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历史留下了无数悲剧,也塑造了今天的国际格局。其中,犹太人大屠杀作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篇章之一,至今仍让人痛心疾首。
然而,2015年10月20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耶路撒冷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大会上抛出了一句令人瞠目结舌的话:希特勒原本没打算屠杀犹太人,是巴勒斯坦领袖阿明·侯赛尼怂恿他干的。到底是怎么回事?
希特勒的反犹主义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早在他蹦跶上政治舞台之前就根深蒂固了。1925年,他写的《我的奋斗》里就赤裸裸地把犹太人当成德国的“毒瘤”,扬言要清除他们。
1933年纳粹一上台,立马动手收拾犹太人,先是搞了个《纽伦堡法》,把犹太人的公民权剥得一干二净。到了1938年,“水晶之夜”一闹,反犹政策彻底从纸面上的歧视升级成了街头上的暴力。
再往后看,1941年6月,纳粹入侵苏联后,特别行动队开始在东线大开杀戒,专门盯着犹太人下手。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最终解决方案”的开端,目标就是把欧洲的犹太人赶尽杀绝。而内塔尼亚胡提到的阿明·侯赛尼跟希特勒见面,是1941年11月28日的事儿。那时候,大屠杀的机器早就轰隆隆地转起来了。历史学家都认准了,希特勒的反犹计划从1930年代就成型,根本不是侯赛尼能插得上话的。
德国政府对这事也表了态。默克尔的发言人就跳出来说:“大屠杀是德国的责任,谁也别想甩锅。”
反观内塔尼亚胡的说法,硬要把大屠杀的责任往巴勒斯坦人身上推,实在是站不住脚。
说到阿明·侯赛尼,他在历史上确实是个关键人物,但内塔尼亚胡把他捧得太高了。侯赛尼是巴勒斯坦的大穆夫提,1921年在英国的支持下当上了宗教领袖。可他跟英国的蜜月期没多久就崩了,因为英国搞了个委任统治,还放任犹太人大量移民巴勒斯坦,侯赛尼看不下去了。到了1941年,他干脆跑到了德国,找希特勒帮忙,想借纳粹的力量搞巴勒斯坦独立。
在德国那几年,侯赛尼没闲着。他搞反犹宣传,鼓动阿拉伯人跟犹太人对着干,还帮着纳粹招募了一些穆斯林士兵。他在广播里喊过“消灭你们身边的犹太人”,助长了反犹情绪。可要说他能左右希特勒的大屠杀决策,那就纯属扯淡了。
美国大屠杀纪念馆、以色列的亚德瓦谢姆纪念馆都研究过,侯赛尼顶多是个纳粹的宣传工具,压根儿没资格碰“最终解决方案”的核心。
内塔尼亚胡非要把侯赛尼说成大屠杀的“幕后黑手”,这不光是夸大其词,还把巴勒斯坦人往火坑里推。巴解组织的艾拉卡特就火了,说巴勒斯坦人在二战时跟盟军一块儿打仗,内塔尼亚胡这是在抹黑他们。
内塔尼亚胡这话可背后有他的小算盘。2015年,以色列跟巴勒斯坦的关系正紧张得要命,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三天两头闹暴力冲突。他抛出这套说辞,很可能是想把巴勒斯坦人跟大屠杀绑在一起,制造舆论攻势,好给以色列的政策找个“道德制高点”。这种把历史当武器的玩法,在以色列右翼圈子里不算新鲜,可这次玩得有点过了。
国际社会不吃这套。德国第一个站出来打脸,历史学家也纷纷开炮,说这说法没一点学术依据。就连以色列国内的反对派都看不下去,赫尔佐格直接骂内塔尼亚胡是“歪曲历史,害国形象”。巴勒斯坦更不用说,群情激愤,觉得这是赤裸裸的污蔑。
这也暴露了中东问题的一个老毛病:历史叙事老被拿来当政治筹码。内塔尼亚胡想靠这招压巴勒斯坦,结果反倒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把历史政治化的做法,只会让冲突更深,离和平更远。
全球格局里,历史责任这东西得摆正。中
内塔尼亚胡这番话虽然一时掀起了风浪,但很快就被事实和国际怼回去了。希特勒屠杀犹太人,是纳粹德国一手策划实施的,侯赛尼跟希特勒见面时,大屠杀早就开干了。把侯赛尼说成“主谋”,既没证据,也没逻辑,完全是政治操弄。
历史不是谁的玩具,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内塔尼亚胡这套说辞,不仅没捞着好处,还让以色列在国际上丢了脸。中东问题本来就够乱了,再拿历史当武器,只能火上浇油。
历史得敬畏,政治得讲理。未来的路还长,巴以双方要想和解,就得放下成见,坐下来好好谈。
更新时间:2025-08-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