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闯过通缩预期关,告别艰难时刻,下一步关键在大宗商品

中国经济以及资本市场的下一阶段是什么?

上一阶段叫“打破通缩预期”,我们看到大宗商品价格稳,股市回暖,叠加国补加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再增长,这标志着上一阶段已顺利度过。持续的通缩预期被打破后,接下来需要真正“走出通缩”——这既是中国经济的下一步,也是资本市场持续上涨的关键。

若没有真实经济数据兑现此前预期,经济数据只能称为“止跌”;有了数据支撑,才能叫“回升”。同理,本轮资本市场回暖也源于这种预期。若预期兑现,上涨大概率延续;若迟迟未兑现,后续走势便难乐观。

从中国最新经济数据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几个月有过一段回升。尽管这段数值回升由补贴带动,但起到了兜底作用——此前数月,市场对通缩的担忧占主导,持续下行预期笼罩。

除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兜底,更关键的是大宗商品价格企稳,这是更大层面的“兜底”。本轮行情始于稳内需相关政策出台(光伏、煤炭等领域率先发力),我们看到动力煤、焦煤期货价格在那段时间快速上涨。

所以当下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就是大宗商品。商品价格的触底与股市的持续上涨,资本市场在极端情况下往往会过度反映真实经济的行情。此前大宗商品反弹,我们仅认为是行情修复预期的过程;同时,这一轮股市上涨,我们此前也认为是通缩预期消退带来的反弹。

历史会在今日重演,只是方式不同。2015年年初,中国宏观基本面并未明显变化,但资本市场已大幅上涨。后续推动市场继续前行的,是改革政策的推进以及降准降息的宽松货币环境。2019年年初市场暴涨回落之后,直到年底前后宏观经济基本面才出现改善,行情才真正重启。将这一逻辑对应到当下。

当下宏观经济走向复苏的第一步仍是走出通缩——此次不再是预期,而是真正实现通缩的突破。我们需要看到PPI、CPI数据持续回暖,后续复苏预期才会显现,资本市场也才可能延续行情。

在出厂价格(PPI)与消费者价格(CPI)回暖之前,我们必然会看到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暖——这是阶段推进的必然步骤。因为大宗商品价格与PPI直接相关,大宗商品不涨价,PPI又如何回升?

由此可见,若大宗商品价格迟迟不涨,实则意味着“走出通缩”的预期已然破灭。一旦预期破灭,不仅经济难以为继,资本市场也可能随时面临调整。

因此可得出第一个结论:未来大宗商品涨价则趋势延续,不涨价则面临调整。

本轮资本市场上涨还有一不同之处:行政手段干预减少。行政力量更应聚焦制度完善,而非直接干预市场行情——这是积极信号。这更有利于市场与资金惯性延续,进而推动信心在经济与资本市场中扩散。

从宏观调控者视角看,股市上涨并非最终目的,而是通过资本市场行情,将积极情绪传导至民间投资、大宗商品价格等领域;同时,居民账面收入增加也能带动民间消费增长。过去几年,经济系统与资本预期持续处于负向循环;随着资本市场行情延续与情绪信心传导,未来经济有望转向正向循环。

尽管宏观调控者与普通民众视角不同,但共同目标一致——推动经济向好、居民增收。

因此,我们对未来经济与资本市场的预期不应再悲观。尽管走出通缩仍需时间,但可以确定的是,本轮周期最艰难的时刻已彻底过去。

信心恢复是第一步,CPI回暖、居民增收、宏观经济增长将是后续方向。期待本轮资产价格彻底反弹能尽早带动经济数据改善,推动CPI回归合理区间。

居民收入增长,需求方能回暖。尽管周期仍有波动,但我们已可稍作喘息。伴随科技革命推进,未来发展更多只是时间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财经   大宗   中国经济   下一步   艰难   时刻   关键   商品   资本市场   商品价格   经济   数据   行情   此前   股市   市场行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