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高原浅埋施工难题丨西成铁路2标首座隧道恰日隧道贯通!

6月27日,西成铁路2标恰日隧道在甘南高寒山区实现精准贯通。这条全长1330米的单洞双线隧道以“浅埋如纸、围岩破碎”两大难题著称,建设者通过创新工艺和党建引领,在“地质禁区”中开辟出高原隧道施工的新路径,其技术成果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关键示范。

隧道DK227+593处下穿浅埋沟段,浅埋段长度79m,埋深最小处1.3米,粗角砾土地层如同“豆腐层”,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塌方冒顶。建设团队创新采用“自进式管棚+小导管”双层支护体系,在1.3米的极限覆土下实现了“零沉降”穿越。进口位于陡峭的崖壁之上,为确保施工安全,施工人员秉承“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采取人机联动的作业方式,成功开辟出施工道路。为保障进洞安全,在进洞20米的范围内,采用劈裂机进行稳扎稳打的逐榀开挖与逐榀支护,最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此外,项目团队建立“超前预报-工法调整-效果验证”闭环管理:采用地质雷达与TSP超前预报系统,对掌子面前方30米范围进行地质扫描,发现破碎带时立即启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针对Ⅳ级围岩采用标准三台阶法,Ⅴ级围岩段增设临时横撑,将施工风险降到最低。更值得关注的是“红色引擎”的作用——项目党支部设立党员责任区,组建攻坚突击队在浅埋段施工时,党员技术团队不分昼夜,全程进行现场盯控与指导,及时调整支护方案,避免了多次潜在风险。这种“支部建在工点上”的模式,让党旗在海拔3200米的隧道深处高高飘扬。

施工中还创造了生态保护与工程建设的和谐范本。穿越洮河生态保护区时,建设者采用“喷播植草”技术,给山体披上“绿外衣”,同步建设的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废水零排放,让工程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恰日隧道的贯通,标志着西成铁路2标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能力实现关键性突破,为标段后续隧道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节点性胜利,不仅展现了建设团队在高原特殊地质环境下的攻坚实力,更展现出缺氧不缺精神的铁道兵精神,推动项目整体施工进度迈向新台阶,为西成铁路2标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助力国家西部交通网络完善注入了强劲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3

标签:科技   隧道   高原   首座   难题   铁路   围岩   地质   铁道兵   团队   建设者   精神   项目   超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