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七月,健康度夏有妙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7月健康提示→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6月30日讯 进入7月以后,青岛的天气将以炎热、潮湿为主,部分病原生物繁殖旺盛,蚊虫、苍蝇等病媒生物活跃,易造成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的发生。今天,青岛市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发布7月健康提示,市民及来青游客应注意预防传染病。同时,7月高温来袭,广大学生迎来暑假,市民还需注意防暑及学生暑期安全教育。

预防肠道传染病

市疾控中心专家彭佳慧提醒,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手足口病、细菌性腹泻等。

市民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尤其是饭前便后、准备和加工食物前,更要做好手卫生。

市民还要注意饮食安全,不要喝生水,食物需烧熟煮透后食用,贮存和加工食品时,需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不生食鱼、虾、蟹、贝类海产品,不吃感官异常和未烧熟煮透的菜肴。

市民要避免接触病人,尽量减少与肠道传染病病人的接触,病人用过的餐具、水杯、便器、卧具等注意清洗消毒,避免疾病的传播。

提高机体免疫力尤为重要,市民应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注意劳逸结合。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预防虫媒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是指由蚊、蜱、螨、虱和蚤类等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的一类传染病,通过叮咬传播给人类,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疟疾、发热伴等。有国外旅居史的归国人员、野外踏青人员等要更加注意。

彭佳慧提醒,有东南亚、非洲等地区旅居史的归国人员,若入境时已有发热或已确诊登革热、疟疾,请报备海关并及时就医,告知医生旅居史和感染史,并避免外出活动。归国人员返家后,应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并做好防蚊、驱蚊工作。

夏季市民要做好防蚊和灭蚊措施,可以在室内安装蚊帐、纱窗等防蚊用具,使用电热蚊香等灭蚊用具以减少蚊虫叮咬,前往户外场所时提前使用驱避剂。此外,市民要注意清除居住地附近水坑、石穴、污水沟及缸罐积水容器等伊蚊孳生地。

市民出国旅行前要了解目的地登革热、疟疾等虫媒传染病流行情况,准备长袖长裤、驱蚊液、蚊香等防蚊用品,并选择有空调、蚊帐或纱窗的住宿场所,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的树丛等阴暗处逗留。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专家提醒:七月部分呼吸道疾病仍会保持一定流行水平,广大市民需提高个人防范意识,关注百日咳、新冠病毒感染、猩红热等。婴幼儿、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流动务工人群等要尤为注意。

彭佳慧提醒市民,要做好个人防护,常规做好“勤洗手、少聚集、常通风”等卫生措施,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市民在生活中应保持健康行为,保持心情愉悦,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如睡眠充足、营养均衡、适度锻炼等。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对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等,儿童应按国家相关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按照自愿自费的原则进行接种。

市民如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要及时到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若发病前有外出旅居史、异常症状人群接触史等应及时告知医生,同时尽可能详细回复医生有关问询,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预防高温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中暑后,轻则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等,重则可表现为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四肢湿冷、面色苍白等,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损伤。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户外作业人员为中暑的高发人群。

彭佳慧建议市民,高温天气时,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的摄入,不应等到口渴时才喝水。

在露天或高温环境下工作者,需加强通风降温,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合理调整工休时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市民要关注天气预报和高温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如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外出时尽可能选择阴凉处行走或活动,避免太阳直晒及体力消耗。

市民一旦出现中暑,应及时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平卧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如果中暑症状比较严重,出现昏迷、高热、恶心、呕吐、脱水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暑假出游健康小贴士

专家提醒,预防传染病:出游前做好攻略,尽量避免前往传染病流行地区。旅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在户外活动时,应采取防蚊虫措施。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市民要了解目的地近期天气情况,高温天气尽量减少出游。外出时注意防晒,减少剧烈活动并注意及时休息,多补充水分。市民最好不要在暴雨、雷电等天气和易发泥石流、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环境逗留、游玩。

外出就餐要选择环境干净的餐馆;尽量吃熟食,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生熟分开,剩余食物应及时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剩饭剩菜食用前应彻底加热。不要采摘和食用野果、野蘑菇等。

在水边游玩时,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儿童游泳时,要有成人带领或有组织地进行,如果自驾游,要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同时避免疲劳驾驶。(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责任编辑:岳文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1

标签:养生   健康   妙招   提示   传染病   市民   高温   肠道   蚊虫   登革热   疫苗   疟疾   天气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