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光香港人的脸!”一位香港女士在店里的怒吼,再次把香港服务业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次翻车的,是一家经营了几十年的老字号。
而讽刺的是,早在2002年,刘德华就曾公开批评过香港服务业的态度问题。
二十多年过去了,香港那副爱买不买的臭脸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明明全世界都很看重顾客体验,为什么香港服务业这么横?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近日,香港天后站的“华姐清汤腩”成了舆论漩涡的中心。
这家连续多年斩获米其林必比登推荐、被称作“香港牛腩界标杆”的老字号,用一场离谱的食品安全事故,撕碎了“百年匠心”的伪装。
8月3日,一位内地游客带着朋友专程前来打卡,想尝尝传说中的“港味天花板”。
可当她吃到最后几口云吞时,筷子突然触到一块异物,夹起来一看,发现是一枚用过的创可贴,边缘还沾着暗红的血渍。
任何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恶心反胃,更何况是花钱来享受美食的顾客。
然而,店家的反应更令人作呕。
起初,店员瞥了一眼创可贴,轻描淡写地说:“等会儿处理”,便转身忙自己的事。
后厨员工甚至隔着玻璃指指点点,发出细碎的哄笑。
半小时后,当游客再次平和地询问解决方案时,等来的不是道歉,而是粗暴的推搡:“你哋谂搞事嘅大陸人?”
这时,一位香港本地女士实在看不下去了,站出来怒斥店家:“你哋间铺靠晒大陆游客先撑到今日,而家敢噉样待人?真系丢晒香港人架!”
大姐的这番话让店员悻悻收手,但他们却仍然拒绝道歉。
即便警察到场核实了食品安全问题,店家依旧摆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
直到事件在社交平台发酵,“华姐清汤腩创可贴”的话题阅读量破亿,店家才在平台上发布道歉声明。
可声明里那句“深表歉意”,看着更像是应付舆论的客套话,毫无诚意可言。
这家老店似乎忘了,餐饮的根基从来不是招牌,而是对顾客最基本的尊重。
华姐清汤腩的翻车,不过是香港餐饮界“傲慢病”的冰山一角。
在这片曾以“美食天堂”自居的土地上,类似的“赶客”操作早已成了行业常态。
今年5月,中环的“九记牛腩”就因一场冲突登上过热搜。
当时,TVB演员秦翊洺带着设备拍摄探店视频,刚夸完“230港元的上汤牛爽腩炖得软烂”,就被老板指着鼻子呵斥:“不准拍我!”
即便他耐心地解释“只拍食物不拍人”,老板仍不依不饶,拦在门口要求删视频,僵持到警察到场才放行。
事后,大量网友留言吐槽:“去了三次,服务员全程黑脸,问一句辣度可选吗,就被怼:“吃得就吃,不吃走。”
在街头巷尾的茶餐厅,类似的冷漠更是日常。
一位香港本地网友分享道:“点了一份双拼饭加冻柠茶,等了20分钟没动静,追问时被服务员阿叔吼:“没做怎么给你?你想要就有吗?”
78港元的消费,换来的是连外卖盒都不如的包装和一顿辱骂。
就连曾被视为“高端代表”的海鲜酒楼,也频现离谱操作。
有内地游客吐槽:“明明提前预定了座位,到店却被安排拼桌,同行老人刚坐下,服务员没打招呼就把老人的碗端走给邻桌。”
这样的服务态度不仅让游客寒心,更直接影响了香港餐饮业的生意。
2025年上半年,香港餐饮收入同比下降38%,超过四成餐厅因客流量不足缩减营业时间。
曾任香港餐饮联业协会的黄家和直言:“不是没人来,是服务态度把人赶跑了。”
香港餐饮业的傲慢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首先是高成本压力下的畸形经营理念。
香港的商铺租金全球最贵,核心地段一家茶餐厅的月租动辄十几万港元,占营业额的三成以上。
为了覆盖成本,店家只能追求极致的翻台率,恨不得顾客吃完就走,在这种压力下,服务质量自然被抛在脑后。
其次是从业者的尊严缺失。
香港餐饮从业者月薪普遍只有1.5万至2万港元之间,但工作强度极大,一个人往往要干三个人的活。
长期的高压和低回报,让他们把怨气转嫁到了顾客身上。
更深层的原因则是老字号的“身份迷失”。
像华姐清汤腩、九记牛腩这样的老店,总是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认为“我味道好,顾客就该忍受一切”。
他们没有意识到,如今撑起生意的主要是游客,而非挑剔的本地食客。
这种“既要赚游客的钱,又看不起游客”的矛盾心态,让傲慢成了掩饰内心焦虑的面具。
从二十多年前刘德华批评香港服务业,到如今港女怒吼“丢光香港人的脸”,香港餐饮业的傲慢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影响整个城市形象的严重问题。
美食的魅力从来不只在于味道,更在于用餐时感受到的温暖和尊重。
当老字号收起傲慢的嘴脸,当服务员明白微笑比冷脸更有价值,当整个行业认识到每一位顾客都值得被善待,香港才能重新赢得“美食天堂”的美誉。
真正的体面,不是靠百年招牌撑起来的,而是体现在每一个服务细节中。
改变需要勇气,但不改变的代价更大。香港餐饮业的未来,不在于怀念过去的辉煌,而在于能否放下身段,重新学习什么是服务,什么是待客之道。毕竟,美食可以传承百年,但傲慢却经不起市场一天的考验。
参考文献
1.第一财经——2025-08-13——《香港老牌餐饮店收缩背后:北上消费分流、供应链比拼》
2.金融界——2025-06-16——《行业凛冬难熬,大家乐集团营收终结三连升!》
3.新浪财经——2025-03-11——《中环观察|内地餐饮香港扩张的“冰与火”》
更新时间:2025-08-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