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凌晨街头产子赤脚抱婴儿,目击者:“脐带都没剪,天气很冷,产妇痛得动不了还怀抱婴儿,妈妈太伟大了”

2025 年 9 月 22 日凌晨,湖南衡东县的秋夜已带着刺骨寒意,县城主干道旁的非机动车道上,一场突发的街头产子事件打破了夜的宁静。一名产妇在赶往医院途中意外分娩,赤着双脚蹲在冰冷水泥地上,用虚弱却坚定的双臂护住未剪脐带的新生儿。危急时刻,多位素不相识的市民自发伸出援手,在寒夜里筑起一道温暖的守护墙,最终产妇与新生儿均得到妥善照料,身体状况稳定。这场惊心动魄又满含温情的救援,不仅展现了母爱的伟大,更让人们看到陌生人之间守望相助的力量。

寒夜突发意外:产妇街头紧急分娩,夫妇手足无措

9 月 22 日凌晨 2 点,衡东县的街道上已难寻行人踪迹,只有每隔数十米的路灯,在漆黑的夜色中投射出微弱的光晕,秋风吹过树梢,发出轻微的呜咽声,更添几分寒意。此时,一辆白色面包车沿着县城主干道缓缓行驶,车内的产妇罗某双手紧紧按着腹部,眉头拧成一团,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她来自南岳乡下,当晚突然感到腹部传来一阵阵剧烈阵痛,凭借过往的知识,她意识到自己即将临盆。

丈夫何先生坐在驾驶座上,双眼紧盯着前方路面,脚下不时轻轻踩着油门,又担心车速过快让妻子不适,只能在焦急中保持着平稳行驶。“出门的时候她还能靠在座椅上深呼吸,我想着再开 20 多分钟就能到县医院,没想到刚过 halfway,她就突然喊疼得受不了。” 何先生事后回忆时,声音仍带着几分后怕,他清晰记得妻子当时咬着嘴唇,声音颤抖地说 “孩子好像要出来了”,那一刻,他的大脑一片空白,只能立刻打方向盘,将车紧急停靠在路边的非机动车道上。

车刚停稳,罗某便挣扎着推开车门,何先生连忙下车搀扶,可妻子的身体已经不受控制,双腿一软便蹲坐在冰冷的水泥地上。何先生想要将她扶起,却被妻子挥手制止 —— 剧烈的疼痛让她无法站立,只能保持着蹲坐的姿势,双手紧紧护着腹部。短短几分钟后,伴随着一声微弱的婴儿啼哭,一个浑身赤裸的小生命便降生在街头。

看着地上蜷缩的妻子和啼哭的婴儿,何先生彻底慌了神。他的双手不受控制地颤抖,想要拿出手机拨打急救电话,手指却几次滑过屏幕都没能准确按到拨号键。坐在副驾驶的姐姐何女士也急忙下车,看着眼前的场景,眼圈瞬间红了,却也想不出任何办法。“我弟当时整个人都懵了,说话都带着颤音,” 何女士说,情急之下,她只能让弟弟留在原地照看产妇和孩子,自己则朝着县医院的方向狂奔。夜色中,她穿着单薄的外套,一边跑一边挥舞着手臂,试图拦下过往车辆求助,冷风灌进衣领,却丝毫感觉不到寒意,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一点,再快一点,一定要找到医生。”

此时的罗某,正经历着生理与环境的双重考验。她赤着双脚,脚踝处沾着路边的泥土和碎石,粗糙的水泥地透过薄薄的裤子,将寒意传递到全身。单薄的外套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背上,额前的碎发黏在苍白的脸颊上,嘴唇因用力和寒冷呈现出淡淡的紫色。身体因疼痛和虚弱不停颤抖,每一次颤抖都让她忍不住闷哼一声,但她的双臂却始终保持着弯曲的姿势,将新生儿紧紧抱在怀中,仿佛要用自己的体温为孩子驱散寒意,用身体为孩子抵挡深夜的寒风。偶尔有车辆驶过,车灯短暂照亮她的脸庞,能看到她眼中虽含着泪水,却有着不容动摇的坚定 —— 保护孩子,成为她此刻唯一的信念。

陌生人暖心救援:寒夜凝聚力量,守护母子安全

就在何女士狂奔求助的同时,家住附近小区的董女士刚结束夜班,骑着电动车沿着主干道往家走。她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双手揣在口袋里,仍能感觉到寒风从袖口钻进。经过事发路段时,她远远看到路边停着一辆面包车,车旁似乎围着人,起初以为是车辆故障,直到靠近后,才看清蹲在地上的产妇和她怀中的婴儿。

“当时我的心一下子就揪紧了,” 董女士立刻捏紧刹车,将电动车停在路边,快步走上前。她注意到新生儿浑身赤裸,小小的身体因寒冷微微蜷缩,脐带还连接着母体,而产妇赤着双脚,身体不停颤抖,却始终没有松开抱孩子的手。没有丝毫犹豫,董女士拉开电动车后备箱,取出自己备用的厚外套 —— 那是她特意为夜班准备的,材质厚实保暖。她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将外套轻轻盖在新生儿身上,尽量避免碰到脐带,同时用柔和的语气询问产妇:“你还好吗?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罗某只是虚弱地摇了摇头,嘴唇动了动,却只能发出断断续续的声音,“疼…… 孩子……”。董女士这才发现,产妇的双手因为长时间用力抱着婴儿,指节已经泛白,即便身体痛得几乎无法动弹,手臂的力量却丝毫没有减弱。“那一刻,我真的被震撼到了,” 董女士事后说,自己也是一位母亲,更能体会到那种在绝境中护子的本能,“就算自己已经到了极限,心里想的还是孩子,这就是妈妈的伟大吧。”

董女士的停留,吸引了第一位路过的市民 —— 开杂货店的张先生。他刚关店回家,骑着三轮车路过时,看到路边围了几个人,便好奇地停下查看。当看到蹲在地上的产妇和盖着外套的婴儿时,他立刻调转车头,朝着自己的杂货店方向飞奔。“我店里有干净的毛巾和薄被,想着能给孩子和产妇用得上。” 张先生一路小跑,只用了不到 3 分钟就返回现场,手里抱着一条崭新的白色毛巾和一床叠得整齐的薄被。他将毛巾递给董女士,让她帮忙给产妇擦去额头的汗水,又轻轻将薄被盖在产妇身上,“夜里风大,多盖点能暖和些”。

住在附近小区的李阿姨,因家中老人起夜需要照顾,刚从家里出来准备去药店买些常用药,路过时也加入了救援队伍。她看到产妇脸色苍白,便立刻转身回家,从厨房里端来一杯温热的红糖水。“产妇刚生完孩子,身体虚,喝点红糖水能补补力气,还能暖暖身子。” 李阿姨小心翼翼地蹲在罗某身边,用手托着她的后背,让她稍微靠坐得舒服些,然后将杯子凑到她嘴边,一点点喂她喝下。红糖水的温热顺着喉咙滑下,罗某的身体似乎稍微放松了一些,眼神里也多了几分光亮。

越来越多的市民被吸引过来,有下班回家的年轻人,有晨练早起的老人,大家没有喧哗,而是自发地在产妇周围围成一个半圆形的圈。身材高大的男士站在外侧,用身体挡住呼啸的寒风;几位女士则蹲在产妇身边,轻声安抚她的情绪,“别担心,医生很快就来了”“你已经很勇敢了,再坚持一下”;还有人拿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功能,为现场提供明亮的照明,方便后续可能到来的医护人员操作。

虽然彼此都叫不出对方的名字,甚至连一句完整的交流都没有,但每个人的动作都充满默契。有人注意到罗某的脚一直踩在水泥地上,便从电动车上取下脚垫,轻轻铺在她的脚下;有人担心婴儿受凉,将自己的围巾解下来,小心地裹在婴儿身上;还有人主动联系何先生,询问产妇的基本情况,以便后续告知医生。寒夜的冷风吹在每个人身上,却没有人选择离开,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对素不相识的母子。

医护人员赶到:紧急处理转运,母子平安入院

大约 15 分钟后,远处传来救护车的鸣笛声,由远及近,刺破了夜的宁静。何女士带着县医院的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她的头发凌乱,脸上满是汗水,看到围在产妇身边的市民,眼泪瞬间流了下来,嘴里不停说着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急救人员立刻展开行动,两名护士推着急救推车快步上前,医生则蹲在产妇身边,快速检查她的身体状况。“产妇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有轻微体力透支,” 医生一边说着,一边让护士打开急救箱,取出无菌剪刀和纱布,准备为新生儿剪断脐带。另一名护士则拿出干净的婴儿包裹布,轻轻掀开盖在新生儿身上的外套和围巾,动作轻柔地为婴儿清洁身体,同时观察他的呼吸和肤色。

“婴儿呼吸平稳,哭声有力,生命体征正常,” 护士的话音刚落,现场的市民们都悄悄松了口气,有人甚至小声欢呼了一句。医生小心翼翼地用无菌剪刀剪断脐带,再用纱布进行包扎,整个过程动作娴熟且轻柔,生怕弄疼新生儿。随后,护士将新生儿包裹在干净的婴儿布中,抱在怀里,另一名护士则协助产妇慢慢站起身,扶着她坐上急救推车。

何先生紧紧跟在推车旁,双手不时轻轻握住妻子的手,眼神里满是心疼与感激。罗某躺在推车上,看着围在周围的市民,用尽力气抬起手,朝着大家挥了挥,嘴里发出微弱却清晰的 “谢谢”。董女士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好好养身体,孩子会很健康的”。其他市民也纷纷让开道路,目送急救推车被推上救护车,直到车门关闭,救护车鸣着笛驶向医院,大家才渐渐散去。

“看着救护车走了,心里那块石头才算落地,” 董女士骑上电动车,此时才感觉到双手有些僵硬,“虽然折腾了半个多小时,冻得手脚冰凉,但一想到母子平安,就觉得特别值。” 开杂货店的张先生也笑着说,回家的路上脚步都轻快了不少,“能帮上忙,比赚多少钱都开心”。

后续照料:医院社区齐关怀,家庭重拾希望

凌晨 3 点左右,救护车抵达衡东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立刻将罗某和新生儿送往妇产科病房。妇产科早已做好准备,护士长带着两名护士在病房外等候,推车上铺着干净的床单,旁边的保温箱里放着婴儿所需的奶粉、尿布和衣物。

经过详细检查,新生儿体重 3.2 公斤,心率、呼吸、体温等各项指标均正常,医护人员为他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清洁和护理,穿上柔软的婴儿服,然后将他放在保温箱中,让他能在适宜的温度下休息。罗某则因分娩时体力消耗过大,且长时间蹲坐导致腿部轻微麻木,需要住院观察 3-5 天。医生为她进行了伤口处理,又安排护士为她输注营养液,补充体力,并叮嘱何先生要多陪伴在旁,帮助妻子调整情绪。

何先生在病房外的走廊里来回踱步,直到医生告诉他母子平安的消息,才靠在墙上缓缓坐下,双手捂住脸,肩膀微微颤抖。“从妻子街头分娩到现在,我脑子一直都是懵的,直到听到医生说没事,才敢相信这一切都过去了,” 他说,最感谢的就是那些在街头帮忙的好心人,“如果不是他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撑过来。” 他已经通过董女士当时留下的联系方式,一一向当天提供帮助的市民表达了感谢,“等妻子和孩子出院,我一定要带着他们,挨家挨户上门再道一次谢,这份恩情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

医院考虑到罗某一家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主动为他们减免了部分医疗费用,还免费提供了新生儿所需的奶粉、尿布和婴儿衣物。“产妇在街头生产非常不容易,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为他们减轻负担,让他们能安心休养,” 妇产科护士长说,每天都会安排护士定时查看母婴的情况,指导罗某正确的哺乳姿势,还会给何先生讲解新生儿护理的注意事项。

当地社区得知此事后,也第一时间联系了何先生。社区工作人员带着牛奶、鸡蛋等营养品来到医院探望,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后续需求。“如果出院后有生活上的困难,比如需要帮忙采购物资,或者有其他需求,随时跟我们说,”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社区会持续关注他们的情况,“我们已经登记了他们的信息,后续会协调志愿者,为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育儿   婴儿   脐带   目击者   产妇   赤脚   怀抱   街头   天气   女子   妈妈   新生儿   女士   身体   孩子   护士   衡东县   妻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