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死后,为何展昭一夜之间就消失了?看包拯临终前说了什么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方丈

编辑| 幸运

初审| 天坛

《——【·前言·】——》

提起包拯和展昭,大家都知道这对搭档在开封府里办案如神,一个铁面无私,一个身手了得。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包拯一死,展昭这个御猫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人见过他。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展昭是因为失去了靠山才逃跑的吗?还是说包拯临终前到底跟他说了什么话?

一个驸马的死刑,暴露了多少秘密

说起包拯最出名的案子,那就是怒斩驸马陈世美了。

这个案子办得是轰轰烈烈,也让包拯彻底得罪了朝廷里的一大批人。

陈世美这个人原本就是个穷书生,娶了秦香莲过日子。

谁知道他一考中状元,立马就变了脸,不但不认老婆孩子,还攀上了公主做了驸马。

秦香莲千里迢迢带着孩子来找他,这个陈世美不但不认,还想要杀人灭口。

要不是展昭及时出手,秦香莲母子三人早就没命了。

包拯接手这个案子的时候,朝廷上下都在看他的笑话,觉得他一个小小的开封府尹,敢动公主的丈夫?

包拯就是这样的脾气,管你是驸马还是什么人,犯了法就得死。

太后亲自来求情,公主跪在地上哭得稀里哗啦,包拯愣是没松口。

最后铡刀一落,陈世美人头落地,全开封府的老百姓都拍手叫好。

这件事情过后,包拯在民间的声望更高了,老百姓都说他是青天大老爷。

可是在朝廷里,他已经被贴上了不识时务的标签。

特别是庞太师,对包拯更是恨得牙痒痒,天天琢磨着怎么收拾他。

太师府里的深夜访客

庞太师这个人在朝廷里一手遮天,连皇帝都要给他几分面子。

陈世美死了以后,他就开始暗中收集包拯的罪证,想要一举扳倒这个眼中钉。

包拯什么人?做了这么多年官,手脚干净得很,庞太师找了半天也找不出什么把柄。

就在庞太师焦头烂额的时候,展昭出现了。

那天晚上,庞太师正在书房里批阅公文,忽然感觉背后有股凉风。

回头一看,一个黑衣人正站在窗边,月光照在他脸上,正是那个人称御猫的展昭。

展昭这次来可不是为了抓贼,而是为了警告庞太师。

他把手里的剑往桌子上一放,剑锋正好对着庞太师的脖子。

展昭说话也直接,告诉庞太师别再打包大人的主意,不然后果自负。

庞太师当时吓得面如土色,但嘴上还是硬气。

他威胁展昭说,敢在太师府行凶就是造反。

展昭笑了笑,身影一闪就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桌上那把剑还在微微颤抖。

从那以后,庞太师确实老实了一段时间,不敢明目张胆地对付包拯。

可是他心里的恨意更深了,开始暗中联络其他大臣,准备来个群起而攻之。

一场救援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说起包拯和展昭的第一次相遇,那还得从包拯刚当上定远县令说起。

那时候的包拯还是个愣头青,满脑子都是为民做主的想法,根本不知道江湖险恶。

从京城到定远县要走好几天的山路,路上经常有强盗出没。

包拯带着几个随从走到崂山的时候,就遇上了崂山双煞。

这两个强盗在当地横行多年,专门劫财害命,连官府都拿他们没办法。

包拯的那几个随从一看见强盗就吓得腿软,扔下主人就跑了。

包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哪里是这两个亡命之徒的对手?眼看着就要性命不保,一个黑影从天而降,正是路过此地的展昭。

展昭的武功确实了得,三两下就把崂山双煞给制服了。

包拯当时就想按照大宋律法处置这两个强盗,展昭却说江湖事江湖了,杀了他们就完事了。

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就因为这事儿产生了分歧。

包拯坚持要把强盗押送到县衙受审,展昭觉得这个书生有点意思,就答应了。

到了县衙以后,包拯公正执法,该判死刑的判死刑,该流放的流放,一点也不含糊。

展昭在一旁看着,心里对这个新县令刮目相看。

从江湖侠客到官府护卫的转变

展昭本来是个自由自在的江湖人,有自己的原则和做事方法。

他武功高强,行侠仗义,在江湖上也算小有名气。

按理说,这样的人是不会给官府做事的,因为江湖和官场本来就是两个世界。

包拯救命之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被包拯的人格魅力给征服了。

在那个贪官遍地的年代,像包拯这样真心为老百姓着想的官员实在太少了。

展昭跟着包拯办了几个案子,发现这个人是真的不一样。

别的官员都想着怎么捞好处,怎么讨好上司,包拯却只想着怎么为民做主。

有一次,一个富商想要贿赂包拯,被他当场赶了出去。

还有一次,上级官员暗示包拯对某个案子网开一面,包拯直接回绝了。

展昭看在眼里,心里越来越佩服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县令。

他觉得跟着这样的人做事,比在江湖上飘荡有意义多了。

就这样,展昭主动提出要做包拯的贴身护卫,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

包拯从定远县令一路升到开封府尹,再到龙图阁大学士,展昭始终跟在身边。

两个人从最初的救命之恩,发展成了生死与共的兄弟情谊。

宦海沉浮中的忠诚守护

当了开封府尹以后,包拯面临的挑战更大了。

开封是首都,什么样的案子都有,什么样的人都敢来找麻烦。

有钱有势的人犯了法,总想着走后门摆平;没钱没势的老百姓被欺负了,只能指望包拯为他们做主。

展昭的作用这时候就显现出来了。

他不仅仅是包拯的保镖,更是他的眼睛和耳朵。

很多案子的线索都是展昭暗中调查出来的,很多证据也是他冒着生命危险搞到手的。

有一次,一个大户人家的少爷强抢民女,还把女孩的父亲打成重伤。

这家人有钱有势,在开封城里横着走。

包拯要办这个案子,需要确凿的证据,展昭就连夜潜入那户人家,把犯罪证据全都搞到了手。

还有一次,几个贪官勾结奸商,倒卖朝廷的军粮。

这些人做得很隐秘,表面上看不出什么破绽。

展昭化妆成商人,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摸清楚了他们的底细,最后一网打尽。

每一个案子背后,都有展昭的辛苦付出。

包拯能够在官场上站稳脚跟,展昭功不可没。

两个人配合得天衣无缝,包拯在明处执法如山,展昭在暗处查案如神。

临终前的那番肺腑之言

包拯到了晚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长年的操劳让他积劳成疾,加上朝廷里的明争暗斗,心情也越来越沉重。

展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劝包拯保重身体,但包拯总是说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

包拯最后一次病倒是在处理完一个冤案之后。

那个案子很复杂,涉及到好几个大臣的利益。

包拯硬是顶着压力把真相查了出来,为一个无辜的人洗清了冤屈。

案子结了,他也病倒了。

躺在病床上的包拯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就把展昭叫到了跟前。

包拯告诉展昭,自己这辈子得罪的人太多了,特别是那些权贵,对他恨之入骨。

他死了以后,这些人肯定会想方设法报复跟他亲近的人,展昭首当其冲。

包拯说得很直白,他让展昭在自己死后立即辞官,远离开封,回到江湖上去。

包拯说,江湖虽然危险,但至少是明刀明枪,不像官场这么阴险。

展昭的武功高强,在江湖上自保没问题,留在官场反而危险。

展昭当时就想反驳,说自己不怕那些人的报复。

包拯摇摇头,说这不是怕不怕的问题,而是没有必要。

包拯说,自己这辈子做的事情已经够了,该为老百姓做主的都做了,该得罪的人也都得罪了。

展昭跟着他这么多年,付出得够多了,不应该为了一个死人再冒险。

包拯最后说,如果展昭真的把他当兄弟,就答应他这个遗愿。

展昭含着眼泪点了点头。

一夜消失的真相

包拯死后三天,展昭就从开封府消失了。

他没有跟任何人告别,没有留下任何信息,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很多人都觉得奇怪,这个御猫怎么说走就走了?

其实展昭在包拯死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他把自己在开封府的所有东西都处理干净了,该销毁的销毁,该交给别人的交给别人。

包拯的丧事办完以后,展昭就连夜离开了开封。

展昭走得这么干脆,一方面是遵守对包拯的承诺,另一方面也是他对官场彻底失望了。

包拯一死,朝廷里那些小人立刻就露出了真面目。

他们表面上来吊唁,背地里却在庆祝包拯这个眼中钉终于死了。

展昭看透了这些人的嘴脸,也明白了包拯的苦心。

留在官场确实没有意义,与其跟这些小人纠缠,不如回到江湖上去,重新做回那个自由自在的侠客。

从那以后,江湖上再也没有人见过展昭。

有人说他隐居深山,有人说他远走他乡,也有人说他改名换姓继续行侠仗义。

真相如何,恐怕只有展昭自己知道了。

结语

包拯和展昭的故事,说到底就是一个关于忠诚和友情的故事。

包拯临终前的安排,看似是在赶走展昭,实际上是在保护他。

这种超越了上下级关系的深厚情谊,比什么都珍贵。

展昭能够理解包拯的苦心,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也证明了他对这份友情的珍视。

两个人虽然生死相隔,但这份情谊却永远不会消失。

参考文献来源:

石玉昆著《三侠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

《宋史·包拯传》,中华书局标点本

程穆衡编《包公案》,华夏出版社,2019年版

王利器注《七侠五义校注》,中华书局,2020年版

谭正璧著《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历史   临终   太师   案子   江湖   朝廷   官场   崂山   强盗   县令   驸马   府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