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是金秋,月满商都 寻迹丝绸之源,在青台遗址感悟华夏智慧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国庆期间,被誉为“华夏丝绸第一缕曙光”的荥阳青台遗址再次向公众敞开大门。在这片曾出土中国最早彩色丝绸的神秘土地上,游客踊跃参与“青台之上 踏仰韶之迹 寻丝绸之源”体验活动,在沉浸式考古体验、手工制作中与5000多年前的古老文明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

作为仰韶文化中晚期大型聚落遗址,青台遗址出土了三重环壕、北斗九星天文遗迹、三处近400座展现文化融合的公共墓地、与丝绸起源有重要关联的瓮棺葬、中原地区史前最早的土坯墙体等,并出土了一大批精美遗物,为研究史前文明提供了珍贵实证。其中,北斗九星天文遗迹经国家天文台、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专家学者实地考察和研讨论证,被认定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天文考古实证。

“这个天文祭祀区说明中原地区的先民,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北斗、北极星和北极的信仰,为中国古代‘天人相依’的人文宇宙观以及中心统一的社会文化观找到了文化来源。”在遗址现场,市民方女士一边仔细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一边认真记录,通俗易懂又充满专业性的讲解令她及其他现场观众连呼“涨知识”。

“刚刚听了‘北斗九星’的知识,在‘纹载华夏——北斗九星纹样拓印’活动中就看到了‘九星连珠纹’,真是太惊喜了!”现场参与活动的高中生小陈激动地表示,每一道纹路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亲手制作文创书签让她对中华文明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要把自己制作的九星连珠纹书签带回学校给同学们欣赏欣赏,然后好好保存,放到我最喜欢的书里。”

游客的积极参与让古老的遗址“活”了起来。在“水拓丝巾体验”区,缤纷的颜料在水面绽放,再转印到丝巾上,重现古代印染技艺;“宝藏流沙画DIY”则让参与者在创作中感受考古的乐趣,吸引了众多到场的小观众。“能在丝绸的起源地亲手体验水拓丝巾技艺,这种感觉太奇妙了!”看着孩子兴致勃勃地参与活动,游客李女士十分高兴地说。

看完遗址现场、体验过手工项目,游客可以在河边的文博露营区悠闲地品味秋日风光。“青台遗址离郑州市区不远,在遗址旁、在河边享受半日清闲,这种过节方式真不错!”一家组团前来的王先生感慨道,“孩子们在‘考古课堂’上亲手触摸文物,在‘水拓丝巾’中感受丝绸文化,这种沉浸式学习入脑入心,家长也能放松身心,为这样的活动点赞。”

考古工地面向公众开放,不仅让考古成果走出学术圈,更通过创新体验让历史文化在公众心中生根发芽。这个国庆,游客在探寻文明之源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在亲身体验中增强了对中华文明的自信,五千多年的文明薪火在新时代继续传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历史   商都   华夏   金秋   遗址   丝绸   智慧   北斗   丝巾   中原地区   游客   天文   现场   史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