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涨价!需求爆发,这一板块或要启动了?空仓满仓看(附股)

秋意渐浓,但中国锂电材料行业却迎来久违的“暖春”。

在经历长达两年多的产能过剩与价格下行调整后,2025年第三季度末至第四季度初,产业链迎来全面反转。

从电解液、隔膜到负极材料,主要原材料价格快速反弹,企业排产持续攀升,市场需求多点爆发。

一场由需求结构性增长、供给有序出清、成本传导顺畅共同驱动的行业新周期或许正悄然开启。

一、三股力量正在重塑需求

本轮锂电材料市场的强势反弹,根本动力源自终端需求的强劲复苏与结构性升级。

储能、动力电池与消费电子三大领域形成“三驾马车”,协同推动电池排产与材料采购需求快速释放。

需求端的“三驾马车”,正合力把锂电市场重新拉回增长轨道。

首先,储能市场成为最大增长极。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光伏配储经济性逐步显现,尤其在国内峰谷价差拉大、海外户用光储平价实现的背景下,工商业及户用储能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据预测,2025年全球储能装机量将同比增长43%,成为锂电池需求增长的核心引擎。

其次,动力电池迎来传统旺季

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攀升,车企排产环比提升10%-20%,带动动力电池产量显著增长。

9月中国市场电池排产量达152GWh,同比增长38.2%,环比增长13.4%,创下年内新高,释放出强烈的上游材料采购信号。

再者,消费电子市场温和回暖

随着AI终端、可穿戴设备及消费类锂电池技术迭代,叠加补库存周期启动,消费电池需求逐步复苏。

2025年1-8月,我国动力及其他电池累计销量达786.2GWh,同比增长60.6%,印证了终端市场的广泛复苏。

二、价格上涨背后,供给端在下降

这轮涨价,不是短期炒作,而是行业深度调整后的必然反弹。

过去两年,大量中小企业在价格战中被淘汰。

如今,随着部分中小企业在亏损中退出,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话语权增强,供给格局有所改善。

这一变化在电解液及其核心原料六氟磷酸锂市场表现尤为明显

10月21日,六氟磷酸锂均价已飙升至80,750元/吨,较9月中旬的55,900元/吨上涨44%,近十日涨幅高达33%,单吨价格上涨超2万元。

受此带动,锰酸锂和磷酸铁锂电解液价格也分别上涨至12,950元/吨和18,100元/吨,短短十日内成本涨幅超30%,反映出上游原材料价格向下游顺畅传导的能力已恢复。

与此同时,隔膜市场同样量价齐升

干法隔膜年初至今累计涨价超30%,湿法隔膜更因技术壁垒高、扩产周期长,单月涨幅一度突破160%。

头部企业已正式发出调价函,明确将根据客户订单规模与采购价格动态调整供货策略,标志着市场议价权正向供给端倾斜。

三、未来怎么看?

最令人振奋的信号,不是价格涨了多少,而是行业盈利能力正在回归

2025年二季度,锂电材料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且已连续两个季度同比转正,经营性现金流明显改善。

这意味着——行业最艰难的时刻或许已经过去。

整体来看,这轮上涨有真实需求支撑、有供给出清基础、有盈利修复逻辑,或许并非昙花一现。

对于产业链企业而言,与其焦虑涨价,不如思考:

如何提升产品附加值?

如何绑定优质客户?

如何在新一轮周期中抢占高地?

写在最后

两年前,我们还在讨论“谁能在价格战中活下来”。

今天,我们却在思考“谁能在复苏中快速释放产能”。

锂电材料的“暖春”或许已经到来。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笔者坚持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4

标签:财经   板块   需求   材料   隔膜   市场   价格   行业   终端   磷酸   电解液   电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