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市场变天?积累千亿库存,经销商哭诉:卖一箱亏200挺不住了

文 | 招财小羊

编辑 | 招财小羊

“卖不出来赔钱,卖出来一箱还得亏200!”

“真挺不住了!我都快亏出来一辆奔驰了!”

转眼间来到7月1日,2025年已经过去一半,可在这上半年,整个白酒行业经历了巨震!

放在之前,上半年一般就是白酒的销售旺季,有人选择囤酒,也有人买酒送人。

再加上上半年节日一个接着一个,按道理来说,保证基本的销量并且不亏本完全没问题。

可惜,进入2025年不少经销商都失算了,别说春节和五一,就连618都没能阻止住白酒的“跌”!

最新数据显示,53度飞天茅台散瓶批发价已跌破1800元关口,较三年前3000元的高位近乎腰斩。

同样的是,昔日头部品牌五粮液、国窖等白酒品牌,有的一路甚至跌到了仅有上百元!

在白酒价格一路下跌崩塌的过程中,不少厂家和经销商“痛不欲生”。

然而,在这背后实则存在诸多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昔日的抢手货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这个价格到底还能跌到什么地步?”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中国经济周刊】【证券时报】【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直播济南】【第一财经】【长江云新闻】【风云传播】【新浪财经】【经济观察报】(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1、市场进入“跌跌跌”模式,有人怀疑“禁酒令”

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尤其是在高端白酒中,其整个体系都在经历着系统性地崩塌。

除了上述提到的最知名的茅台这一白酒品牌,如此“颓废”的形势遍布在各大品牌之中!

比如五粮液普五批价下探至800元区间,国窖157单月下跌20元。

再如洋河、汾酒等次高端品牌也都纷纷不断跌破各自价格防线。

而曾经坚挺的原箱茅台与散瓶价差急剧收窄,渠道囤货套利模式也慢慢在失效。

而另一边,不少的厂家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高端化之梦,其出具的指导价仍在千元之上。

而对于经销商而言,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

之前为了抓住时机进行囤货,但如今,也不免出现积压的场面。

货卖不出去,资金链无法修复,而库存的周转天数从100多天激增至200多天。

所以很多经销商都是叫苦连天,认为自己实在是太难。

当然,对于这一现象的出现,不少人将矛头指向了5月份官方出台的“禁酒令”上!

毕竟在官场上,“酒文化”一直都很盛行,而每当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酒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新规的出现,就没人买了,销量自然下滑。

但实际上,这只能说单纯的是一种巧合!

为何这样说,从几个数据就完全可以看得非常明白!

如果放在十几年前这个政策出现,那影响一定会非常大。

因为彼时在整个白酒消费市场上,政务消费占比高达40%,就快要接近于二分之一。

可在2年前,根据当时的数据来看,这个占比就已经跌到了5%。

而更明显的跌落就是在当年白酒在政务渠道的销量,仅仅只有1%。

这完全足以说明,2025年白酒整个行业的大动荡与新政策的出现关系并不大。

如果非要说是有影响,那大概只是存在于心理层面。

反而,在这项政策出现之前,白酒市场的下滑已经是众人皆知的秘密。

那么白酒市场的崩塌到底与什么有关呢?

2、背后另有原因,产能过剩与消费不振

所谓“刨树要搜根儿”,想要找原因,还是要从自身上查。

对于白酒这个消费品而言,它似乎早已经脱离了自己本身的真实属性!

多年来,它不再是饮品,反而在通过价格的高低来彰显身份的尊贵与否。

并且除此之外,什么情绪消费、社交价值等这种附加性是越来越高。

而本质上的“跌”,其实是产能过剩以及供需失衡产生的一种恶性循环。

这里面所言的产能还包括,不少厂家与经销商的大量存货。

在2024年的整个行业数据中,其终端库存周转天数高达868天(创五年新高)。

一些上市酒企库存超7600亿元,社会总库存直接突破了1万亿元!

这样的数字或许没有太大的概念,但当一仓库接着一仓库地酒摆在那里,一定会让人震惊。

虽然这几年为清库存,不少厂家也降低了产能,可总体而言,未销售出去的产品数量还是巨大的。

更难生存的则是那些经销商,他们没有更多可用的资金,所以为了回笼资金,只能进行“踩踏式抛售”。

再加上各酒企之间的竞争,从开始的降价到贬值再到滞销,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对于代理酒水销售商而言,如果选择一味进货会压垮自己,而不进货又可能丢失代理权。

可以说是进退两难,但偏偏在外部,整个社会上的消费力度早已不如之前。

政府也曾出台多项政策刺激消费,但显然,有效果但并没有那么好。

最终,别说是经销商,就连厂商也开始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提高自己的销售量。

其实说白了,白酒市场消费的低迷与整个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关系。

毕竟手中没钱?怎么会有人买得起呢?

当然,除了这些原因,很多头部厂商其实也忘记了自己背后的消费者

3、年轻人爱上低度酒,白酒创新步伐太慢

当今整个酒市场上,一代接着一代的年轻人无疑是最具有潜力的消费者。

他们比中年人更年轻,也比老年人更舍得花钱,并且也喜欢小酌。

但是,白酒这种浓度过高的酒显然不是他们的首要选择。

在酒桌文化依旧盛行的今天,Z世代群体对这样的文化十分反感。

如今的年轻人更多地考虑自身健康状况,在酒类的选择上更加追求“轻负担”。

比如鸡尾酒、果味啤酒、预调酒等,达到一种微醺的感觉即可。

并且,相比于白酒,这些酒类的价格也更加亲民一些,更贴合他们自身的购买力。

而相关的数据也同样给出了答案。

在《2024年年轻人喝酒报告》中显示:

“啤酒、果酒、鸡尾酒占据年轻人选择的前三位置,占比分别为51.1%、44.9%、41.8%,白酒则以31.8%的占比位列第四!”

另一方面,白酒整个行业在产品的创新上也略逊色一些。

虽然早在2022年茅台就曾尝试过品牌联合创造出茅台冰激凌。

但可惜,因为其定价过高,当热度散去,其整个冰激凌带来的收入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从2025年1月开始,其冰激凌店就开始相继关闭,在3月的报道中显示:

“茅台冰淇淋事业部已于2025年2月底解散!”

而在今年的啤酒市场上,河南老牌子金星突出重围,将自己的啤酒与信阳的毛尖进行强强联合,推出了中式茶啤。

这一概念的创新直接点燃了年轻消费者的热情,既让人感觉到养生的气息,也能尝到微醺的快乐。

并且,在紧跟这一茶啤之后,什么冰糖葫芦啤酒、百香果啤酒也纷纷出现。

再加上如今啤酒市场上,各种精酿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其物美价廉,性价比更高。

而反观白酒,消费者不仅容易高价钱买到的假冒的,平日里即使想喝也不敢喝多。

虽然也有创新,但是很明显就是从产品本身出发,而不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

所以也可以这样理解:

“不是消费者放弃了白酒,而是白酒放弃了消费者!”

写在最后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整个白酒行业走势依然十分不明朗。

尤其是对于一些中部和尾部的厂家而言,如果想要脱颖而出,必须依靠创新。

不仅要明白更大消费群体的喜好,还要在价格上,产品本身上以及附加价值上进行升级。

唯有这样,这个有着千年文化的白酒,或许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

对于有白酒经销商吐槽自己亏得太多这件事情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中国经济周刊】【证券时报】【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直播济南】【第一财经】【长江云新闻】【风云传播】【新浪财经】【经济观察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美食   白酒   库存   经销商   市场   茅台   消费者   啤酒   价格   厂家   小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