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最不该提倡“努力”,核心是培养“智商”

别再被鸡汤忽悠了。你见过几个靠埋头努力发财的?我是高中老师,我亲眼见证:那些能冲进顶尖大学的学生,核心优势就是智商。

我班上那些高考600+的男生,回家照样玩手机。妈妈把课外书撕了一遍又一遍,也丝毫不影响他考上985。而一些智商平平的女孩,就算温柔懂事,拼尽全力,最后连个好本科都难上。


事实残酷,但发人深省:高中阶段的比拼,智商是天花板。努力决定你能跳多高,但智商决定了你的起点在哪里。

所以,小学阶段拼努力、拼辛苦、拼那几分成绩,毫无意义。
孩子的智商,在小学阶段就已基本定型。这时期的核心任务,不是压榨时间刷题,而是为他的智商发育提供最肥沃的土壤。

智商不是“教”出来的,是“养”出来的。
它就像播下一颗种子。你需要做的,不是强行掰开种子的外壳,而是提供一个充满正确的爱、引导、激励和教导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在自主探索中“实践出真知”,智商自然会茁壮成长。

恰恰相反,很多孩子的“智商低”,恰恰是被管出来的。
心理学指出:教育者企图不通过儿童自身的活动,将知识品德强行灌输,是造成孩子思维僵化、智商受限的主因。 简单说,孩子不是天生笨,很多时候是被“管傻了”。

记住:

小学阶段,请务必从“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
放弃那种追求短期成绩的“管理”体系,构建一个激发内在潜能的“引导”体系。这才是对孩子未来最负责任的投资。

至于具体如何引导?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这需要专业的评估和定制化的方案。如果您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希望为孩子进行长远规划,我可以为您提供策略设计和跟踪指导。


以上来自一位高中老师的投稿,希望可以帮到各位。

与君共勉!!!

#秋日生活打卡##亲子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育儿   智商   核心   努力   小学   孩子   阶段   高中   种子   体系   成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