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的阅读,友情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
王大叔退休前工作繁忙,好不容易退休,就想体验一把睡觉不受时间限制的快乐。
以前中午午休时间短,匆匆忙忙睡十几分钟就要起床。退休后,没有工作打扰,王大叔就美美的睡一觉。
王大叔本来以为,午休睡一两个小时,能使下午和晚上的精力更好,可事与愿违,他经常发现自己午睡醒来,脑子昏昏沉沉,一点精神都没有。
有一次,王大叔跟老友聚餐,说起这件事,老友告诉他,午睡可不能随心所欲,睡太久难免头晕脑胀。
想通过午睡养生,也是有很多技巧的。
王大叔不禁感叹,原来午睡还有这么多讲究。关于午睡的那些小知识,这篇文章来帮大家讲一下。
午睡就是给身体短暂充电的过程,经过一上午的工作学习,不仅大部分胃内的食物被消化,包括大脑在内的各器官进行着高强度的工作,通过午睡能恢复旺盛的精力,提高下午的工作学习效率。
午睡全在午时,是顺应老祖宗的养生规律,中午11点到下午1点时间,是阳气最盛的时辰,之后阴气就会逐渐占上风。在这一阶段,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进行修整,人体也能维持阴阳平衡。
而从中医角度讲,午时对应着五脏六腑中最重要的心脏,通过短暂的休息,可以保障心脏的正常工作,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子时和午时,对应一天之内阴和阳最盛的时候,通常人体都要避其锋芒,以静养生。
特别是在夏季,中午时分气温高,更容易出汗,剧烈的运动还会造成人体津液的流失过多,躺下来休息能减少身体的消耗,维持身体在更健康状态。
西医方面也有研究发现,午睡能够帮助人体更好地适应炎热的环境。
《柳叶刀.全球健康》杂志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指出,午睡减少中午的活动量,是人类进化中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能使机体免受高温环境的伤害。
工作学习了一上午,大脑高速运转中,时间久了难免有些吃力,适当的午休能使大脑重回巅峰,记忆力和注意力都会得到提升。情绪也会因午睡而更加稳定,《Cereb Cortex》的论文研究发现,能规律性进行午睡的人,可以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也能应对更多的挫折。
除了大脑,身体的其他器官也因午睡而受益。不要觉得只有夜间入睡,才会进行皮肤的修复和免疫系统的完善,午睡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人体在进入睡眠状态后,其他组织器官新陈代谢速率慢下来,从而使皮肤成为代谢最旺盛的组织,以此来进行自我修复,也有一定缓解皮肤衰老的作用。
如今的工作学习离不开电子屏幕,经常眼睛会出现视力疲劳、眼干眼涩。
午睡就能缓解劳累了一上午的眼睛,使眼睛得到充分放松,同时泪腺正常分泌泪水,保持眼球的滋润,进而恢复视力。
由此可见,午睡的益处可不少。特别是对中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退化,午睡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不过,午睡可不仅仅是闭上眼,倒头就睡那么简单,特别是对年龄超过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在午睡时,一定要特别留意这些细节。
1.不要趴着睡
午间休息时间短,有些人就懒得转移地点,直接在桌子上趴下睡,将脸埋在两臂之间,特别有安全感,有些人甚至睡得很香。
趴着睡时,人体整个后背的肌肉和骨骼扭曲,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容易导致颈肩腰痛,甚至是肌肉的拉伤。特别是对于年龄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骨骼本身就僵硬,恢复起来更慢,某些颈部小关节还会变得狭窄,造成脑供血不足。
患有颈椎病的人群,还可能加重原有的病情。
趴着睡时,心肺会被胸腔挤压,气体交换不如坐姿或者是平躺时顺畅,对肺的伤害大,心脏也会受影响,还可能加重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午睡也别糊弄,如果没有适宜的休息空间,经济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购买一张小型折叠床,午睡时展开,并枕着枕头充分休息,睡醒后再将床收起来。
折垫床放不开可以将座椅向后放开或者是几个座椅摆成一排,躺在上面睡一觉,但要注意,一定要确保头后方有承重点(放在椅背颈枕上或U型枕上),使颈椎不额外用力,并且脊柱处于放松状态。
如果空间实在狭小,只能趴着睡,也要在头下面垫一个比较高的午睡枕,抬高头部,减少脸朝前趴着时对颈椎和腰椎的拉伸,将伤害降到最低。
如果因睡觉姿势,导致午睡起来出现头晕,可以进行适度的颈椎、头部按摩,特别是突然惊醒时,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头晕目眩。
对于存在体位性低血压的中老年人,此时别着急起身,按揉面部、颈部、腰背部等位置,当身体各组织器官“清醒”过来后,再起床。
2.午睡时间不要睡太久
午睡贵在精,而非时长,午睡不宜超过半小时。
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午休半个小时,能平衡交管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正常代谢,使大脑进入更佳状态,专注力、认知能力以及反应速度等都能得到改善。
午睡20分钟,能改善疲劳感,恢复精力,在情绪上也能得到改善。
睡眠达到半小时,就会进入深度睡眠,打破既定的生物钟规律,导致晚上不容易入睡;午饭后,血液更多地流向消化道,午睡时长过久,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很多相关的疾病研究显示,午睡时长超过半小时,很多疾病的患病风险,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
包括腰围、血压、空腹血糖等,与代谢有关的疾病风险增加41%。
《欧洲精神病学杂志》的研究显示,患有高血压的群体,午睡时间超过半小时,发生中风的可能,会与睡眠时长成正比。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证实,每天午睡超过一小时,还会增加患痴呆的风险。午睡过长,会使大脑部分毛细血管关闭,等人醒过来后,对应的功能还未恢复,就会出现健忘,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离老年痴呆就不远了。
权威机构对午睡时常的研究就是在15~30分钟,在此期间,心血管系统最稳定,发生房颤的危险最低。
3.别吃完午饭就睡
饭后身体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上,需要大部分的血液会流经消化系统,参与消化过程。
如果吃完午饭接着就倒头睡,身体处于“待机”状态,全身新陈代谢速率降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自然也就减慢,容易导致食物在胃内累积发酵,引发腹胀腹痛,还会加重心脏的负担,有猝死的风险。
即便能将食物进行消化,在未经过运动或其他新陈代谢的情况下,更多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增加肥胖的概率。
尤其是对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本身血管和血液就不如年轻人健康, 饭后即睡,更容易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长时间迫使胃肠道在其他器官休息时加班,还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肠系疾病的患病率增加。
吃饭后胃处于扩张状态,压力大,如果平躺下可能会造成食物的反流入食道,胃酸会刺激食管,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概率增加。
除此之外,饱餐状态下,大脑也相对比较兴奋,相较于半饱时,入睡更加困难。
特别是对于奶酪、腌制的肉类等发酵食品,各种加工的零食、甜点等,不要在饭前吃,会增加入睡的难度。
午饭后不要立即入睡,适当休息或运动一二十分钟后,使胃内食物消化片刻,不会妨碍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
除了以上三点,在午睡时还要注意,午睡是为了保证下午会有精力,并且不影响晚上的正常睡眠。
午睡最好在12点左右就开始,定好闹钟半小时左右就起床,如果因工作或其他原因,耽误了正常的午休时间,超过3点就不要再睡了,睡得太晚,也容易打破原有的生物钟,影响夜间睡眠。
有些人午休时间短,只能在桌子上凑合趴着休息会,在午睡的过程中要做好保暖,因为人在入睡后体温会下降,抵抗力变弱,无论是夏季开空调还是冬季,都要适当盖条毛毯或披件衣服,防止寒气入体。
午休再凑合,也不要在太过嘈杂的环境中睡觉。
如果睡眠地点过于热闹、不合格,很难休息好,并且自身的注意力也容易被外界打扰,因此午睡时,要在比较安静、光线适宜的地方。环境嘈杂或光线过于明亮,可以选择戴耳塞或者是眼罩。
有些人觉得午睡时间短,就会强迫自己一定要快速睡着,这可能会适得其反,越发睡不着。
其实午睡并不一定要睡着,只是让身体有短暂的放松,别有太大的压力。
躺下后闭上眼,并且放慢呼吸频率,让身体各组织器官得到放松,就算是睡不着,也能恢复精力。
为了保证下午有更充沛的精力,午睡前可以喝适当浓度的咖啡,咖啡从被摄入到被吸收在大脑中发挥作用,需要20多分钟的时间,正好能满足午间小睡,醒来后,大脑会更容易清醒。
午睡是恢复精力,改善大脑专注力的一个重要办法。
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要想午睡休息好,不要吃完午饭就睡、更不要趴着睡,做好午睡时的小细节,才能更健康
1.《夏天午睡和不午睡的人,身体差在哪?》生命时报2025.7.9
2.《午睡可能影响健康?再次提醒:年过50,午睡切记“3个不要”》青岛广播2025.5.29
更新时间:2025-07-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