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饭要讲究顺序,先吃蔬菜
操作建议:
每餐开始时,先吃1小碟绿叶菜(如菠菜、西兰花)或菌菇类(如木耳、香菇);
蔬菜以清炒、白灼为主(少油少盐),避免沙拉酱、糖醋等高热量调味;
搭配少量蛋白质(如鸡蛋、豆腐),最后吃主食(米饭、杂粮馒头等),形成“蔬菜→蛋白质→主食”的进食顺序。
2.吃东西前判断是否是真饿,给自己10分钟冷静期
操作建议:
当“馋虫”发作时,先放下食物,喝一杯温水(有时口渴会被误判为饥饿);
观察身体信号:真饿时通常伴随轻微胃痛、乏力;假饿则可能是嘴馋、无聊或看到食物的条件反射;
若10分钟后仍感到饥饿,再少量进食(如1小把坚果、半根香蕉),避免一次性吃太多。
3.饭后适当运动
操作建议:
饭后30分钟内起身活动,避免久坐(久坐会减缓肠道蠕动和血糖代谢);
选择低强度运动:如慢走、拉伸、家务(擦桌子、叠衣服),心率控制在“微微喘气但能说话”的状态;
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绳),以免引发低血糖(尤其使用降糖药的人群需注意)。
来源: CCTV生活圈
更新时间:2025-08-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