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夺冠!中国女篮81-69击败美国队,诞生3大功臣,宫鲁鸣尴尬了

文| 侃球部落

编辑」侃球部落

前言

7月26日凌晨,大运会女篮决赛的赛场上,中国女篮与美国女篮狭路相逢。

经过四节激烈角逐,中国女篮以81-69的比分战胜美国队,成功卫冕大运会冠军。

一支以大学生为主的队伍,怎么就能连续逆转日本、波兰,最后掀翻美国的呢?

逆流而上:卫冕路上的三重考验

大运会卫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作为卫冕冠军,中国女篮本次大运会之行打得并不轻松。

虽然小组赛前三场都以大比分胜出,但进入淘汰赛后,每一场比赛都如履薄冰,打得异常焦灼。

1/4决赛面对日本女篮的时候,双方打得还是挺焦灼的,幸好中国队在最后一节单节赢了8分,以5分的微弱优势绝杀日本队,赢得胜利。

半决赛面对波兰队更是惊心动魄。中国队在一度落后7分的情况下,顽强把比赛拖进加时赛,最终逃出生天,再次上演逆转神迹。

两场生死之战,中国女篮都是在逆境中顽强反击,这种大心脏精神为决赛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然而,最大的考验还在后面——美国队这个篮球强国,将成为卫冕路上的最后一道难关……

巅峰对决:大运会决赛的四节激战

美国队从大名单来看,是NCAA一级联盟德州理工大学的阵容,她们的对抗、快攻速度等突出。

不过从晋级之路上的表现来看,美国队并非无懈可击,甚至在小组赛还输给了波兰队,半决赛面对匈牙利队,美国队赢得也不轻松。

决赛首节,中国女篮面临着巨大压力。美国女篮趁着中国队失误一度把优势扩大至7分。

陈玉捷在节末命中压哨三分,帮助中国队以21-24紧咬比分结束首节。尽管落后,但中国队并未慌乱,始终保持着比赛的节奏。

比赛进入胶着状态。美国女篮的开局依然不错,三分球的手感保持得不错。

不过之后陈玉捷开始爆发,先是三分球缩小比分,随后两个抢断快攻,一个人独自砍下7分,帮助中国女篮37-35反超了比分。

随着后卫曹博怡两罚全中,双方以42-42战平进入下半场。转折点出现在第三节。

中国队敢打敢拼的风格再次展现得一览无遗。这一节中国女篮一举奠定胜势,单节轰出28-16的得分冲击波,可以说击溃了美国女篮的自信心。

或许是球队在上半场逐渐适应美国队打法后,教练组精准调整的结果。

攻防两端的全面提升,特别是三分球的连续命中,彻底打乱了美国队的节奏。

到了末节决战,士气大振的中国女篮一度将分差拉开到17分。

虽然最后时刻美国队发起疯狂反扑,但众志成城的中国女篮牢牢守住胜利果实,拿到一场荡气回肠的胜利。

中国队采取稳扎稳打的耗时战术,每次进攻几乎都将时间耗至最后一刻,防守端则持续施压,遏制对手反扑。

最终,比分定格在81-69,中国女篮成功卫冕!随着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中国队员们相拥而泣。

这不仅是一场胜利,更是中国女篮精神的完美诠释。那么,在这场伟大胜利背后,究竟是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人物?

三大功臣:逆转背后的关键先生

这场强强对话中,中国女篮涌现出了三位关键功臣,他们在最艰难的时刻挺身而出,为球队赢得了宝贵的胜利。

陈玉捷堪称是本场比赛的最佳射手。纵观本场,陈玉捷一人拿下19分的全队最高分,尤其是比分落后时的三分球救主,成为决赛最大功臣。

陈玉捷15投8中,其中三分球5投3中,得到全队最高的19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节美国队即将拉开比分的危急时刻,陈玉捷连得7分,不仅帮助球队稳住局面,还一举反超比分。

这种在关键时刻的爆发力,展现了她作为球队核心的担当精神。

第二位功臣是田媛媛,球队的定海神针。不仅仅是这一场拿到11分,1/4决赛末节独砍14分,半决赛加时赛狂砍7分。

每到关键时刻,田媛媛大心脏的一面都会显现出来,成为中国队后场最为信赖的球员。

第三节比赛田媛媛连得8分,帮助中国女篮建立了10分的领先优势,这个节奏点非常重要。

正是她在第三节的连续三分,彻底打开了比赛局面,让中国队从被动转为主动。

然而这第三位功臣,毫无疑问是主教练李笋南。要说到中国队夺冠的首要功臣,非主教练李笋南莫属。

连续三场强强对话,连续三场大逆转,实力接近、比分落后,狭路相逢勇者胜,李笋南用定海神针般的临场指挥,帮助中国队啃下一个个硬骨头。

李笋南的执教风格注重临场应变,尤其是在比赛节奏被打乱时的及时调整。

他善于发掘球员潜能,在最佳时机释放球员特长,这也是中国女篮能够多次实现逆转的关键因素。

这种执教理念与球员们的全力配合,共同铸就了这场胜利。

随着这三位功臣的出色发挥,中国女篮在世界舞台上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然而,这样的成功也让人不禁将目光投向另一个执教者——宫鲁鸣。

宫鲁鸣的尴尬与中国女篮的未来

宫鲁鸣最近可能不太好过。这位中国女篮国家队主教练刚带队在亚洲杯折戟,转头就看见大学生女篮在大运会上演了一出精彩的逆袭好戏。

两支队伍截然不同的表现,让球迷们不自觉地把两场比赛放在一起比较,结果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亚洲杯上,宫鲁鸣执教的队伍面对老对手日本队时显得束手束脚,最终遗憾落败。赛后他给出的“及格分”评价,现在看来更像是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

反观大运会赛场,李笋南带领的大学生女篮不仅战胜了日本队,更是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击败美国队夺冠。

两支队伍面对相似强度的对手,却交出了完全不同的答卷。仔细分析两队的表现,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战术执行、人员使用和比赛心态。

李笋南在比赛中展现出灵活多变的战术调整能力,特别是在决赛对阵美国队时,他大胆启用小个阵容,用快速攻防转换打乱了对手节奏。

而宫鲁鸣在亚洲杯的关键战中,战术变化显得相对保守,几次暂停调整的效果都不太理想。

在用人方面,大学生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练组敢于给年轻球员机会。

田媛媛、陈玉婕这些年轻球员在关键时刻获得了充分信任,而她们也用出色表现回报了教练的信任。

相比之下,国家队在亚洲杯上显得更加依赖老将,新人张子宇的出场时间受到严格控制,这种用人策略赛后也引发了不少讨论。

比赛心态的差异同样明显。大学生队每场比赛都带着放手一搏的气势,教练组不断给队员减压,鼓励她们大胆发挥。

而国家队在关键比赛中往往显得过于谨慎,这种心态上的差异在比赛的关键时刻表现得尤为明显。

宫鲁鸣现在面临的挑战,不仅是要消化这次亚洲杯的失利,更要认真研究大运会女篮的成功经验。

毕竟在竞技体育中,成绩才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

球迷们期待看到的,是国家队能够像大学生队那样,在未来的比赛中展现出更加自信、更具活力的表现。

荣耀背后的责任与期待

战胜美国队后,中国队以大运会六连胜的完美表现夺冠。陈玉捷、田媛媛和李笋南三大功臣的出色表现,展现了中国女篮的无限潜力。

与此同时,这场胜利也为中国女篮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注重内外结合的战术体系,培养球员在关键时刻的心理素质,以及灵活多变的临场指挥能力。

这些都是中国女篮在世界舞台上取得更大成就的关键因素。

对于宫鲁鸣而言,大运会女篮的成功无疑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同时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如何吸取这些经验教训,提升国家队的整体实力,将是他未来工作的重点。

在荣耀的背后,是更大的责任和期待。随着新一代女篮球员的崛起,中国女篮有望在未来的国际赛场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正如中国女篮在大运会上展现的那样——永不言弃,勇往直前!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8

标签:体育   女篮   美国   功臣   中国   尴尬   鲁鸣   中国队   球员   亚洲杯   比分   决赛   日本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