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文化 续写壮丽篇章

文/牛学刚

一一三谈长征精神

传承是最深切的弘扬,奋斗是最真挚的纪念。

在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我们重走长征路,红色书画万里行团队,在国家著名书画大师马成义先生的带领下,于4月17日来到了赤水河畔一一遵义城下,重温那段历史,重走那段历程。

一,历史的决策:

1934年,中央红军在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下,经过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央苏区的经济和人民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寻找新的根据地,党中央决定,中央红军必须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转移。也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伟大壮举。它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和信念的精神力量,它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精神,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和支持。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600余次战役和战斗,攻占了700多座县城,击溃了国民党数百个团的围追堵截;红军长征经过了14个省,翻赿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行程二万五千里,他们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红一方面军于35年10月到达陝北革命根据地,与陝北红军胜利会师;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红军长征又是一次伟大的宣传运动,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使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得到了极大提升!红军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这也极大地鼓午了红军战士的土气,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伟大的转折:

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许多次战役,尤其是湘江战役十分惨烈,让中央红军陷入绝境。八万红军战士锐减至三万余人,这不仅是数字上的减少,更是无数生命的消逝。然而,在红军生死存亡之际,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为中国革命注入了新的生机;这是一次智慧的觉醒,更是一次信念的重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

遵义会议最大的贡献是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朱德等指挥下,辗转腾挪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巧妙穿插于国民党重兵之间,灵活机动,声东击西,长途奔袭,四渡赤水,顺利突破国民党中央军以及川军、黔军、滇军的国追,粉碎了国民党妄想歼灭红军于川黔滇边境地区的企图,书写了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一一四渡赤水战役。

而后,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赿雪山,穿过草地,最终到达陝北,普写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这些壮举不仅是对敌人的胜利,更是对自我的超赿。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坚定的信念!什么是不屈的意志!中国红军用坚强的革命意志铸就了长征精神。

三,时代的呼唤:

新时代,新征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长征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当代年轻人或许无法完全理解长征时期的艰难,红军将士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的历史不会重演。但是长征精神我们要永远传承,我们应当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动力,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内涵,就是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所需要的高尚品质。

90年的世事变迁,90年的沦海桑田。我们进入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时代呼唤我们要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前进的路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

我们重走长征路,红色书画万里行团队坚持七年,在自发、自愿、自费的情况下,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经过八省一市,走完了宁夏(六盘山),陝北(宝塔山),安徽(大别山)甘肃(祁连山),江西(井冈山),云南(乌蒙山),贵州(横断山)。参观了延安军事革命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和遵义会议纪念馆等,每一场参观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每一次解说都叩击时代的心灵。

长征精神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在新时代的航程中破浪前行,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肩负着继承和弘扬革命先辈优良传统的重任,让我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执着的担当和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壮丽   篇章   红色   文化   红军   精神   遵义   中央   遵义会议   中国工农红军   国民党   井冈山   战役   党中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