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中看“警”!公安护航阿尔山从“火出圈”到“持续火”

十月,一场初雪为漫山秋色的阿尔山披上了银纱,也让这座北疆小城的美景再次成为社交平台的热议话题。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不仅晒出阿尔山的美景,更晒出了执勤民警递来的手绘地图、雨夜中救援车辆的荧光警灯、景区里耐心调解纠纷的藏蓝身影。“来阿尔山,不仅看得到自然风光,更感受得到安心。”深圳游客李女士的游记感言,道出了万千游客的心声。

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北疆安全稳定屏障,阿尔山既拥有森林覆盖率超81.2%的生态之美,也肩负着守护93.434公里边境线的家国之责。近年来,随着当地旅游产业蓬勃发展,阿尔山市公安局以“全警动员、全域覆盖、全时响应”的使命担当,锻造出一支深度融入城市发展肌理的“藏蓝”队伍,成为助力地方发展、温暖百姓心田的动人风景。

张明为游客介绍景点


“警官,周边哪里停车方便?”“去乌苏浪子湖走哪条路顺畅?”10月1日清晨6点,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已车流如织。阿尔山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辅警张明刚引导完一批自驾车辆有序停放在临时停车点,转身又为后续游客细致讲解路线。这般忙碌而有序的场景,是阿尔山公安应对旅游高峰的常态。

面对国庆节期间,9万余辆次车流奔涌、47万游客汇聚的交通“大考”,提前“备课”是关键。阿尔山市公安局在9月下旬便紧密衔接兴安盟公安局“转作风、访民情、控风险、促稳定”专项行动,构建起“交警+多警种”联动协同体系,推动所有警力下沉一线,系统梳理历年景区客流数据、对接文旅部门预测信息、分析旅游平台住宿预订情况,精准研判交通态势。针对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道路相对狭窄、停车资源紧张的问题,他们联合景区运营企业,优化入口通道设置,科学规划出3条车辆分流线路,增设清晰的单行循环标识,并在景区周边协调开辟出5处临时停车点,配套建设临时公共厕所,有效缓解了游客反映集中的停车难、如厕难问题,用细致服务让黄金周出行更顺畅、更暖心。

交警在景区疏导交通


“去年这时候来,光找停车位就得绕半小时,今年跟着民警的指引,十分钟就停好车了,体验感好太多了!”从天津自驾而来的王先生,切身感受到了阿尔山交通服务的显著提升。

科技赋能,更为交通管理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在阿尔山乌苏浪子湖、阿尔山天池等重点路段,由兴安盟公安局支援配备的5G执法记录仪与无人机,共同构建起“空地一体”联合巡逻系统,实时将路面情况回传至智慧警车。大屏幕上,各重点路段车流态势一目了然,一旦出现拥堵苗头,指令便能迅速精准下达至附近执勤警力。

“过去更多依靠‘人海战术’,现在则转向‘科技赋能’。”张明介绍,在“云端监控+精准派警”模式基础上,公安部门还联合保险机构组建了事故快速处理小组,配备便携式定损设备,力求实现“现场取证、当场调解、快速撤离”的“三快”目标,将轻微交通事故的平均处置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

民警在蓝房子附近执勤并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服务


10月3日上午10时许,在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金江沟前往不冻河的路段,一辆辽宁牌照轿车与一辆黑龙江牌照的SUV因抢行发生轻微剐蹭,导致后方旅游车辆通行缓慢。交警接警后7分钟抵达现场,15分钟便完成勘查并出具责任认定书,在当事双方签字后引导其迅速撤离,道路很快恢复畅通。

从晨光熹微到夜幕低垂,国庆节期间,张明和同事们每天需要在岗位上连续坚守十余个小时,单日最高疏导车辆达2万辆,服务游客约3.7万人次,脚底磨出了水泡,却毫无怨言。“看到游客能顺利游玩,听到商户说今年生意比往年都好,我们再累也值得。”这朴素的话语,折射出所有一线执勤民辅警的共同心声。

特警帮助游客找到丢失的身份证


近年来,阿尔山公安局组织全体民辅警开展专项培训,牢固树立“三员”理念——即每一位执勤民警,在做好合格人民“警员”的基础上,积极当好热心为游客解决实际困难的“服务员”,努力成为熟悉本地文旅资源的“导游员”。

“咱们阿尔山生物多样性丰富,目前已发现的植物种类涵盖57科190属269种。大家眼前看到的,主要是成片的落叶松、樟子松,还有点缀其间、身姿挺拔的白桦树,非常适合拍照。”阿尔山市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民警陈凯旋巧妙地将生态保护宣传融入日常服务中。“很多游客来阿尔山,不仅是为了欣赏美景,也希望了解这里的生态故事和文化。能把我的本职工作和旅游服务结合起来,我觉得特别有意义。”陈凯旋说。

10月14日,国庆假期的热闹虽渐趋平缓,不少游客已满载美景记忆踏上归途,但阿尔山市公安局的工作却未按下“暂停键”。办公室内,民警正细致梳理来自天南海北游客的反馈意见,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为即将到来的冬季旅游旺季做准备。“阿尔山的美,需要四季守护;阿尔山旅游的长红,需要持久护航。”阿尔山市副市长、阿尔山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志强表示,阿尔山公安局将继续优化警务运行模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让景中见警成为阿尔山最鲜明的旅游印记之一,让更多游客产生来了还想再来的眷恋。

从“火出圈”到“久兴旺”,阿尔山旅游业蝶变的背后,“藏蓝”身影已与壮美山水融为一体,他们用汗水与智慧,用服务与担当,默默守护着万千游客的诗与远方,不仅是阿尔山的平安底色,更是这座小城走向长久繁荣的底气。


记者:刁博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旅游   阿尔山   公安   阿尔山市   游客   公安局   民警   景区   藏蓝   兴安盟   乌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