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亿贱卖中国业务!星巴克被瑞幸打成狗,下一步要卖9.9元?

咖啡市场最大的新闻终于落地了。

11月4日,星巴克正式宣布与博裕资本达成战略合作,将中国业务最多60%的股权出让给博裕资本,基于约40亿美元的企业估值,星巴克中国业务总价值超过130亿美元。这是星巴克进入中国26年来,首次出让中国业务控股权。

这个消息让很多人想起2017年麦当劳的操作。当年麦当劳转让80%股权给中信和凯雷后,中国公司改名为金拱门。现在轮到星巴克了,网友们已经开始给合资公司起名字,绿人鱼、绿海妖,各种段子满天飞。

但玩笑归玩笑,星巴克这次出售控股权,背后是中国咖啡市场格局的彻底改变。从42%的市场份额跌到14%,从中国咖啡市场的老大沦为第三名,这两年星巴克在中国过得确实不容易。

2017年,星巴克花13亿美元买断统一集团所持股份,实现中国业务全面直营。那一年,星巴克在中国有近3000家门店,占据42%的市场份额,稳坐中国咖啡市场头把交椅。

也是在2017年,瑞幸在北京开出了第一家店。当时没人想到,这个靠APP点单和9.9元低价券起家的品牌,会在几年后彻底改写中国咖啡市场的规则。

瑞幸的扩张速度快得惊人。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瑞幸一季度净新开门店1757家,截至一季度末门店总数达24097家。相比之下,截至2025财年末,星巴克中国门店总数为8011家。瑞幸的门店数量是星巴克的三倍。

更要命的是营收。2024财年,瑞幸全年总净收入为344.75亿元人民币,星巴克中国营收29.58亿美元,约合210.6亿元人民币,同比还下降了1.4%。瑞幸的营收已经是星巴克中国的1.6倍。

市场份额也被彻底颠覆。根据行业数据,瑞幸以35%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而星巴克的市场份额已经降到了14%左右。从60%跌到14%,星巴克用了不到十年时间。

星巴克的困境不只是门店数量被超越。2025财年第一季度,星巴克中国地区营收7.44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受平均售价下降4%和同店交易下降2%的影响,中国地区第一财季同店销售额下降6%。

更严峻的数据是,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已经连续多个季度下滑。2024财年第四季度,中国市场门店销售额同比下滑14%。虽然2025财年第一季度降幅收窄到6%,但依然是负增长。

租金成本的上涨也在挤压星巴克的利润空间。过去,商场愿意给星巴克匹配更低的门店租金,甚至免租金入驻。但现在本土咖啡和茶饮品牌也在获得这种优待。

有商场甚至想要更换掉星巴克,找瑞幸或者M Stand等愿意出固定保底租金的其他咖啡品牌。

产品创新也跟不上节奏。2024年星巴克推出78款新品,远少于瑞幸的119款。瑞幸平均每3天就有1款新品上市,小白梨拿铁、轻咖柠檬茶等新品上市首周销量均突破百万杯级别。

轻轻茉莉·轻乳茶首月销量突破4400万杯,小黄油拿铁成为2024年第四季度销量仅次于生椰拿铁的TOP2单品。

能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拿下星巴克中国控股权,博裕资本的实力不容小觑。

从2025年2月开始,美国KKR、香港方源资本、华润控股、美团、高瓴资本、凯雷投资、信宸资本、春华资本、博裕资本、红杉中国等超过20家机构都参与了竞购。

博裕资本成立于2010年,由中国平安集团前总经理张子欣和TPG资本前中国区高管马雪征等人创立,管理着近百亿美元的基金。背后有新加坡GIC、淡马锡以及李嘉诚基金会等重量级投资方。

博裕资本在消费领域的投资经验丰富。投资组合包括极兔快递、小红书、爱奇艺、快手、SHEIN、网易云音乐、汽车之家、华润饮料等93家公司。今年还入股了蜜雪冰城,出资4000万美元认购基石股份。

更让市场关注的是,今年5月博裕资本完成了对北京SKP商场42%到45%股权的收购,SKP估值约50亿美元,交易额超100亿元。博裕资本在商业地产和物业管理方面的专长,或将帮助星巴克在中国进一步扩张。

星巴克这次出售控股权,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麦当劳。2017年麦当劳转让80%股权给中信和凯雷,通过本土化加盟、拓展外卖渠道、推出鸡肉卷、肉夹馍等本土风味产品,实现了门店翻倍和利润率提升。

2024年,凯雷将所有麦当劳中国股份卖回给麦当劳全球,价格约18亿美元,六年实现6.7倍回报。这个案例给了星巴克很大的信心。

星巴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倪睿安表示,博裕在本地市场的经验与专长,将有力加速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小城市及新兴区域的拓展。双方的愿景是将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规模从8000家逐步拓展至20000家。

星巴克想要拓展到20000家门店,必然要大力进军下沉市场。但这并不容易。2024年星巴克在中国新增了166个县级市场,截至2025财年末已覆盖1091个县级城市。

问题在于,星巴克在一线城市与三线城市的定价大致相同,一杯咖啡动辄三四十元。尽管关于县城贵妇的报道屡见不鲜,但月薪三四千元的低收入人群是县城消费主体这一事实没有变。对他们而言,极致性价比往往更有吸引力。

瑞幸董事长兼CEO郭谨一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瑞幸没有提价计划,9.9元的活动也会持续开展。

库迪咖啡更是通过跨界便利店业态快速扩张,2024年上半年门店数量超过1万家。蜜雪冰城旗下的幸运咖借助供应链优势和低价策略,门店数量已突破3000家。

星巴克如果继续坚持30元左右的价格带,在下沉市场很难与这些平价品牌竞争。但如果大幅降价,又会损害品牌形象,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怪圈。

星巴克曾经引以为豪的第三空间概念,在中国市场也面临挑战。瑞幸咖啡把用户搬到了线上,主打外送的快取店只有二三十平方米,成本更低,扩展更快。

与此同时,霸王茶姬、茶颜悦色、奈雪的茶等新茶饮品牌,也在打造自己版本的第三空间。长沙IFS的茶颜悦色店被做成了景区,各大商圈的奈雪的茶Pro店同样注重空间体验。

这些深谙第三空间2.0哲学的新茶饮品牌,抢走了星巴克的目标客户。

根据星巴克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财年业绩报告,中国市场第四季度净收入达8.32亿美元,同比增长6%,连续第四个季度增长。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连续第二个季度正增长。门店经营利润率始终保持在健康的两位数水平。

这些数据显示,星巴克中国近期产品线的调整已初见成效,业务呈现出积极增长态势。但与瑞幸的高速增长相比,星巴克的复苏步伐还是太慢了。

博裕资本入主后,星巴克中国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保持品牌调性的同时,提升运营效率,加快门店扩张,推出更符合本土需求的产品。

博裕资本在消费零售领域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在商业地产方面的专长,可能会帮助星巴克降低租金成本,优化选址策略。同时,博裕资本对本土市场的深刻理解,也有助于星巴克推出更接地气的产品和营销策略。

根据协议,星巴克预计其中国零售业务的总价值将超过130亿美元,价值由三部分构成:向博裕出让合资企业控股权益所得、星巴克在合资企业中保留的权益价值,以及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内持续支付给星巴克的授权经营收益。

星巴克将保留40%股权,并继续拥有其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所有权。这意味着星巴克依然能从中国市场的增长中获益,同时通过引入本土合作伙伴分散风险。

从奢侈品到日常饮品,中国咖啡市场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完成了这个转变。星巴克出售控股权,是对这一变化的正式承认。

未来这家咖啡巨头能否放下身段,推出更贴合本土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甚至加入平价咖啡竞争,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中国咖啡市场的竞争还会继续,消费者成了最大赢家。无论是26元买星巴克的环境,还是9.9元买瑞幸的效率,选择权都在消费者手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美食   下一步   中国   业务   资本   咖啡   麦当劳   市场   美元   品牌   中国市场   本土   租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