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未愈合的伤疤!日本教科书竟成侵华罪行的“遮羞布”?


枪响。炮击。城破。 1937年7月7日,日军悍然炮轰宛平城,蓄意制造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由此爆发。这是铁铸的历史!

然而,88年后的今天,在日本下一代阅读的教科书里,这段浸透血泪的侵略史,竟被公然篡改、粉饰!

翻开日本主流历史教材,如东京书籍《新编 新社会 历史》、令和书籍《国史教科书》,你看到的描述竟是:

“1937年7月,日中两军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武力冲突,日中战争爆发。”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附近进行夜间演习时遭到不明枪击,8日拂晓,日军攻击国民革命军的阵地,两军陷入交战。”

轻描淡写的“武力冲突”?语焉不详的“不明枪击”?将蓄谋已久的侵略,扭曲成“双方互殴”?

这简直是在历史的伤口上撒盐!更令人愤慨的是,这套说辞,与日本右翼大本营“靖国神社游就馆”的洗脑宣传如出一辙!

日本学者怒斥:蓄谋已久,铁证如山!

“卢沟桥事变就是侵华日军自导自演的事件! 日本史学界通过客观考证早已明确!”日本著名历史学家纐缬厚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但右翼势力仍在编造谎言,把责任推给中国军队。这种捏造、歪曲历史的‘历史修正主义’,正毒害着日本的教育和媒体!根源就是日本不愿承认侵略,不愿承担‘加害责任’!”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张生教授揭露了一个关键铁证:来自日本高级特务的“坦白”!

主导过对华“和平工作”的日本高级特务今井武夫,在其回忆录中白纸黑字写道:

“当时,在七七事变前,东京政界消息灵通的人士中已流传着一个小道消息:‘七夕晚上,在华北会发生和柳条湖一样的事件’。”

张生教授强调:“日本的‘七夕’就是公历7月7日!这个日期是早就定好的!” 所谓“柳条湖事件”,正是1931年日军自炸铁路、栽赃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故技重施!

蓄谋,早有征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罗存康补充了另一项关键证据:1936年2月至6月,短短4个月! 日军派驻北平的“中国驻屯军”从2003人暴增至5774人,增兵近两倍!刺刀已然抵住华北咽喉,其制造事变的野心昭然若揭!


亲历者血泪控诉:那天的炮声惊醒了我!

卢沟桥事变亲历者郑福来老人(已故)生前多次向新华社讲述:“那年我不满7岁。7月8号那天,天不亮枪炮声就响了,把我惊醒了……我妈带着我和妹妹逃难。路过一片小松树林——那是我常玩的地方——看到驻守的二十九军战士正在拼死抵抗……林子里躺满了牺牲的战士。” 孩童眼中最纯真的乐园,瞬间变成了修罗场,这就是侵略者带来的!

战地记者笔下的英勇:青春热血铸丰碑!

《大公报》战地记者方大曾,在事变发生后第三天(7月10日)就独自骑自行车冒险冲向前线。他在《卢沟桥抗战记》中,记录下中国守军视死如归的壮烈:

“二十九军的士兵每一个都很可爱,他们平均年龄都很小,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正充满了天真活泼和英勇热烈的心……他们都受过铁的训练与强烈的民族意识的浇灌!”

方大曾的报道被中外媒体广泛转载,让世界听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怒吼。他本人却在深入前线后不幸失踪,用生命践行了新闻人的良知!

英雄无名?不!地下党员的血染回龙庙!

在众多浴血奋战的二十九军战士中,有一位英雄多年后才为人所知——驻守回龙庙的排长沈忠明。罗存康馆长透露,沈忠明早在1936年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面对数十倍于己的强敌,他率领全排官兵死战不退,最终身负重伤,壮烈牺牲!他的名字,是抗战史诗中又一颗闪耀的红星!

88年过去了,宛平城墙上的弹坑依旧狰狞,无声控诉着侵略者的暴行。

但更可怕的“伤痕”,是日本教科书里那些被篡改的文字!它们企图掩盖发动战争的罪责,毒害下一代的历史认知!

真相,是逝者的尊严,是生者的警钟!铭记真实的血与火,揭露无耻的篡改与粉饰,我们才能以史为鉴,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让更多人看到!历史不容歪曲!正义必须伸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8

标签:历史   遮羞布   日本   罪行   伤疤   教科书   卢沟桥   事变   日军   日中   华北   中国   蓄谋已久   东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