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2025年三伏天正式拉开帷幕,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迎来众多贴敷市民。他们怀着对“冬病夏治”传统中医疗法的信赖,在这一天开启了健康调理之旅。
五院中医科开展三伏贴贴敷业务30余年来,始终坚持自主研发配方、手工调配药物。从药材筛选、研磨到药膏调制均由科室医护团队亲手完成,确保药效精准稳定。贴敷正式开始的当天早上才完成最后一道配药工序,这也是市民坚持选择五院中医科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上刚过7点,中医科候诊区就已坐满了前来贴敷的市民。队伍中既有长期受慢性疾病困扰的中老年人,也有不少为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年轻人,甚至还有家长带着孩子来贴儿童三伏贴。市民王大爷说:“我患有老寒腿多年,每到冬天就难受得厉害。连续贴了几年三伏贴后,症状改善了不少,所以今年早早来排队。”“我每年都会咳嗽,自从在五院中医科贴了三伏贴之后再也没犯过,我这准备出去旅游也不能耽误我来贴敷,我非常信赖这里。”市民葛大姐说。
为应对首日的就诊高峰,医院中医科提前筹备,增加了医护人员数量,确保每位前来贴敷的市民都能得到专业、细致的服务。医生们耐心地为市民进行体质辨识,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症,精准选取穴位,调制个性化的三伏贴配方。“我们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为他们制定最合适的贴敷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医院中医科吴春霞副主任中医师介绍道。
在贴敷现场,医护人员还为市民科普三伏贴的相关知识和贴敷后的注意事项。三伏贴是依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在一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将特制的中药贴敷于特定穴位,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激发经络气血运行,起到温阳散寒、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从而预防和治疗冬季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虚寒性胃痛、关节疼痛等。
中医科专家提醒,三伏贴需要按疗程坚持贴敷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今年三伏天从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30天,市民可在初伏(7月20日-7月29日)、中伏(7月30日-8月8日)、末伏(8月9日-8月18日)的首日或每伏的前3天进行贴敷,每次贴敷间隔10天左右。同时,贴敷后局部皮肤可能会出现微红、轻度瘙痒等现象,这属于正常反应;若出现严重红肿、水疱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此外,贴敷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及海鲜等发物,不宜剧烈运动,尽量保持贴敷部位干燥清洁。
记者:苏珊 通讯员:胡琪 王莹 编辑:孙菲菲 校对:高新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