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庆疾控】
秋季,雨水丰富,适宜野生蘑菇生长,部分群众采食野生蘑菇尝鲜,导致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的风险增加。温馨提示广大群众,不采不食野生蘑菇,预防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
蘑菇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常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蘑菇种类繁多,超过3.6万种。食用菌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脂类、多种维生素和多种矿物元素等,味道鲜美,如香菇、金针菇、茶树菇等。
但有些蘑菇含有对人体有害成分,进食后能造成伤害,甚至中毒、死亡,这类蘑菇统称为毒蘑菇。全世界已知的毒蘑菇超过1000种,不同种类蘑菇生长习性不同。不同的蘑菇含有的毒素不同,一种蘑菇可含有多种毒素;一种毒素也可存在于多种蘑菇中。以上特点就使得蘑菇中毒临床表现多样,导致的健康危害结果也大不相同。中毒后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及视力模糊、精神亢奋、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由于蘑菇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地区或生长阶段不同的同一种毒蘑菇,其形态也不一样。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外观相似,极易误采食。即使是经验十分丰富的生物学家,往往也需要借助实验室专业仪器才能进行精准鉴别。而非专业人员仅凭经验,靠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来辨识,是很难准确识别毒蘑菇的。
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识别毒蘑菇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存误区。
1.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这个鉴别方法是不对的,蘑菇是否有毒与颜色无关。
2.虫食或生蛆的蘑菇无毒。很多剧毒蘑菇成熟后常会生蛆或被虫食。蘑菇毒素对很多昆虫和动物的毒效应与人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鉴别方法也是不对的。
3.与银器、大蒜、大米同煮可使其变色的蘑菇有毒。“银针验毒”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而蘑菇毒素不含硫或硫化物,不能产生颜色变化。大蒜或大米与毒蘑菇同煮也不会变色。目前尚未发现任何与毒蘑菇同煮变色的物质!
4.高温或油炸可以去除毒素的说法也是不靠谱的。许多已知的蘑菇毒素的化学结构相当稳定,高温或油炸都不能将其破坏。焯水能够将一部分水溶性的毒素去除,但是去除的含量有限,仍然存在中毒的风险。
因此,目前没有简单易行、快速有效的识别毒蘑菇的方法。
发觉或怀疑蘑菇中毒后,先自行催吐,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有的毒蘑菇中毒的首发症状就是恶心、呕吐,此时只需尽量呕吐,喝水再呕吐,反复多次,直至呕吐不出食物,只剩胆汁。同时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就医时最好携带剩余的蘑菇样品或照片,以备鉴定毒蘑菇的种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来源: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