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卫生健康】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今日我们迎来了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
霜降不仅是有霜期的开始也意味着秋去冬来的过渡作为秋冬之交的关键节点霜降时节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天气转寒而燥气仍存、易生疾病养生的关键点是“外御寒、内清热”在此送上一份养生指南助您安稳过渡,健康迎冬霜降这样防
01一防:防寒
霜降时不适合再“秋冻”了,而是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要注意脚部和胃部的保暖。老年人如果患有“老寒腿”,睡前可以用热水泡泡脚。一些年轻人为了时尚而露出脚踝,也有可能导致“老寒腿”。《黄帝内经》有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现在早晚温差大,时冷时热,经常会让人感到措手不及,预防“贼风”侵袭,需随天气逐渐增添衣服。
提醒您:霜降时节,要保护好脚踝、膝关节等,把袜子和秋裤穿起来,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保暖。

02二防:防燥
此时风干物燥,表现症状为唇干、鼻干、口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肌肤干燥甚至皲裂。
预防秋燥,多食用一些芝麻、蜂蜜、银耳、葡萄、梨、香蕉和新鲜的蔬菜等柔润食物。此外,像橄榄、白果、芥菜等食物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固肾补肺的功效,也可适当食用。
早睡早起。早睡能养阴,早起呼吸新鲜空气能舒心养肺,还能保证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03三防:防湿
进入霜降节气后,应预防湿气给身体带来的危害。如果秋季脾受到湿气的侵害,会引发身体水肿或出现腹泻,到了冬季,一些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患者也容易复发。
所以,养生宜多食用一些祛湿化滞以及和胃健脾的食物,比如莲子、冬瓜、莲藕、山药等。

04四防:防郁
霜降过后,草木枯萎,落叶缤纷,万物萧瑟。这种肃杀的景象容易让人患得患失,甚至情绪低落、抑郁。如果调理不当,极易诱发抑郁症,会出现意志消沉,萎靡不振、抑郁不乐等不良情绪,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季节性的情感障碍。
为了预防秋郁,生活一定要有规律,多食用一些蛋白含量高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豆类食品等。霜降过后,枫树、黄栌等树木开始变色,也要经常参加一些对身体有益的娱乐活动,“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外出郊游、登高赏红叶都是不错的休闲锻炼方式。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要尽量躲避早雾,以免诱发呼吸道疾病。外出锻炼最好选择气候适宜、空气质量较佳、阳光充足的时间段。
霜降这样吃
俗话说“补冬不如补霜降”,古人认为霜降进补比入冬再补更重要。因为霜降补相当于是打地基,“地基”牢固了,冬补才有效果。
霜降饮食既要保暖润燥,同时还要避免饮食生冷。此时的饮食调理应注重滋补、增强体质,不吃寒凉的食物,如海鱼、虾、各种冷饮等,以免伤肺引发疾病、同时帮助身体适应寒凉的气候变化。
霜降如何进补更科学?
以下这些食物建议你多吃:
01霜降吃柿子:“柿柿”如意

霜降前后是柿子的最佳食用期。成熟的柿子挂满树丫,如同一盏盏精致的小灯笼,此时的柿子皮薄、肉多、味美,轻咬一口,芳香清甜,而且“柿”与“事”谐音,也寓意事事如意、吉祥美满。
柿子被誉为“果中圣品”,不仅是因为味道好,更是因为它有降低血压、软化血管、消炎镇痛、止咳平喘、促消化、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缓解慢性腹泻等功效。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柿饼更平和,适合大部分人食用。鲜柿子偏寒,比较适合热性体质、内热较重的人食用。此外,柿饼上的白霜是一味药,能化痰止咳、生津止渴,也能缓解咽喉和口舌的疼痛。
吃柿子要注意这三点
1、柿子不宜和螃蟹一起吃:
柿子和螃蟹都是性寒的食物,一起食用可能会导致腹痛、腹泻。
2、空腹不宜吃柿子:
空腹吃柿子,容易形成胃结石,这点一定要注意。
3、这些人群不宜吃柿子:
脾胃虚寒、痰湿内盛的人,以及外感风寒、肠胃消化不良的人,都不适合吃柿子。
02霜降吃鸭肉:润燥首选

霜降时节空气干燥,容易引发皮肤干燥、口干等不适。可以适量食用具有滋补作用的食材,如银耳、雪梨、百合、莲藕、山药、胡萝卜、鸭肉和枸杞等,既能补充水分,又可缓解燥热。
其中,鸭肉肉质鲜嫩肥美,营养丰富,能及时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鸭肉性寒凉,适合体热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润燥首选吃鸭。
03霜降吃板栗:养胃健脾
“八月梨枣九月楂,十月的栗子笑哈哈”,暮秋之味少不了的还有栗子的一抹香甜。板栗性温味甘,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熟吃栗子还能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此外,专家表示,吃板栗能补钙、预防骨质疏松,起到强筋健骨的作用。
04霜降吃羊肉:暖身健体

霜降前后天气寒冷,阳气由收转藏,适当以羊肉进补,既能补血温经,又可预防秋郁。《本草纲目》中这样描述羊肉,“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最滋润的吃法当属煲汤,经过数小时熬制成的羊肉汤汤汁色白似奶、水脂交融,羊肉紧而不柴、糯而不烂,一碗下肚,全身很快就温热和畅起来,正如老话所说,“霜降喝一汤,胜过良药方”。
05霜降食疗方
1、白果萝卜粥
【功效】固肾补肺,止咳平喘。
【做法】萝卜洗净切丝,放入热水焯熟备用。先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待米开花时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钟,拌入萝卜丝即可出锅食之。
2、糯米银耳白果粥
【材料】糯米150克、银耳50克、白果20克、枸杞、精盐少许。
【做法】将银耳洗净,用冷水浸泡去根,撕成小朵,白果用热水烫过后切成两半。文火熬煮成粥后,再放入银耳和白果,煮开即可。
【功效】养阴润燥、益肺止咳。适合秋季保健及慢性支气管炎、干咳少痰类人群食用。
3、百合玉竹老鸽汤
【材料】老鸽1只,玉竹30克,百合15克,枸杞15克,桂圆肉10克,生姜2片。
【制法】玉竹、百合、枸杞洗净备用,老鸽宰杀后去毛去内脏、洗净、切成大块,与其它材料一同放入煲中,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2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养血安神。适合肺肾阴虚,兼有心神不宁、夜寐欠安之人。
4、腐竹杏仁生鱼汤
【材料】生鱼500克,腐竹50克,南杏仁30克,马蹄50克,生姜3片。
【制法】腐竹泡软切段,马蹄削皮后洗净切成两半,生鱼去鳞、腮、肠脏,洗净备用。把全部材料放入汤煲内,加水适量,大火煮开转小火,再煲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润燥化痰,敛肺止咳。适合咳嗽日久、肺阴耗伤之人。

今日霜降
祝您好事成“霜”,喜从天“降”~
文中图片均来自摄图网
来源/江西卫生健康综合农视网、养生中国、央视一套、新华网、广东中医药等整理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