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月16日),中国电动车巨头蔚来汽车(NIO)被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 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一纸诉状告上美国法庭,消息一出,立刻引爆资本市场。
蔚来股价双线跳水: 在新加坡交易所(SGX)盘中跌至 6.30新元,跌幅 9.48%;在港股市场(9866.HK)收跌超过8%,报49.28港元。到底发生了什么?
图源:stockanalysis
图源:stockanalysis
GIC为何突然要起诉蔚来?
据多家外媒报道,GIC已向美国纽约南区法院提交诉状,正式起诉蔚来及两位高管,指控其涉嫌证券欺诈,罪状包括:公开发布虚假和误导性财务信息、利用会计手段虚增营收、夸大利润以及隐瞒与一家关键关联方——蔚能公司(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的真实商业关系。
诉讼的焦点是蔚来的电池租赁业务。简单说,就是在面对资金紧张时,把本来是租出去的电池转由自己关联公司蔚能买下来,然后再把这部分交易记成自己的收入。问题是,这家蔚能公司表面看是合作方,实则是蔚来控股,全程受其财务控制。这种做法很可能违反了美国会计准则,属于典型的左手倒右手,涉嫌欺诈。
说得更直白一点:这就像你把家里的钱从一个账户转到另一个账户,然后对外宣称“我公司今年新增了一笔大订单,盈利可观”——你说投资人会怎么想?
这起风波其实早有前兆
2022年6月,知名美股做空机构灰熊研究(Grizzly Research)就曾点名蔚来财务造假,并发布了一份详细报告,指出蔚来正是通过蔚能虚增收入、隐瞒关联交易,从而美化财务报表。
图源:Grizzly Research
彼时蔚来官方很快回应称:报告存在大量不实信息,公司已展开独立调查,且第三方律师及会计团队审查后认为指控不成立。甚至连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也曾介入问询,但蔚来回复后,SEC就没有再进一步行动。
图源:蔚来汽车(NIO)官网
这背后是赔偿,还是更深的算盘?
虽然GIC目前并没有对这起诉讼公开回应,但业内人士都知道,这家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可不是佛系投资人。作为资产规模超过万亿新元,手头握着的,是新加坡几代人的国家储备。
有市场分析认为:GIC发起诉讼的目的,不只是要赔偿,而是降低潜在投资损失(对冲风险);同时通过法律行动,向市场释放一个信号:主权基金也会维权,不会被动挨打。在当前全球市场波动加剧、投资机构越来越注重长期回报与风险控制的背景下,像GIC这样的主权基金,主动出击维权的情况或许会越来越多。
蔚来作为一家具有科技想象力的企业,这一次在信任上出了问题,被质疑做账本身就敏感,再加上起诉方是GIC这种全球顶级机构,事件的影响力可能远超市场短期波动。
图源:蔚来汽车(NIO)官网
事情似乎出现了反转。
截至发稿前,有消息透露,GIC其实并未正式对蔚来集团及其高管提起诉讼。GIC 确实递交了一份法律文件,但主要是为了保留参与美国集体诉讼的权利,而不是单独发起诉讼。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更新时间:2025-10-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