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扁担女孩没有那么不凡,她只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朋友的孩子前几天中考,她说孩子回去后给她讲了一件考场上的事情。

在考场上有个女孩,在做了试卷开头的几道题后,就趴在桌子上睡觉,监考老师叫她,她也只是懒洋洋的抬起头看了老师一下。

等到可以交卷的时候,那个女孩就拿起试卷交了上去,朋友孩子瞟了一眼,有一整面全部都是空白。

朋友孩子说,那个女孩长得漂亮,也很有气质,看着就像是家境不错的公主来体验一下生活,所以中考考得怎么样完全没有关系,自有她的家里跟她兜底。

听了这个事以后,我突然想起了“扁担女孩”刘燕。

要说今年高考谁最火?非“扁担女孩”莫属,因为被路人拍下她挑着行李回家的一幕,刘燕被无数网友赞美,甚至相关视频还被官网转发评论,说她挑的不是行李,挑着的是未来。

紧接着,很多媒体采访了刘燕,包括她的老师和同学,她们出现在了无数新闻报道的画面中,就连她暑期去打工的饭店都因此客流量大增,甚至有网友吐槽饭店给她的工资太低了。

“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没有拥抱,但步伐却无比坚定,骨子里透着一股韧劲。”

“这样的孩子,永远不会走错考场,不会迟到,不会忘记准考证,不会身份证过期。”

……

这些都是网友给予刘燕的不吝赞誉,她一时光芒四射。

其实我想说:刘燕并没有那么不凡,她只是做了一件对她来说很普通的事情。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我朋友孩子说的那个参加中考的女孩,她肯定不会做出用扁担挑行李的事情,对吧?因为她一出考场,就会坐上小车离开,行李也会有专人去拿,甚至行李不要了也没什么要紧。

刘燕为什么会用扁担挑行李?不过是因为她的家庭所限,没有人捧着鲜花迎接,更没有小车可以坐,所以在我们看来很励志的一件事情,对她来说只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那是她的日常。

而挑着行李上学的孩子在全国还有很多,他们都是挑着未来吗?恐怕不见得,只是因为他们没得选择而已。

当然,我不是说刘燕的行为或者说她的行为展现出来的担当、责任不值得我们去夸赞,只是说我们现在对刘燕的赞誉似乎有点过头了——我们常常把普通人在“困境中”的正常生存状态过度浪漫化、符号化了。

的确,刘燕挑扁担的画面很动人,但当这种对她来说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被反复解读为“挑着未来”的励志象征时,其实是给她附加了太多本不属于她的意义,那些赞誉反而可能会变成一种隐形的压力——她必须一直坚韧,必须活出“逆袭范本”,才能对得起这份关注。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把目光过度集中在刘燕这个励志个体身上时,往往会忽略掉背面更普遍的现实——还有无数个“刘燕”在过着相似的生活,他们的努力以及困境未必会被知晓。

2012年9月3日,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孩子们爬山去上学(现已修起了隧道,孩子们再也不用爬山了)

我们与其反复歌颂在困境中坚韧,不如思考如何减少不得不坚韧的困境,比如让教育资源更均衡、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必为学费发愁、让每个孩子都不必担心考完试还要为生计奔波……

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让“刘燕们”的日常不再需要被“赞誉”。

而对于其他不必挑着扁担的孩子们来说,“不用挑扁担”也是他们应得的权利,并不代表他们就不努力、不上进。

一个社会真正的进步,从来不是靠少数人的“励志故事”撑起来的,而是让大多数人在普通的生活里,都能活得更从容——不必用“挑扁担”来证明自己。

当每个孩子的努力都能被看见却不会被“神化”,当每个选择都能被尊重而不会被“评判”,这也许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3

标签:育儿   扁担   不凡   事情   女孩   孩子   行李   困境   坚韧   考场   朋友   中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