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来标榜自由贸易与法治精神的欧洲大陆,一场堪称现代“海盗劫掠”的事件正公然上演。这并非电影中的虚构情节,而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真实遭遇的困境。
主角是中国高科技企业闻泰科技,以及其斥资超过300亿元人民币收购的核心资产——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安世半导体。
事件的另一方,则是以“国家安全”为名,行公然掠夺之实的荷兰政府。
通过一套“行政命令、司法判决、内部人员配合”的组合拳,荷兰在短短几天内就将这家中资全资控股的企业控制权剥夺。
然而,他们或许没有预料到,就在这场精心策划的“明抢”公之于众不到一天,中国早已布下棋局,一记精准而有力的反制,直击其产业命脉......
一场精心策划的资产掠夺
这场风波的序幕,由大洋彼岸的美国拉开。
9月29日,美国政府发布了一条极具穿透性的出口管制新规,宣布将制裁范围从被列入“实体清单”的母公司,延伸至其持股超过50%的任何子公司。
作为早已被美国盯上的企业,闻泰科技及其旗下的安世半导体,瞬间被这张无形的大网笼罩。
美国的规则刚刚落地,荷兰的行动便“无缝衔接”。
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部以“遵循美方规则”和维护本国“国家安全”为由,悍然下达一纸部长令,冻结了安世半导体及其全球30家子公司的所有资产、知识产权、产能乃至人事调整权,期限长达一年。
一位闻泰科技的高管后来在投资者会议上无奈地形容,荷兰在此事上“就像跟在美国身后一只温顺的绵羊”,美国的政策成了他们夺取控制权的完美借口。
如果说政府的行政干预是第一记重拳,那么来自企业内部的“背刺”则更令人齿冷。
就在禁令下达的第二天,安世半导体的荷兰籍首席法務官竟联合两位德籍高管,向阿姆斯特丹法院递交了一份紧急请求,诉讼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自己所在的公司。
他们以“闻泰科技可能危害荷兰国家安全”为由,请求法院介入调查。这种“内鬼”与外部势力的高度协同,让这场商业纠纷彻底沦为一场政治围猎。
荷兰法院的反应快得惊人。
在未经充分质证的情况下,便迅速下达临时禁令:暂停了中方负责人张学政的CEO及董事职务,并将其持有的99%的安世半导体股份强制托管给一家荷兰第三方机构。
最终裁定更是剥夺了中方的一切治理权,只保留了理论上的分红权。
同时,法院还准备指派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董事,来全面接管公司的运营。
至此,闻泰科技这家花费巨资和心血、将安世半导体从边缘业务打造成全球功率半导体龙头的中国企业,一夜之间沦为了一个无法掌控自己资产的“提款机”。
荷兰方面给出的理由,除了空洞的“国家安全”,还有欧盟所谓的《半导体联盟宣言》,声称要将欧洲半导体产业“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种说辞无异于承认,他们掌握产业的方式,就是从别人手中硬抢。
事实上,自2019年被闻泰科技收购以来,安世半导体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实现了稳健运营,五年间还为荷兰贡献了高达1.3亿欧元的税收,是中欧合作的典范。
然而,在逆全球化的寒流与地缘政治的博弈中,昔日的典范,转眼就成了必须被夺走的“肥肉”。
中国的王牌与博弈的未来
荷兰精心策划了这场夺权大戏,甚至在时间点的选择上也颇费心机。
他们将这一系列行动的最终结果,拖延至10月12日才完全公之于众,似乎想制造一种因果倒置的假象,将其行为与中国随后的反制措施捆绑,混淆视听。
然而,棋局早已落子。
就在荷兰紧锣密鼓实施掠夺计划的同时,中国在10月9日正式公布了稀土出口管制新规。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高科技产业界引发剧烈震荡。
当荷兰的“明抢”行为被彻底曝光时,人们发现,中国的反制之剑早已出鞘,并且精准地指向了荷兰乃至整个西方高科技产业链最脆弱的“阿喀琉斯之踵”。
中国掌握着全球近90%的高纯度稀土冶炼提纯产能,新的管制条例不仅覆盖了稀土原材料,更将稀土冶炼、分离技术以及相关设备纳入其中。
这意味着,即便某些国家拥有稀土矿,但没有中国的技术和设备,也无法将其转化为高端制造业所必需的高纯度材料。
这一招对荷兰的打击尤为沉重。
作为荷兰的骄傲、全球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的尖端设备,正是稀土的高度依赖者。
无论是EUV光刻机的精密光学系统,还是控制其稳定运行的磁性部件,都离不开来自中国的多种稀土元素。
据估算,每台先进光刻机都需要消耗数公斤甚至更多的特种稀土材料。
中国的稀土新规一出,效果立竿见影。
据知情人士透露,阿斯麦已经开始为光刻机交付中断或延迟做准备。
美国的高通、英特尔等巨头也闻风而动,派团队紧急赴华,试图在新规完全生效前囤积稀土材料。
当年,荷兰在美国的施压下,屡次撕毁承诺,对中国禁售EUV乃至DUV光刻机,试图用技术优势卡住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脖子。
如今,风水轮流转,中国直接从产业链的最上游——原材料与核心技术端,发起了一场“源头反制”,将难题完美地抛了回去。
安世半导体事件,也为所有“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敲响了最刺耳的警钟。
它揭示了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所谓的“市场规则”和“契约精神”在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面前是何其脆弱。
荷兰此举,不仅是对中国企业合法权益的粗暴侵犯,更是对国际投资环境信誉的沉重打击,开创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先例。
面对这种国家级别的系统性围剿,中国除了坚决反击,别无选择。
稀土这张王牌,是中国捍卫自身发展权利的有力武器。
这场博弈远未结束,它关乎的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命运,更是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生存空间。
唯有不断突破核心技术,手握更多像稀土一样的“杀手锏”,才能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让任何“强盗”在伸手之前都不得不掂量一下后果。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