体验”套餐,拍照5分钟收费298,衣服上全是线头。
资料图片,侵权联系删除
不过也有不少有经验的网友开始“反向操作”,有人跑去贵州荔波看瀑布,有人到辽宁本溪的冷门村落拍大片,还有人干脆宅家当“家乡推荐官”。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县域旅游订单涨了近两成,乡村游更是暴增40%。看来大家终于醒悟:与其在网红景点当“人肉背景板”,不如去小众地方当“头号玩家”。
资料图片,侵权联系删除
说到底,旅游变“韭菜收割”的根源还是供需失衡,热门景区承载力跟不上暴增的游客,商家一看有利可图就坐地起价,平台监管又跟不上。要改变这种状况,光靠消费者自己擦亮眼远远不够。就像有专家说的:“景区不能光想着靠涨价赚钱,把服务做好、把体验提上去才是长久之计。”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谁不想开开心心过个假呢?
这个五一各位出游了吗?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