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对中国做出承诺,直言:这不是一方施舍另一方,西方羡慕惨了

前言

西方一直拿放大镜看中俄关系,尤其是能源合作。但这一次,普京主动把让利摆上台面。

九三阅兵结束后,普京亲自宣布:俄罗斯将在新签的天然气协议中给予中国低于欧洲客户的价格,并强调“这不是一方施舍另一方”。

这句话一出口,直接精准反击了外界长期以来对中俄能源交易的两大质疑。

如果说西方羡慕的是中国拿到便宜天然气,那更让他们焦虑的,是中俄合作已经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开始大方地在公开场合释放信号。

“西伯利亚力量-2”推进实质性进展,普京公开承诺低价供气

9月3日,在出席完九三阅兵仪式后,普京召开了一场记者会,宣布中俄已签署一份天然气合作新协议,并首次明确表示:中国获得的天然气价格将低于俄罗斯对欧洲的出口价格。

这番话,是普京亲口说的,不是间接释放,也不是媒体爆料,这说明俄罗斯已经不再回避中俄能源合作的价格差异问题。

而这份新协议背后的项目,正是被拖延了多年的“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项目。根据两国在9月2日签署的合作备忘录,该管道将从俄罗斯经蒙古向中国输送天然气,计划年供气量达到500亿立方米,合作周期为30年。

这不仅是中俄之间最重要的能源通道之一,也是俄罗斯进一步摆脱对欧洲市场依赖的关键一环。

普京的公开承诺其实意义重大。此前,尽管中俄早有“西伯利亚力量-1”的合作,但西方媒体一直质疑俄罗斯是否在“赔本卖气”给中国。普京这次不仅正面回应了价格问题,还明确告诉外界:俄罗斯是愿意做这个生意的,而且看得很长远。

对中国来说,这一协议的实质性推进,不仅意味着获得更稳定、价格更具优势的能源供应,也为自身制造业、出口产业提供了成本支撑;而对俄罗斯而言,这份协议则是对抗西方制裁、稳定外汇收入、扩大亚洲市场的重要一环。

所以,普京这次不是单纯送便宜,而是用能源作为工具,重新布局俄中之间的长期战略。

普京为什么要在记者会上强调“这不是一方施舍另一方”?这句话看似是对合作性质的解释,但实际上,是在同时打脸两拨人,一是俄罗斯国内的质疑者,二是西方舆论的炒作者。

针对俄罗斯国内的声音尤为明显,在过去几年,俄乌冲突导致西方制裁升级,俄罗斯在外交上越来越依赖中国。国内一些批评声音开始质疑:普京是不是为了换取中国支持,在能源合作上赔本赚吆喝?

尤其是一些保守派媒体和经济评论员,公开表达过对天然气打折的不满,认为这会损害俄罗斯国家利益。

普京这次高调回应,目的就是要封口。他用双方互利的措辞强调,中俄之间的资源贸易绝不是单方面让利,也不是外交换支持,而是基于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合作。

其次是对西方的反击。西方媒体长期炒作中俄之间存在秘密交易,比如“中国暗中军援俄罗斯、俄罗斯低价卖油给中国换军事装备”等言论屡见不鲜。尤其在俄乌战事胶着的背景下,这种论调被不断放大,甚至成为美国讨论对华制裁的新借口。

普京这次把话挑明,等于是在告诉西方:你们想象的那些交易不存在,中俄合作有价格、有协议、有程序,透明且合理。

如果说这番话让西方尴尬,那更让他们不安的,是中俄不仅合作,而且敢于公开展示。这意味着,中俄之间的战略互信已经不再需要靠模糊维系,而是逐渐走向公开化,这对西方遏制中俄的舆论战是一种打击。

低价天然气带来的连锁反应,不止是中俄之间的事

普京这次承诺低价供气给中国,显然不只是为了中方,而是试图在更大范围内打破西方对俄的能源围堵。而这份承诺,一旦开始落地,将引发至少两个层面的连锁反应。

第一个层面,是美国对中国可能采取进一步的贸易打压。就在过去一年,特朗普已经因为印度加大购买俄油,对其加征了50%的关税。在中俄能源合作不断加码的情况下,特朗普曾放话说:如果中国继续和俄罗斯深度绑定,不排除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

虽然这个威胁尚未落地,但普京这次高调让利,极有可能再次触碰美国的敏感神经。

对特朗普而言,普京这一举动无异于当众提醒美国:中国不但没加入制裁俄罗斯,而且还在实质性地增强与俄的能源合作。

第二个层面,是欧洲内部的动摇。当前欧盟整体对乌克兰的支持仍在维持,但部分国家早已因能源价格高涨而怨声载道。如果中国能以低于市场价的条件获得俄罗斯天然气,那些摇摆不定的欧洲小国很可能私下向俄方示好,试图争取类似价格。

这正是普京的阳谋,他知道,只要能源还在手,就不怕欧洲不会有人来谈判。即使暂时不会出现公开的转向,但私下接触和默许交易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这会带来一个非常直接的后果,西方制裁体系的有效性将进一步削弱。过去,西方依靠天然气和技术依赖,能在关键时刻掐住合作国的脖子。但当中俄之间能源不再依赖西方中转、定价权逐步向买卖双方倾斜时,西方的能源霸权也面临瓦解。

普京这次高调宣布低价供气,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俄罗斯并不孤立,中俄合作不仅在继续,而且质量更高、周期更长、结构更健康。

这对西方来说,确实是羡慕惨了,但更让他们头疼的是,这种羡慕背后,意味着他们已经无法通过老一套方式来拆分中俄。

下一步,西方怎么应对?还会不会有新的遏制手段?这值得继续观察。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中俄之间的合作,越来越不怕被看见了。

参考资料:

“中俄蒙签了!每年对华输送多达500亿立方米天然气”

2025-09-02 16:44·观察者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6

标签:财经   中国   羡慕   俄罗斯   能源   天然气   欧洲   低价   西伯利亚   价格   协议   美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