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26 新增头部跟踪功能,可用吐舌、微笑等动作实现截屏、调节音量,体验效果如何?近日,iOS26正式版上线后,不少用户更新系统时发现了一个有趣功能 —— 头部跟踪。该功能为iOS26新增技术,能够通过前置摄像头识别用户的面部动作(如抬眉、眨眼、吐舌等),用户可自定义将这些动作映射为特定操作(如截屏、返回主页等)。随后,互联网上掀起 “吐舌截屏” 热,很多用户将 “吐舌头” 动作与 “截屏” 功能绑定,用表情代替手动操作。网友纷纷辣评:iOS26截图费舌头啊。
说实话不够具体,这个创新需求不够明确。
你看华为的隔空手势就是解决手上有污渍无法碰手机的问题,可以隔空滑动刷抖音,也可以看图片等操作!同样隔空也可以实现抓取信息进行传送另外一部华为手机这个是传输价值!华为的隔空还有眼部追焦,实现看电子书翻页,这是解决看书的问题!
但IOS26这次的创新,我看到了有网友发视频觉得很搞笑,特别是伸舌头刷抖音,有一个博主很逗,说这样的话,我可以边喝水边刷抖音了,然后后人说这个动作好像猫或者狗。(一直有说法向外卷是猫,向内卷是狗,挺冒犯的)。然后有网友就说了:这看来不是给人类设计的,可能是给猫狗设计的!
因为创新没有场景感,联想到的场景感,又感觉不是人类应有的交互逻辑。所以我觉得华为做的更加优秀合理一点!
iOS 26 的“吐舌截屏”刷屏了,也“刷”出了满屏的问号。这个被网友戏称为“截图费舌头”的功能,无疑是本次更新最具话题性的“创新”。理论上,将抬眉、眨眼、吐舌甚至微笑(想象一下对着手机傻乐截屏的场景)映射到截屏、返回、调节音量等操作,听起来像是解放双手的科技飞跃。一时间,社交媒体上充斥着用户们伸着舌头操作手机的视频,充满了荒诞的喜剧感
一直来苹果向来以优雅、直觉化的交互设计著称,但这次的头部跟踪功能,却给人一种强烈的“为了创新而创新”的违和感。而华为隔空手势的“场景锚点”清晰且刚需。
华为的解决方案建立在非常坚实的用户需求之上——手上沾满油污(做饭、修车)、水渍(洗漱、洗碗)时,无需触碰屏幕就能刷抖音、看图片翻页。这是物理不便场景下的优雅替代。其眼动追踪翻页功能,更是为阅读电子书这类需要长时间保持姿势的场景提供了“无接触”的流畅体验。更进一步,其隔空抓取传送文件的功能,则瞄准了跨设备协作的效率痛点,赋予了手势操作实际的信息传递价值。这些功能都精准地嵌入了用户真实的生活和工作流缝隙中。
反观 iOS 26 的头部动作控制,其预设的场景显得模糊且牵强。用吐舌头代替按键截屏?这看似免去了手指点击,但付出的代价是:
需要刻意做出夸张且不自然的面部表情(尤其在公共场合),对动作精度要求高(吐得不够标准可能无效),且极其容易疲劳(网友吐槽“费舌头”绝非戏言)。边喝水边刷抖音的场景看似合理,但实际体验中,频繁做出特定头部动作(比如连续吐舌或抬眉)来完成基础操作,其舒适度和效率远不如直接用手滑动,甚至会显得滑稽尴尬。
它更像是在实验室里构想出的“炫技”,而非源于对用户日常困境的深刻洞察。网友调侃“非人类设计”“猫狗专属”,虽然尖锐,却也道出了其交互逻辑与人类自然行为模式之间的巨大鸿沟。
不过搞笑的犀利言论之外,也就剩下四肢不变的人非常适合了,那么叫关爱“残疾人”应该是更加合适的!
对于上肢行动不便的用户,用相对容易控制的头部动作来替代手指操作,可能是巨大的福音。苹果在辅助功能领域一直有深厚积累,这或许是该技术更值得深耕的方向。但如果面向大众的通用操作上,将其作为“解放双手”的卖点主推,并试图让用户用吐舌头代替按按钮,就显得定位错位、价值感不足了。
要知道真正的创新,不在于我们能教会用户做什么新动作,而在于科技如何更懂人,更自然地服务于人。否则,再酷炫的技术,也只会沦为一场“费舌头”的行为艺术。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