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某幼儿园的铅中毒事件令人揪心
251名幼儿中233人血铅异常
源头竟是自制食物里的含铅颜料
这给我们敲响警钟
生活中有很多隐藏的“铅陷阱”
正悄悄威胁孩子健康...
铅是一种质地柔软、可塑性强的银白色重金属,在冶炼、电池制造、涂料等工业领域应用广泛。正常情况下,它安分守己,但一旦进入人体,就会露出狰狞面目——对孩子的伤害几乎是全方位的:
1.损伤神经系统,影响大脑发育,可能导致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
2.破坏血液系统,引发贫血,让孩子脸色苍白、浑身乏力。
3.干扰消化系统,导致食欲暴跌、腹痛便秘。
4.阻碍生长发育,让孩子身高、体重增长滞后,甚至影响骨骼发育。
孩子相比成人,就像脆弱的幼苗,更易被铅“盯上”。
他们小手闲不住,到处摸爬,还总爱把手放进嘴里,这就给了铅尘可乘之机,加上孩子对铅的吸收率高,排泄率却只有约66%,近三分之一的铅会留在体内“搞破坏”。
而且孩子的身体各系统还在发育中,格外脆弱,铅带来的伤害也就更加明显。
铅的踪迹远比我们想象中更隐蔽,这些地方就可能藏着它:
1.生活环境:家里用了含铅油漆、墙纸,家具掉漆,或是住在工厂等污染源附近,都可能让孩子暴露在铅环境中。
2.饮用水:老旧含铅水管、焊料管道里的自来水,长期滞留后用来给孩子冲奶粉、做饭,铅就会随着水流进入孩子身体。
3.玩具:廉价金属玩具、色彩鲜艳的劣质塑料玩具,往往是铅的“重灾区”。
4.食物:传统方法制作的松花蛋、焊锡封口罐头、污染水域的海鲜,还有那些颜色过于鲜艳、添加剂超标的食物,都可能藏着铅。
5.其他:劣质餐具、含铅水晶杯、妈妈用的口红和某些染发剂、二手烟、燃煤产生的烟雾。如果父母从事焊接、蓄电池制造等工作,也可能把铅带回家。
铅中毒初期,症状和普通小毛病相似,很容易被家长忽视:
1.学习上:原本学习不错的孩子,成绩突然下滑,学习变得吃力。
2.性格改变:孩子变得易怒、烦躁,注意力很难集中,总是坐不住,异常多动。
3.身体不适:胃口变差,吃什么都不香,还经常便秘,总喊肚子疼。
4.发育滞后:和同龄人相比,个子长得慢,说话、走路等发育进程也落后。
一旦发现这些信号,尤其是孩子存在以下情况时,都建议尽早进行血铅水平检测:
1.父母或同住家庭成员从事铅相关行业(如焊接、蓄电池制造等)
2.孩子有频繁咬玩具、吃手的习惯,甚至存在异食癖(如爱吃墙皮、泥土等)
3.已出现贫血(如面色苍白、乏力)、发育迟缓等症状
4.身边有同龄儿童确诊铅中毒,或孩子生活在铅污染高危区域(如工厂附近、矿区等),尤其是6岁以下儿童,建议定期监测
不过家长也无需过度恐慌,铅中毒只要发现及时并进行规范干预,90%的轻度中毒儿童都能恢复正常。
1.勤洗手:饭前、玩后,都要认真洗手,把铅尘拒之门外。
2.清洁有法:清洁家具时,用湿拖把、湿布擦拭,避免干扫扬起灰尘,让铅尘扩散。
3.严控入口:不买廉价、三无玩具,定期清洗孩子的玩具,不吃颜色过艳、添加剂超标的食物。给孩子选择玩具和食物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有质量保证的产品。
4.正确饮水:清晨起床,先放掉水管里滞留的积水1分钟,再用干净的水给孩子饮用、做饭。
5.关注营养:多给孩子吃牛奶、鸡蛋、瘦肉等富含钙铁锌的食物,阻挡铅的吸收。
6.远离掉漆的旧家具、玩具,劣质餐具和食品,以及含铅水晶玻璃杯等潜在铅污染源。
铅中毒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做好日常防护,就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牢防线,让他们远离铅的危害,在安全的环境里茁壮成长。
本文参考来源:丁香妈妈、华西第四医院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