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劝告:天热宁可打麻将,也别做5件事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一位58岁的退休企业干部在医院里叹气,说自己宁可天天坐在麻将桌旁,也不愿像那天一样出门跑事。那天烈日当头,他在外面忙活了大半天,回到家没多久,就突然感觉天旋地转。

很多人觉得天热窝在家里打麻将是浪费时间,其实对一些中老年人来说,这可能反而比长时间暴晒、拼体力活更安全。

麻将当然算不上健康运动,可起码人在室内,温度相对稳定,不会像在高温环境里那样让身体一下子陷入极端状态。

倒是有些看似平常的小习惯,在夏天却暗藏杀机,让血管一步步走向崩溃。脑梗这种事,不会凭空发生,都是长时间的积累,加上某个刺激才突然爆发。

第一件容易中招的,就是高温天还去做重体力活。

很多人习惯早晨或者中午去菜地、工地、院子里忙活,觉得动一动没什么事。

可在气温高的时候,人体出汗速度快,血液水分大量丢失,血液变得黏稠,流速也慢了。对有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的人来说,这就是危险信号。

血液一黏,血栓形成风险就大,一旦卡在脑部血管里,后果可能就是脑梗。临床上不乏这样的病例,天气热、出汗多,但水没补够,结果发生了意外。

有些人觉得自己身体硬朗,就不在乎,可高温对循环系统的冲击,不是意志力能抵消的。尤其是那些已经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在烈日下干活,比坐在麻将桌前的风险高太多。

第二件危险的,是空调直吹造成的温差冲击。

有些人白天在户外晒得满身是汗,回到家立刻对着空调或者风扇猛吹,觉得凉快。但温度的骤变会让血管发生快速收缩。血压忽高忽低,对血管壁就是一种刺激。

特别是脑部血管,本来就细,加上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旦受刺激,斑块表面破裂,就可能引发血栓。

这种情况比大家想象的要普遍,很多人是晚上回家后觉得凉快舒服,第二天一早就出事。对中老年人来说,保持室内温度平稳才是关键,而不是追求一时的凉快。

第三个问题,是情绪激动引发的血压飙升。

别以为打麻将才容易急火攻心,其实生活里太多场景都能让人上火,比如吵架、争执、遇到烦心事。

有些人性子急,一着急血压就飙上去。高血压状态下,脑部小血管承受的压力增加,血流冲击斑块,就像水冲砂石,极容易把斑块冲裂。

斑块一旦脱落,就会在血管里游走,一旦堵住脑部细小血管,脑梗立刻发生。

夏天气温高,本就容易让交感神经兴奋,血压波动比平时大,这时再加上情绪的推波助澜,就是双重打击。

第四件让血管受不了的,是饮食过于油腻和高盐。

夏天不少人喜欢吃烧烤、火锅、重口味的小菜,甚至觉得多喝酒能出汗解暑。但油腻的食物会加重血脂水平,盐多了会升高血压,二者叠加就是血管的催命符。

血液里的脂质多了,会加速动脉硬化,血管壁变窄变脆,承受不了大幅度的血压波动。脑梗的根源之一就是血管变窄,而这在饮食不健康的人群里出现得更早、更频繁。

第五个危险习惯,是长期忽视体检、不了解自己的血管状况。

很多人从不测血压、不查血脂,觉得没症状就没问题。可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些隐患,在没引起症状之前,就已经在默默损伤血管。

到了夏天,这些隐患就像埋在地里的炸药,一遇到高温、脱水、情绪波动等诱因,就可能引爆。有些人甚至在发病前几个小时还在干活、跑业务,毫无察觉。

定期体检不仅是为了看报告,而是为了在症状出现前,提前发现危险因素,把它们控制在安全范围。

综合来看,天热时与其在烈日下忙活、频繁让身体经历高温和低温的反复冲击,不如选择一个相对温和的活动环境。

打麻将当然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对某些中老年人来说,比起暴晒、重体力劳动、频繁情绪激动,它反而可能是一种“更安全”的消遣。只是麻将桌前的安全感,不代表可以忽略饮食控制、体检和适度运动。

那问题来了,夏天为了防脑梗,到底该怎么做更稳妥?

保持身体水分充足,避免高温下长时间活动,别让温差刺激血管,控制情绪,饮食清淡,定期了解血管和血压情况。

在极端天气里,学会避开那些高危的日常习惯,比盲目拼体力更重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脑梗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4

标签:养生   劝告   麻将   医生   血管   血压   脑部   高温   情绪   夏天   身体   动脉硬化   高血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