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周刊】
生态兴则文明兴,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在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气象与文旅的深度交融,谱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篇章。
5月20日,第三届气象旅游发展大会于河南省洛阳市召开。中国气象局、文化和旅游部,地方政府、专家学者、产业领袖等近300名代表齐聚千年古都,以“气象赋能新质文旅・共绘诗与远方”为主题,展开一场跨时空、跨行业的深度对话,探讨气象生态价值转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旅产业模式创新等实践议题,为推动“气象+文旅”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
本届大会由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河南省气象局、洛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熊绍员,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朴,洛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玉杰出席大会并发表致辞。
上图: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熊绍员发言
推动气象与旅游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
熊绍员指出,要全面落实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和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部署要求,加强统筹谋划,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加强科技赋能,深化产业融合,推动气象融入旅游产业大发展和大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业态创新,充分释放气象资源价值,推动气象与旅游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
气象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是一场跨越行业界限、激活资源价值的创新实践,这一过程尤其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与责任共担。在本届大会上,来自河南洛阳、江苏常熟、四川会理的三组共创单位明确表达了对气象文旅融合的强烈意愿。他们借助大会平台,积极开展部门间联动与责任共担行动,深化气象与文旅合作,为产业协同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挖掘气候康养与文旅产业融合新结合点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介绍,气候康养已成为气象部门2025年度重点发力方向。目前,气象部门正通过内外联动、上下协同的方式,加快构建一体化业务布局,促使气候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本届大会特别聚焦气候康养领域,期望进一步挖掘气候康养与文旅产业融合的新结合点。
上图:陈辉在发布报告
会上,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专业气象服务联盟旅游康养气象服务工作委员会牵头人陈辉发布了 “气象康养资源调查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有69%的县至少具备1种气象康养资源,其中日光型康养资源最为丰富,涉及 934 个县,数量超过全国总县数的三分之一。
在沙龙会客厅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气候康养产业发展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此外,湖北、湖南、四川等地计划将品茶等元素融入康养服务供应链,以茶促旅,进而带动文旅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中心表示,期待与更多地区携手,共同促进农产品气候资源生态价值的实现,为乡村振兴注入 “气象新动能”。
大会共识将转化为“政产学研用”协同行动力
本届大会还通过专题报告、专业发布、报告交流等多种形式,邀请众多专家学者代表深入探讨气象驱动文旅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与新路径,为“气象+文旅”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凝聚广泛共识。
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矫梅燕作《旅游气象服务——从融入走向赋能》的特别报告。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民日报社、中国农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龙门石窟研究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河南科技大学、智谱清言,以及世界气象组织、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华风气象传媒集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乡村振兴、气候康养资源挖掘及转化、旅途出行安全、文物遗产保护、全球文旅发展、前沿科技支撑,以及气象与文旅融合新的结合点等主题交流研究成果。
上图:大会现场展示的气象观测设备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朱小祥表示,本届大会落幕,但气象与文旅融合的征程才刚刚开始。“大会所达成的共识,将转化为‘政产学研用’协同的行动力、产业融合不断延伸的拓展力、产业成果惠及全国的生产力,持续推动气象与旅游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共同开创气象旅游发展的美好未来。”
(记者 李贤娜)
本文来自【民生周刊】,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更新时间:2025-05-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