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倒计时!做好这些事,轻松应对“烤”验


“小扇引微凉

悠悠夏日长”

一年一度的“入伏”

在7月20日即将到来

三伏天是一年中

气温最高、又湿又闷的时段

做好前期准备

才能轻松应对这份“烤”



“入伏”准备知多少?


1
饮食




伏天气候炎热,饮食应以“多酸多甘、补气去火”为原则,可选用一些消暑粥来滋补身体,补气清暑、调理脾胃。

药粥最适宜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食用,如薏米赤小豆粥、绿豆百合粥、冬瓜莲子粥、荷叶绿豆粥等。

可多吃具有去火作用的新鲜蔬果,如苦瓜、西红柿等;慎食辛辣刺激、肥甘油腻的食物;少喝冷饮。

夏季要注意补水,不能等到感觉口渴才喝水。

2
运动




活动强度要适量,锻炼以散步、做操等轻度运动为宜,时间不超过1小时。

可以选择清晨或傍晚比较凉爽的时进行。

运动后应避免大量饮水,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甚至诱发心梗。

3
情绪




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生气,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防止“情绪中暑”危害身心健康。

在夏季的中午可以进行短时间的午睡、静坐、闭目养神活动。

穴位按摩也可平心静气。在天气炎热、心情烦躁甚至心紊乱的时候,可以通过揉按劳宫穴和内关穴以达到清心安神的作用。

4
起居




夏天昼长夜短,因此在生活起居方面应做到早睡早起,晚上11点前入睡,避免熬夜,养成睡午觉的习惯。

夏季失眠者,可以练习“呵”字功:

  • 开始练习时,双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

  • 两膝微屈,头正颈直,含胸收腹,直腰拔背。

  • 两手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两手掌轻靠于大腿外侧。

  • 全身放松,两眼微开,平视前方。

  • 练功时用鼻自然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收腹、提肛,人体重心略向后移,脚跟着力。

  • 足趾轻微点地,轻轻发出“呵”声。


伏天调养小技巧


1


养心护心

“汗为心之液”,夏天汗液大量排泄,不仅伤心气,还会导致心阴虚,容易受到暑热邪气的侵犯,所以伏天养心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对于本身有心脏病的患者。

适当进食红色食物可养心、温阳、助眠,如红枣、红豆、樱桃等。


2


清热除湿

三伏天闷热潮湿,人体易受湿邪侵袭。

平时可以多按摩足三里、承山穴,还可以选择背部拔罐及背脊两侧刮痧,都可以起到祛除湿邪、调和营卫的功效。

夏季泡脚可清热除湿。睡前用热水泡脚,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足部经络,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等作用,还能提高睡眠质量。

3


避免受凉

夏天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可能与人们长时间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过大有关。

虽然人体有一定的体温调节能力,但这个能力是有极限的,一般8℃~10℃为宜。

温差过大,会产生一系列不适反应,表现为头晕、疲倦、全身不适、精神不振及免疫功能下降等。

姜枣茶可以缓解空调冷气导致的受寒。三伏天可以多喝一些姜枣茶。取姜3片、大枣3颗、红糖适量,煮沸后代茶饮即可。


4


冬病夏治

三伏天气温高、阳气盛,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

选用具有辛温祛寒作用的药物贴于特定穴位,通过经络传导,温补阳气、驱寒祛邪,可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对咳嗽、哮喘、鼻炎等易在冬春季发作、加重的疾病,可起到防治慢性疾病、减轻症状、强身健体的作用。

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了三伏贴,还有三伏天针刺,三伏天拔火罐、三伏灸等。



从今天起

开始做好

饮食、运动和情绪等方面的调节

让自己顺利度过

三伏天的“烤”



来源:广西疾控微信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5

标签:养生   倒计时   轻松   伏天   养心   作用   经络   夏季   人体   补气   阳气   脾胃   穴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