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5年的政策主线

未来3-5年的政策主线


摘要

投资需要看得长远一些,尤其需要把握未来的政策趋势和发展脉络。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我的基本判断。

01


现状

中国经济现在处于结构性调整的阵痛期。


一方面是,产能过剩,全球化受阻,需求不足,导致企业内卷,利润下降;老百姓的收入上不去,大家信心不足、预期悲观,导致消费意愿下降,但好在我们物价基本稳定甚至下降,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并未实质性下降。


另一方面,我们看中国的产业升级,看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又是另外一个结论。比如我前几天聊到的三家公司,都是高端制造业,都不过10多年时间,都具备了全球竞争力,有的甚至已经在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


所以,在这样背景下,我们要判断中国经济下一步会怎么走?单纯悲观或者单纯乐观没有意义,因为都能找到自己的论据和理由。

02


未来

我的观点,中国接下去3-5年的政策,将有几个清晰的主线:


1、继续大力发展科技。尤其是自主可控、卡脖子产业,这个不赘述,大家都清楚。


2、财政支出转向,重点从基建转向民生,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兜底。现在这方面的共识已经越来越高,实质性政策也在出台,例如2025年4月起,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3、新一轮供给侧改革,整治内卷,恢复企业的盈利能力。我们很多产能严重过剩,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出清落后产能。这个过程会遭遇部分地方政府的软抵抗,因为地方政府在上一轮扩张大潮中,都入戏很深(典型是光伏),要出清这些产能也不容易。另外,这也是把双刃剑,供给侧改革总体上有利于龙头公司,部分尾部公司被淘汰后,势必造成新的就业压力。


4、大力发展服务业。不管是供给侧改革,还是AI大潮带来的产业演变,都意味着未来5年的就业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如何解决,出路在于大力发展服务业。以前我们重视制造业,对服务业重视不够,甚至设置了不少不合理限制。服务业一是能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也是收入再分配的手段,富人多花钱,普通老百姓才有收入来源。


5、上面举措的长期政策目标:技术上自主可控,内需被有效激发,经济发展更加安全和均衡。我们目前还处于结构性调整阶段,这个过程看到一些曙光了。特别是这次中央下定决心进行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将加快这个过程,但无疑短期阵痛也可能进一步加剧。


所以,我自己预测未来的政策主线,或者说中国经济的主逻辑是:大力发展科技+民生兜底+整治内卷+大力发展服务业。


03


结语

未来投资,大家不妨循着这些主线去寻找机会,科技这个主线已经被充分挖掘并反复炒作。就目前来看,我觉得新一轮供给侧改革要重视,因为很多行业的龙头公司虽然业绩还很糟糕,但他们的竞争力是强大的,他们无疑将是最大受益者。不相信,想一想上一轮供给侧改革受益者的业绩和股价表现,海螺水泥和中国神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2

标签:财经   主线   未来   政策   服务业   中国经济   产能   公司   受益者   阵痛   竞争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