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晚,大田湾体育场人声鼎沸,2025重庆城市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渝超”)揭幕战在此打响。21680名球迷欣赏了一场精彩的进球大战,现场见证了东道主渝中半岛队3:2险胜九龙鑫源熊猫队。跌宕起伏的比赛让球迷看得非常满足。
场上,球员寸土必争,顽强拼搏;场外,球迷高呼“雄起”,周边餐饮消费火爆;网上,球迷相互调侃,话题热度拉满……揭幕战的大获成功,把重庆球迷的胃口吊了起来。
那么,接下来的“渝超”,该如何趁热打铁、实现长红?
赛事:全民参与才是真
“渝超”揭幕战的火爆程度出人意料,大麦网App开售仅数秒,门票就被一抢而空。
不过也有球迷和网友担心:揭幕战这么火爆,以后的“渝超”比赛,尤其是在部分比赛在并不发达的区县举办时,能取得这样的关注度和上座率吗?如何让这些赛区的“渝超”比赛也火起来?
作为揭幕战参赛双方,渝中区和九龙坡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渝中区这边,为了照顾没有买到票的球迷,大田湾场外设立了数十个“渝超”主题集市,市民除了可以购买球衣、帽子等周边产品外,还有足球涂鸦等个性化服务,8元钱就可以在脸上画个足球图案。创意手作区可以制作足球元素手链、项链、耳环等饰品,美食区里不仅有月饼、桃酥等本土传统点心,还有足球主题咖啡。就连长江索道这样跟足球毫无关系的景点,也推出了“渝中雄起”的助威饰品……
家住鹅岭的胡墉,揭幕战当天带着家人来大田湾体育场附近闲逛。他告诉记者:“虽然没抢到门票,但场外的体验活动也挺有意思,所以专门过来感受一下。感谢‘渝超’,让我们这些老球迷重温了当年看甲A的感觉。下场比赛,我一定要抢到票!”
而作为客队,9月13日揭幕战当天,九龙坡区在杨家坪步行街布置了“第二观赛现场”,让没抢到球票的球迷在露天广场上一起看球,“美食+狂欢”的模式让球迷过足了瘾。家住九龙坡区的球迷康乐告诉记者:“最大的感受是,足球又回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本来进入中年,看球已不再是生活必需品,但现在有了‘渝超’,就算不能去现场,比赛日当天,约上家人好友一起坐在大屏幕前看球,喝啤酒吃宵夜聊聊天,一样充实和开心,看球的快乐又回来了!”
9月13日,“渝超”揭幕战,双方球员亮相。记者 齐岚森 摄
单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
记者打探得知,不少球队和当地文旅等部门正在积极探索,“密谋”主场比赛时带给球迷惊喜,除了当地特色美食和旅游景点推介外,一些网红也会参与进来,共同助阵“渝超”出圈。一名球队新闻官表示:“希望通过全民参与的方式,让‘渝超’成为周末的固定狂欢。”
思路:功夫在球外
对于有着178场比赛、跨度8个月的“渝超”而言,开幕战的火爆,仅完成了漫长赛季的1/178,要想取得全面胜利,还有很多考验。
如何才能实现最佳融合效果?
有专家抛出观点——足球是载体,文旅是推手。
近年来,文体旅融合日益深入,不仅带动了体育和旅游产业的跃升,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早在“渝超”开始前,就有不少网友建议,可以考虑将“渝超”打造成“足球+文旅”的模式,将赛事融入重庆的厚重历史、峡谷风光、地质奇观、巴渝美食当中。据相关部门预估,整个“渝超”赛事期间,将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消费超亿元,通过跨区域观赛人流,区县旅游收入将增长20%以上。
对于“渝超”如何做出特色一事,记者采访了重庆文旅协会副会长、重庆美食评论学会会长司马青衫。他表示,自己虽然没去现场看揭幕战,但也在关注“渝超”,觉得这是一个文体旅融合的绝佳机会,“一句话总结,就是‘功夫在球外’。足球是平台,是载体,让球迷和市民享受足球以及文旅的快乐、刺激消费才是最终目的。我个人觉得,‘渝超’应该从‘民间’‘业余’‘快乐’这三个方面考虑,不要把输赢看得太过重要。输球不丢脸,没人关注、没人参与才可怕。”
9月13日,川江号子亮相“渝超”揭幕战。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司马青衫建议:“渝超不仅是足球平台,更是一个文旅平台,是让大家看得爽、玩得嗨的平台。各个区县,应该把娱乐元素搞透。‘渝超’比赛前后,除了媒体报道外,肯定还有很多网友直播,我们也应该利用好这些流量,让更多人知道重庆除了中心城区,很多区县也有这么多好吃的、好玩的。如果能利用‘渝超’,让更多外地游客多停留几天,去周边区县游玩,那就是极大的成功。”
前不久的“湘超”,用民族特色打了个样。
9月13日晚,也就是“渝超”揭幕战当天,“湘超”湘西赛区首场比赛在凤凰县民族体育运动中心打响,由湘西队迎战益阳队。作为旅游重镇,凤凰县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让整个赛场变成了一场非遗嘉年华——文武茶灯、千年傩愿戏、蜡染、苗绣、苗医药等非遗荟萃,更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破锋八刀”、豪迈的苗鼓舞、惊心动魄的“上刀梯、下火海”苗族绝技等轮番上演,不断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球衣设计方面,湘西队“战袍”满含民族魂:队徽似牛角盾牌,藏着不服输的冲劲与主场守护心;西兰卡普橙、苗族靛蓝染就的队服,把家乡山水文化穿在了身上。看台上球迷身着绚丽民族服饰,以鼓声与欢呼声为家乡助威……不少外地球迷惊呼:“太好看了”“凤凰,必须去!”
“比赛是足球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一个属于当地球迷的节日。”武汉体育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张德胜认为,“在我看来,全国各地这‘超’那‘超’,所要追求的当是——看球就是过节!这‘超’那‘超’,让看球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变成‘城市的狂欢节’。”
对此,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重庆文旅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也深表认同:“‘渝超’就是要体现地域特色,强调大众参与性,展示重庆的生命力、张力和活力,争取让外地游客来重庆旅游的同时,也去看‘渝超’。”
影响:重塑城市精气神
回到9月13日那个夜晚,拥有21680名球迷的大田湾体育场,让当晚的气氛很难用文字来描述,激情、热血、澎湃、刺激……几乎所有能形容热辣滚烫的词,都可以浓缩进这两个多小时里。
9月13日,看台上的球迷打开闪光灯,齐声歌唱。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有球迷觉得遗憾,“如果把揭幕战放在奥体中心或者龙兴足球场举办,估计现场能坐5万人,更热闹!”但更多人通过揭幕战的成功,对以后的“渝超”充满信心,“我们重庆球迷,本来就是最热情、最懂球的,我们曾经缺席了很久,现在又回来了!”71岁老球迷“猴皮球”谭达庆更是喜上眉梢:“重庆球迷的春天来了!”
三千年巴渝文脉,被新时代赋予了新内涵。
41支球队代表各自家乡出战,在赛场上顽强拼搏,诠释了“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重庆城市精神。“渝超”不仅是足球比赛,更是连接3000多万重庆人的新纽带,就像沸腾的重庆火锅,热辣滚烫,包容万象,生生不息。
揭幕战对阵双方,都是赢家——渝中之胜,胜在终场绝杀的坚韧;九龙坡之胜,胜在拼搏到底的精神。
球场上,胜败乃兵家常事;永不言弃的精神,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当不同身份的球员踏上同一块球场,当外卖小哥、快递员对上司机、老师,足球就已经超越了竞技本身。就像白岩松用“这是纯粹体育精神的胜利”来评价“苏超”一样,“渝超”也让我们看到,足球可以如此接地气,它扎根于社区、学校、企业,成为普通人也能参与的体育盛会。这种对足球的纯粹热爱,冲破了地域限制,重塑了重庆人的感情纽带。
渝超何以“新韵”?答案就在场上的每一次奔跑、看台上的每一声呐喊。
放眼未来,“渝超”有望成为重庆又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与其他品牌活动呼应,共同谱写“雄奇山水·新韵重庆”的精彩篇章,从而实现长红。
刚刚起步的“渝超”,带着重庆人特有的耿直与热情,怀揣满满的诚意,正在书写着重庆体育的新故事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9-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