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十多年,今年饮料上市公司披露的半年报业绩,是我感觉最‘触目惊心’的一年,没有之一。”一位即饮市场从业人士李先生告诉笔者。
之所以称之为“触目惊心”,正因一个残酷的现实浮出水面:在品饮汇整理的15家饮品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中(注:华润饮料仅有净利润下滑预报,截稿日止未披露财报),近半数企业扣非净利润下滑,部分企业甚至陷入“营收利润双降”的泥潭。
这其中包括养元饮品七大销区营收全线“溃败”;欢乐家、均瑶健康扣非净利润分别暴跌80%、94%;华润饮料净利润预计缩水20%-30%……
值得一提的是,承德露露、李子园、均瑶健康等4家公司都创下了近五年(2021-2025)的净利润业绩“新低”;而六个核桃母公司养元饮品的净利润也创下近四年新低,且上半年营收较2021年同期已下降超60%。
另一方面,以农夫山泉、东鹏饮料为代表的上市公司的上半年业绩则继续像“开挂”一样高歌猛进——东鹏饮料营收和净利润涨幅都在30%以上,并保持四年连续高增长的态势;而农夫山泉同样保持了多年连续增长的势头,还以平均“日赚4200万元”的“钞能力”在众多同行衬托中一骑绝尘……
冰与火的撕裂背后,一场从消费理念到产业逻辑的深层变革正在席卷整个饮品江湖,而背后有着怎样的趋势推手与风向走势?
◎图源:小红书用户@饮料里的一条鱼
2025年夏天,当东鹏饮料的“补水啦”电解质水与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比邻而居,而角落里的传统植物蛋白饮料渐渐蒙上尘灰。2025年的饮料行业分化图谱,正通过产品矩阵的宽度与深度悄然绘就。
当养元饮品的“六个核桃”营收下跌16.19%、当承德露露94.2%的营收仍系于杏仁露这一传统单品身上,头部企业早已构筑起立体化产品防线。农夫山泉的无糖茶业务以100.89亿元首超包装水,东方树叶单品牌贡献75亿收入的背后,是经典龙井茶、陈皮白茶、碳酸茶饮“冰茶”组成的组合拳。这些看似独立的产品线,实则背后也是精密的技术协同——云南4000亩自有茶园支撑的“低温析出+充氮隔氧”工艺,让不同风味的茶饮共享62%的高毛利基因。
而产品矩阵的最显著优势在于“攻守兼备”。东鹏饮料财报显示,除了东鹏特饮继续维持高增长外,第二曲线“补水啦”也在市场崭露头角,并且通过多规格、多场景布局实现了整体业绩的持续增长。如555ml/4元的“补水啦”主攻大众市场、1L装锁定家庭囤货场景、新推出的380ml“小补水”则渗透学生群体碎片化需求。这种立体布局让电解质水半年斩获14.93亿元,同比激增213.7%。
这种“全规格覆盖”策略,使产品无缝嵌入各类生活场景。同时,东鹏还推出了0糖荔枝、0糖柠檬无糖系列,进一步推动电解质水从“运动刚需”向“日常健康习惯”转化,目前24个活跃SKU成为其场景渗透的坚实底座。
而产品矩阵的终极战场在消费者心智。Z世代既愿为东方树叶明前龙井支付溢价,又热衷抢购5元/1L的大包装饮料,这种“分裂需求”让企业规划、布局第二曲线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这一点在李子园的财报中也可以看到,其一边在含乳饮料下滑中奋力突围,一边“持续推出无菌灌装杯装果汁饮料、气泡奶风味饮料、果粒果汁饮料、每日五黑等新产品。目前,新品所属的其他品类销售额增速已经超过100%。”这说明饮品企业采取“防御性单品+进攻性新品”的弹性产品策略,已然是当前市场竞争的标配。
由此可见,只有那些在“健康化趋势”主线下编织技术、场景、供应链多维网络的企业,才能将护城河拓宽为难以跨越的鸿沟。
渠道碎片、消费多元的时代,那些曾定义一个时代的经典大单品们可能正在经历残酷的退场仪式。
在养元饮品财报里,隐藏着这位植物蛋白饮料巨头的“无奈”:二季度净利润环比暴跌84.14%,上半年营利双降。另据财经媒体报道,持股机构也从去年265家蒸发至当前7家,这意味着消费与资本市场双双投出了“不信任票”。
这位曾经用六个核桃征服中国家庭的植物蛋白饮料“头号玩家”,如今在半年报里坦诚公司面临“产品种类单一、渠道分化、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而承德露露同样也陷入“大单品依赖”困局。尽管公司水系列产品产量激增4048.72%,但上半年3283万元营收尚不及主力产品杏仁露营收(13亿元)的零头。财报还显示,果仁核桃系列产量缩减15.58%、植物奶系列减产29.57%,也为传统植物蛋白饮料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图源:承德露露财报截图
还有“杯装奶茶第一股”香飘飘、椰汁企业欢乐家等细分品类巨头,整个2025年上半年都陷入了大单品的业绩焦虑——以香飘飘为例,财报显示,上半年冲泡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23亿元,同比下滑31.04%,但亮点在于即饮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91亿元,同比增长8.03%,第二曲线正在逐渐成形。
甚至为康师傅创造过200亿大单品奇迹的“冰红茶”,也让康师傅方面无奈坦诚:“2025年上半年500ml装冰红茶等饮品的量还是持平的,但1L装却出现了衰退。”
◎图源:小红书用户@小小英
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大单品失效后,企业们探寻“第二曲线”过程中的沉没成本之高令人咋舌,更进一步凸显当前饮品市场的竞争烈度远超旁人想象。
比如财报显示,经销模式营收占90%以上的承德露露,旗下新品水系列在报告期内大规模生产,生产量同比激增4048.72%,库存量同比增长1490.65%,对承德露露经销商而言无疑是一场严峻的新品动销压力测试。
还有均瑶健康的矿泉水、益生菌等新业务还未能及时造血,反而含乳饮料的基本盘开始松动,企业在其财报里表示:“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含乳饮料在饮料类目中整体市场份额同比减少近 13%,行业头部企业普遍面临增长瓶颈,均瑶健康的传统常温乳酸菌业务未能幸免。”
◎图源:小红书用户@刘北山
另一方面,来自渠道端的“异动”,也昭示着企业转型的艰难。财报显示,养元饮品上半年经销商数量增长(增长126家,减少98家)却换来18.52%的渠道收入下滑,包括华东、华中、华北等优势市场在内的七大销区全部遭遇销量“滑铁卢”;欢乐家净利大跌的背后是半年时间流失了775家经销商(新增264家);甚至食品巨头康师傅上半年也优化了3000多家经销商,最终换来一份“减收增利”的业绩……
时代的更迭从不体恤昔日的荣光。当00后用东方树叶的龙井新茶搭配减脂餐,用外星人电解质水补充健身流失的钠钾离子,那些依靠送礼场景和童年情怀生存的传统品类,正在消费者认知里缓缓沉没。
对传统饮料企业而言,其销量表现与传统渠道(经销商模式)的业绩息息相关。
在承德露露的财报里,经销模式上半年总营收下降17%;而在欢乐家财报里,经销模式总营收下降30%;
甚至包括华润饮料这家瓶装水巨头,在半年报中隐晦提及"经销体系调整导致区域供货波动",有媒体报道,其裁撤了12%的低效经销商,却引发多地商超断货危机。同时为应对竞品的价格绞杀,怡宝部分产品终端毛利被压缩到不足8%;
还有康师傅,半年时间经销商“优化”了3409家,最终交出一份“减收增利”的半年业绩……
◎图源:康师傅财报截图
一系列事件说明,在存量市场竞争周期中,传统渠道的压力与挑战在与日俱增,而另一面却是新渠道的崛起与革命。
一个显著的案例是,2024年零食量贩开始分流传统商超的食品饮料生意,而在2025年即时零售正在改写行业的游戏规则。上半年,东鹏"补水啦"900ml定制装在零食量贩渠道单月狂销7000万,折射出"大包装+低单价+即时满足"的新消费逻辑;而农夫山泉纯透食用冰在山姆上市首周即售罄12万包,盒马冷藏柜里的羽衣甘蓝汁月销破20万瓶,这些短保产品通过"30分钟达"模式突破传统渠道桎梏。
另据美团买菜数据显示,功能饮料在即时零售渠道的复购率是传统渠道的2.7倍,折射出"即需即得"消费逻辑的胜利。但对中小品牌而言,这柄双刃剑更为锋利——头部品牌占据即时零售70%的流量入口,区域饮料厂的曝光成本暴涨300%。
而2025年的冰柜大战也值得业内深思。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智能冰柜已然成为终极杀器。以东鹏饮料为例,30万台智能设备已渗透工厂宿舍和高速服务区,2025年计划新增的10-20万台设备将配备摄像头和AI算法。
◎图源:小红书用户@岁岁年年的碎碎念
当传统业务员还在用"每周三巡店"的节奏管理终端时,这些冰柜正实时反馈着:程序员偏爱1.5L无糖茶,女白领在午后偏好380ml小包装,建筑工地的销量高峰比办公楼早两小时。这种颗粒度达到分钟级的渠道洞察,正在削弱传统深度分销引以为豪的"人海战术"价值。
渠道迭代的阵痛中,让更多传统企业陷入困境——当企业半年报里频频出现"渠道优化""经销商整合",背后往往是区域市场崩盘的婉转表述。
或许,渠道革命的终局是全链路的数字化进化。当柠檬共和国用小红书数据反推盒马新品选品,当东鹏饮料用五码合一为渠道赋能时,饮料行业的竞争已从货架延伸到云端。也许在未来,渠道效率的计量单位不再是经销商数量,而是消费端大数据的精度。
当前,饮品创新的主战场已从营销策划部转向技术中心。
当农夫山泉的专利工艺解决行业十年未解的茶汤褐变难题,让9个月保质期的产品保持现泡口感;当康师傅“0℃冰萃技术”锁住茶氨酸,将技术壁垒转化为产品溢价能力;当东鹏饮料的自动化产线以每分钟800瓶的速度吐出380ml的"小补水",我们能发现:创新从来不是孤立存在,而是通过供应链深度捆绑形成放大效应。
比如东鹏饮料将电解质水单价压至4元/555ml,并通过“一元乐享”欲将“补水啦”的销售奇迹复制到“果之茶”;农夫山泉原料成本比外采低18%,实现毛利率超60%时,这些巨头们已然形成了更高的竞争壁垒,让中小品牌在价格与技术的双重挤压下几无立足之地。
◎图源:小红书用户@洋葱妈爱遛娃
而创新的源头正来自更细微的生理需求。凌晨两点的电商后台数据揭示着新趋势:在玻尿酸添加量达到5000mg/L的饮品柜台前,年轻女孩们为"可以喝的化妆品"支付着每瓶22元的溢价。这些创新不再泛泛谈论健康,而是精准狙击特定人群的痛点,比如给健身族的电解质水添加BCAA支链氨基酸,为久坐办公族定制的膳食纤维果饮,甚至出现针对脱发焦虑的何首乌风味气泡水。
更卷的是,甚至对饮料品牌而言,还不能忽略消费者消费时的情绪感受,这就为新品牌“卷创新”提供了更开阔的思路。比如柠檬共和国推出的现象级新品“云雾气泡果汁”,正是敏锐捕捉到年轻群体的矛盾需求——既要健康(美白、低卡)又要“爽感”(气泡刺激),还需社交价值(拍照分享),为此确立了“NFC柠檬原汁+果肉纤维+绵密气泡”的饮品创新公式,更构建起在巨头林立的饮品市场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不对称优势”。
◎图源:小红书用户@柠檬共和国LEMON REPUBLIC
但创新的最大悖论在于,真正的突破往往伴随着对传统的颠覆。比如好望水石斛汁的研发日志记载着痛苦的“减法”历程:历经11次配方调整,最终只保留铁皮石斛、雪梨汁和纯净水,用食材本味征服追求"清洁标签"的Z世代。这种"做减法"的勇气正在重塑行业,在配料表越来越短的竞赛中,传统饮料企业必须具备“不破不立”的勇气和“颠覆自己”的决心。
当然,技术的突破最终在消费场景兑现价值。因此,对饮料品牌创新方向而言,与其创造需求,不如为现存场景提供更优解。因此,当上班族将1.5升东方树叶当作办公室的牛马水替,健身青年用380ml"小补水"替代瓶装水,香飘飘以“健康之名”用原叶现泡茶替代传统杯装奶茶时,足以说明:饮品创新革命的重要一环,是要解码为消费者的多维场景健康饮水解决方案。
本文同步发布公众号《品饮汇观察》,信息来源于各媒体和品牌公开报道,图片均来自网络、官微、电商平台等,如无意中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