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明天大消息!国产光刻机,周三要启动?空仓满仓看(附股)

10月15日(明天),中国半导体产业或许迎来重要的关注时刻。

明天即将举办湾芯展上,国内高端半导体设备领军企业新凯莱正式发布31款自主研发的核心设备,全面覆盖刻蚀、薄膜沉积、离子注入、清洗等芯片制造关键环节。

这场发布会不仅是一次技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或许会吸引市场资金的关注。

这一突破,来得恰逢其时,当下的国产化。

一、技术破壁:从“跟跑”到“并跑”

长期以来,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被ASML、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泛林(Lam Research)、东京电子(TEL)等欧美日巨头掌控。

尤其是在7nm及以下先进制程中,设备的高度复杂性与极高的技术壁垒,使得国产厂商长期处于“望尘莫及”的被动地位。

即便在成熟制程领域,国产设备的渗透率也始终受限于核心模块依赖进口、稳定性不足等瓶颈。

而新凯莱此次发布的31款设备,有可能改变了这一局面。

其产品矩阵之完整、技术指标之先进,或许可对标国际一线水平。

以高端介质刻蚀设备为例,新凯莱实现了亚纳米级的工艺控制精度,满足5nm节点的严苛要求;在薄膜沉积领域,其原子层沉积(ALD)与化学气相沉积(CVD)设备不仅良率稳定,更在材料兼容性与产能效率上实现反超。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些设备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射频电源、真空腔体、精密运动平台、传感器系统等大部分都是国产化。

这意味着,即便在全球供应链最紧张的环境下,新凯莱的设备依然能够稳定交付、持续迭代。这种“全栈自主”的能力,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二、战略突围:光刻机或迎来突破

当前,中国芯片产业面临的难题,或许就是EUV光刻机。

ASML的EUV设备而其出口限制让国内晶圆厂一度陷入“有设计、无制造”的窘境。

然而,新凯莱的崛起,在现有条件下探索非EUV路径的先进制程方案。

其核心逻辑在于:即便无法获得EUV光刻机,只要在刻蚀、薄膜、离子注入等配套环节实现极致优化,仍可通过多重 patterning(多重图形化)等工艺手段,实现7nm甚至5nm制程的量产。

这正是新凯莱的战略价值所在。其设备群不仅性能达标,更通过深度协同优化,显著提升了多重曝光工艺的良率与效率。

换句话说,新凯莱用通过系统级协同优化,提升了整体工艺效率与良率,为国内芯片制造打通了一条不依赖EUV的“自主通道”。

这不仅是技术上的替代方案,更是主动破局。

与此同时,新凯莱设备的单位成本较同类进口设备降低20%-30%。

这一优势将极大缓解中芯国际、华虹等本土晶圆厂的资本开支压力,提升先进制程的经济可行性,为国产芯片的大规模商业化铺平道路。

三、生态构建:打造全链条国产化

此次发布会的另一大亮点,是新凯莱旗下子公司“万里眼”同步推出的高速示波器。

这款测试仪器带宽高达110GHz,采样率突破256GSa/s,可精准捕捉高速数字信号与射频信号,广泛应用于先进封装、AI芯片验证、通信芯片测试等领域。

这一布局意义深远。

过去,高端示波器市场几乎被泰克(Tektronix)、是德科技(Keysight)等美国厂商垄断,成为国产芯片研发与量产测试环节的“隐形瓶颈”。

万里眼的突破,或许意味着新凯莱已从“制造设备”延伸至“测试验证”,构建起从晶圆制造到芯片验证的完整闭环。

这也反映出:未来的半导体竞争,不再是单一设备的比拼,而是全链条生态的较量。

写在最后

近期,外围不确定的影响仍在。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外部环境复杂背景下,国产化进展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新凯莱概念”在资本市场的关注度,结合当下的时间点,值得我们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笔者坚持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5

标签:科技   光刻   明天   消息   周三   设备   芯片   核心   薄膜   先进   工艺   市场   示波器   量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